|
|
從《芝麻街》談兒童教育電視觀念
|
|
尹 鴻 |
兒童教育電視節目,僅僅意識到應該對兒童進行教育並不能真正完成教育的使命,因為電視觀看不像正規教學那樣具有強制性,而是在一種相對開放狀態下的信息接受,中國版《芝麻街》電視節目應該説正是意識到應該讓孩子們不僅受教育,並且應該是自願和愉快地接受教育,確立了一種“邊玩邊學 ”的教育模式。
這一模式所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來自於傳統理念中玩與學的矛盾。玩是一種來自孩子們內在需要的自覺行為,學則是將一種成年意識灌輸給孩子的被動行為。如何讓孩子們從被動學習或者説被動受教育,變為主動學習、主動接受教育,成為兒童教育電視節目必須面對的難題。《芝麻街》試圖用自己的方式來解決這一難題,而且通過近30年的努力和140多個國家的實踐,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
首先,通過遊戲情景讓孩子們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在遊戲情景中,由於引入了競爭、行為目標、中心人物,將孩子帶入一個虛構世界。他們通過與遊戲情景中的人物(動物)認同,與他們一道面臨困難、困惑甚至困境,進而一起去尋找學習擺脫困難、困惑和困境的方法,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使孩子們在調動自己的想象力、創造性的同時,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了新的知識和智慧。《芝麻街》中成功的節目大多采用了相同的模式。
其次,通過敘述故事傳達教育內容。故事一直是孩子學習的資源,兒童難以接受抽象的知識,而故事是使抽象知識具象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使知識能夠成為智慧的重要手段。電視視聽合一的逼真性使其在講述故事時具有語言文字難以比擬的優越性。《芝麻街》努力將各種知識性內容轉化為故事,將教育融化在故事的進程中,通過故事所展開的“提出任務--面臨困難--解決困難--完成任務 ”的敘述過程,讓孩子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學習到如何使用知識,從而把知識轉化為了智慧。
第三,通過誇張、變形、新奇的視聽造型吸引兒童的心理關注。孩子心中的世界是一個變動、神秘、奇異的世界,廣闊的未知領域造就了兒童的好奇心和豐富的想象力。《芝麻街》充分利用了兒童這一心理特點,大量使用動物造型、特別是誇張的古怪的布偶造型以及各種漫畫形式引起孩子們的關注,用快節奏的視聽風格喚起孩子的心理興奮。這對提高孩子們對節目的興趣起到了重要作用。
當然,中國版《芝麻街》儘管以快樂學習作為自己的節目理念,但在實踐過程中仍然還存在一些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例如,一些節目還沒有真正解決學與玩的統一,“玩 ”只是“學 ”的一種概念演繹,“玩 ”本身缺乏逼真感、現場感和智力性,僅僅只是將知識作了一種形象包裝,孩子不能被假“玩 ”所吸引,“學 ”的目的也就難以達到。此外,中國版《芝麻街》雖然試圖使這一從美國移植來的電視節目本土化,但是本土化並不僅僅意味著電視節目中要出現一些中國形象、中國環境或者中國物品,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們進入一種他們日常直接或間接遭遇的中國的生活、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中。可惜中國版《芝麻街》的造型、節奏、風格和故事,大都遠遠不如原産節目生動和富有少兒特色,而且沒有真正做到使學習成為一種快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