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無悔的電視人
訪中央電視臺文藝部主持人汪文華
在新世紀第一個“五一”節來臨之際,中央電視臺和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聯合製作了一期《曲苑雜壇》節目。在播出之前,中央電視臺文藝部《曲苑雜壇》、《電視書場》主持人、製片人汪文華接受了當地新聞工作者的採訪。
記者:汪導,我們作為大連的新聞工作者,還是請您談談你對大連的印象。
汪導:我曾經幾次來大連,首先,我敬佩大連。每次到這裡,都會看到大連的新氣象,都會有新感覺。特別是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在16年中發展迅速,為大連的改革開放和經濟騰飛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一點一滴的變化,都凝聚著無數大連人的心血和汗水。能在大連製作節目,又在“五一”勞動節之前播出,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其次我喜歡大連。在大連的山水之間,有許多大連人引為自豪的風光和景觀,還有大連人的豪爽和豁達,甚至還有大連的足球,這些對於外鄉人來説,的確頗具魅力。此外,就是觀眾們不知道的一個原因。我的先生是大連人,因此,説起來我還是一個大連媳婦,我對大連有著特殊的眷戀之情。
記:《曲苑雜壇》、《電視書場》欄目,在我國有較高的收視率。作為一個主持人,你是如何工作的?
汪導:我是一位普通的電視工作者。一個電視工作者,最大的欣慰莫過於得到觀眾對你節目的認可。每當我看到臺裏收視率的統計,每當我拆開一封封來自全國各地的充滿熱情與激勵的來信,就深深感到:我的工作沒白幹!我的耕耘有收穫!曲藝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燦爛結晶;雜技是文藝百花園中最別致、最具大眾化的一朵奇葩,兩者都是老百姓最喜聞樂見、最容易接受的藝術形式。以這兩種形式為載體的欄目,自然有一點先天“觀眾緣”的優勢。但是,得天不一定就能“獨厚”,先天的優勢如果沒有後天的“調理”,仍然成不了氣候。我們的形式是比較“土”,但土裏埋藏著真“金”。我們的工作就是要用這些民族化、大眾化的藝術形式去弘揚奮發向上的時代精神。我們要爭取把節目做得有趣味、有滋味、有韻味、有品位,讓觀眾有看頭、有想頭、有嚼頭,看完以後還有點琢磨頭!因此,我主持這兩個欄目的方針,就是“以小見大、以少勝多、以低衝高”,即作品小、內涵大;人物少、信息多;成本低、收視率高……。我負責的這兩個欄目,工作人員
只有三四個,其中只有兩位正式職工(包括我),還有一位臨時人員。就憑這兩根半梁柱要撐起兩個在全國有影響的名牌欄目,其難度可以想像。這樣對於我們來説,就更要懂得團結的重要。懂得只有以誠相待、以心換心,才會有凝聚力,向心力、輻射力!它的核心是我們的奉獻,我們的敬業,我們的無私,我們的拼博所形成的人格魅力!我們在全國各地有一批專業作家,更有一大批《曲苑雜壇》的愛好者和熱心人做我們的堅強後盾。所以,取得這樣的成績,我要特別感謝他們,感謝全國的觀眾。
記者:喜歡《曲苑雜壇》的觀眾感覺到,你在節目中注意推出和扶持新人。你覺得推新人有風險嗎?
汪導:當今的時代是激烈競爭的時代,而競爭説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因此,我們依靠能人,團結老人,培育接班人,全力以赴推出一茬又一茬的新人。新人大都風格獨具,但有的表演稚嫩,有的也擔心全國觀眾不認可。這就需要我們在編導、創作、排練、製作等方面下很大的功夫。《洛桑學藝》是大家非常稱道的節目。洛桑便是我們推出新人的典型代表。藏族演員洛桑學的是舞蹈,擅長一些模倣。他所有的絕活在別的晚會上全都演過,但沒有給觀眾留下什麼印象。後來,我們對他進行了全方位包裝,從節目的名字到服裝、從表演到人物,以至於演播室錄像時他的節目放在什麼位置,後期製作、編輯合成放到什麼場口,都經過了週密的設計。節目成功了!洛桑也紅了,他成了區別於一般明星大腕而深受電視觀眾喜愛的一位藝術新星。《洛桑學藝》之後,我們又相繼推出了《聰明的劇務》、《新疆妹》、《馬虎與週到》等系列節目。今年推出了吉林青年演員于小飛的《放驢小子》,本期又推出了大連人熟悉的《王記者》。《曲苑雜壇》推出了一大批觀眾認可的新面孔,使廣大觀眾更加關注和喜歡我們的節目。
記者:你在節目中怎樣適合觀眾藝術欣賞水平和多樣化的需求?
汪導:《曲苑雜壇》在藝術門類上限于曲藝和雜技。這古老的民間藝術在舊社會屬於“什樣雜耍”。它們的藝術和技巧含量高而文化含量低,在中老年中有一定的觀眾,對年輕人來説缺乏吸引力。有很多人喜歡傳統的相聲段子,但遺憾的是那些老藝術家紅火的時候,沒有條件留下錄像資料,只有錄音帶。我們總不能讓大家看著錄音機欣賞相聲吧。所以,我們把侯寶林先生的“做大褂”、“三棒鼓”、“武松打虎”等經典相聲段子拍攝製作成了相聲電視,彌補了只有聲音看不到畫面的不足,把老藝術家留下的錄音搬上了屏幕,青年觀眾非常喜歡。為了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為了適應廣大觀眾越來越高的需求,我們力求在“新、奇、特”上做文章。俗話説: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變。比如《洛桑學藝》等等系列節目的表演,早已突破了傳統相聲的框架,在節目的質量上,反復打磨,步步攀升,同樣是小品,你搞單本,我搞系列;你發掘小品本身的潛質,我則借鑒姊妹藝術的精華。在2000年正月正晚會中播出的“五朵金花”,五位反串的婆婆,各亮看家本領,在各自亮絕活時,我們把東北二人轉、流行歌曲、廣東粵劇、硬功、芭蕾及“土得掉渣”的二人臺揉到節目中來,又豐富,信息量又大,絕活薈萃。當別人同樣也做得很優秀的時候,我們便又開始尋覓更新的視角,更巧的構思,在變化中開闢新的天地。手影戲是民間技藝,我們把它與電影“列寧在1918”嫁接起來,再現了列寧與斯大林的偉人形象。節目播出後,反映非常好,既有一種懷舊感,又讓觀眾耳目一新。我發現外國人特喜歡馬戲,而馬戲在我們國家還僅僅是起步,是初級階段。為此我們在節目中作了大膽的嘗試,受到觀眾的歡迎。而動物明星的表演,也彌補中央電視臺馬戲節目的空白。
記者:觀眾從電視熒屏上熟悉你,其實大家也很關心熒屏背後的你。
汪導:作為職業女性,我和許多女同胞一樣,在工作和生活上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在工作中,我是導演、主持人和製片人,在生活中我是妻子、是兒媳、是媽媽。丈夫常年在日本工作,已經十幾年了,我上有七、八十歲的公婆,下有十來歲的小女兒,家裏只有我一個年輕人,北京沒有任何一個親戚。常常在我最忙的時候,不是公婆病生病就是孩子有事。有一次我出差不在家,孩子在學校胳膊摔斷了,很嚴重。學校把她送到醫院,爺爺和奶奶在家急得不得了,又不認識醫院,孩子一個人躺在病床上不能動,身邊也沒有人。恰好我晚上趕回北京做後期編輯工作,夜裏12點從機場直接到了醫院,醫生已經給打上了石膏,看著孩子一個人躺在病床上,見了我把被子蒙在臉上,不敢看我。我問她疼嗎?她搖搖頭第一句話:“媽媽,對不起,你這麼忙,我還給你找了麻煩。”有時候,我真地感到好累好累,累得想躺倒;有時候,又感到太苦太苦,苦得想放棄,然而,只要觀眾説一聲:我們喜歡《曲苑雜壇》,我們需要《電視書場》。”我便立刻精神煥發!我當過兵,是部隊的大熔爐鍛造了我堅強的性格,部隊轉業後,我在中紀委工作,是嚴謹的機關生活使我更加正直、忠誠、努力奮進。最令我欣慰的是:勞動的價值,生命的火花,都和我們所辦的節目一起在熒屏上閃耀!
《曲苑雜壇》至今已播出一百多期了,而且一直是中央電視臺一套的黃金時段。《電視書場》每集20分鐘,每天在中央電視臺第一、三套節目首播,至今已播出6000集長篇評書節目,收視率一直位居中央電視臺前20名。《曲苑雜壇》在中央電視臺各級領導的關心培養下,在社會各界老師和朋友們幫助下,取得了一點點成績,曾獲“全國十佳攝製組”,多次獲全國優秀節目一等獎、優秀欄目獎。我在全國主持人大賽中榮獲“金話筒”獎,還被評為“全國十佳製片人”,廣電總局,中直工委的“優秀共産黨員”,藝術界“德藝雙馨”的代表。黨和人民給了我這麼多榮譽,使我深感不安,也給了我繼續拼搏的動力。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