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猛的動物情結 蔡猛的人生體驗
著名中央電視臺體育評論員蔡猛喜愛動物出了名,筆者從“動物”話題切入,與他大侃了一通關於人生的方方面面……
動物情結之一:狼
客住于蔡猛的家裏,總能聽到CD機裏齊秦那悽愴的歌聲: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走在無垠的曠野中,淒凜的北風吹過,漫漫的黃沙掠過,我只有咬著冷冷的牙……生於內蒙古呼和浩特的蔡猛,有著很深的“憐狼情結”。
蔡:我4歲到了張家口,記憶中最深的就是房子上畫的大白圈,那是嚇唬狼的。考上河北師大體育係第一年齊秦出了《北方的狼》的磁帶。當時我正在追求一位女同學,她嫌我是山溝裏來的。所以歌詞裏的意境與我當時孤立無援、還有點兒受氣的心境非常相似,覺著自己就是一隻來自北方的狼。
在河北電視臺時,蔡猛每年都要到草原拍一部片子,在那裏聽到過一首童謠:人心憐羊,誰來憐狼,羊有人養,狼走四方。由此他聯想到了狼行走在荒涼野地裏的孤獨與寂寞——我只有咬著冷冷的牙,報一兩聲長嘯。
蔡:吼叫之後要吃飯,這種基礎需要給狼帶來的指責是:殘忍、惡毒。弱肉強食的確是狼生存的原則,而狼僅僅是為了生存才去捕捉其它動物的,而99%的人在滿足了生存需求後,活著的支撐點已經是名和利了。從古至今的歷史證明:在追逐名與利的過程中人可以不擇手段到不擇手段的地步。所以要講殘忍。狼未必能殘忍過人,只是狼不懂得偽裝,行為過於直接,沒有人那麼狡猾罷了。所以,張愛玲在她的小説裏把人性的陰暗面描寫得很到位:“人生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
印度的“狼孩”眾人皆知,但似乎從未聽到過“虎孩”、“豹孩”、“獅孩”的消息。所以,蔡猛認為:在特定條件下,狼有其善良的一面,而一味地把狼當作一種殘忍的動物是世人心理上的一種誤區。
在狼與人的對比中,蔡猛感觸頗多。
蔡:有兩句古語,一句叫“三個和尚沒水吃”,一句叫“惡虎害怕群狼”。就合作而言,人性的弱點是顯而易見的,而狼既能合群又能忍耐孤獨,從它的沉默與穩健中你可以讀到一種特有的滄桑感,這種滄桑感使它耐于淒淒的冷風,從而在變幻多端的複雜環境中堅強地活下去,以致使它成為世界上分佈最廣的動物。
問:聽你妻子徐笑梅説,有時你會把狼的特性用在解説中?
蔡:是這樣的。1996年的乒乓球擂臺賽中,鄧亞萍對李菊的開局,我是這樣講的:比賽一開始,鄧亞萍就毫不留情,只見她眼睛一瞪,既兇又狠地氣勢將對方置於死地。從而使許多選手即使技術接近她但見到她的這副神態就覺著贏不了,就像羊見了狼一樣。
動物情結之二三:馬和狗
蔡:在所有動物中,我覺得馬是最漂亮的,同它在一起你會感到一種寧靜,當你看到它那一碧靜水似的眼睛時,會發覺人類其實很浮躁。寧靜的內心、瀟灑的外表、勇於拼搏的精神,是一位作家對於馬的描述。讀到馬的拼搏精神,我想起了一件事,那是在一次那達幕大會上,有一匹跑在前面的馬一到終點就栽倒在地上累死了。當時在座的觀眾幾乎都流淚了。正所謂馬不揚鞭自奮蹄。
蔡猛對於馬更深刻的認識還源於一次親身體驗。1995年他參加了首都馬術隊並當選為副隊長,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每星期他都堅持騎一次馬,一次馬術隊內部比賽,大家都希望挑到快馬,蔡猛挑到的是一匹中等馬。他便暗暗想:只要別跑成倒數第一就行了。開賽後他的馬跑的是第六位,當跑到第五位時,蔡猛感到這匹馬好像不一般,跑到第四位時,他強烈地感受到:人覺著不行時,馬覺著行。當馬不斷地向前超越時,讓人的信心驟增也覺著行了。當馬超越到第三位時,蔡猛的判斷是,完全有可能拿第一,於是躍馬揚鞭,人馬互動,終於拿到了有始以來的第一次冠軍。這次賽馬給蔡猛的啟迪是什麼呢?
蔡:我本身是一個比較自信的人,凡事很少受他人的影響,這次的冠軍,是馬那種置生命于度外的拼搏精神給了我自信才贏得的。所以,凡事不是被暫時不利的局面拘住,努力去做,結果也許在意料之外。 蔡猛喜愛的第三種動物是狗。他從小挨過狗咬,但依然愛狗。為什麼呢?
蔡:熱愛動物在我源於血液裏的一種東西,不是後天的成份。狗最為可貴的是它的忠誠,你就是成了黑五類,它還是對你忠誠。
在河北臺時,蔡猛養過一條叫金鷹的警犬,他出差時把警犬寄放到了在警犬基地工作的朋友那兒。出差回來後,警犬死了,病因是主人不在得了抑鬱症。蔡猛為此很傷感,後悔自己沒照顧好它,至今他跟金鷹的合影還留著。
愛情、名望、金錢
已經擁有兩次婚姻經歷的蔡猛怎麼看待愛情這個問題呢?
蔡:愛情本身是自私的,是以得到為前提的。俗話説:血濃于水。這是因為有血緣關係的支撐,是一種親情的流露。這幾年,我感到與妻子的關係逐日在向親情的關係轉化,從而使彼此多了一份寬容,少了一份計較。現在我很喜歡博愛這個詞,雖然一時還做不到,但十分嚮往這種境界,把對於親人的愛遍及到對於朋友的愛、陌生人的愛以及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的愛,是我目前尚需努力的課題之一。
問:乒乓球是國球,您做此欄目主持人名聲一天比一天大,有何感受?
蔡:其實我還算不上名人,但感受很深的一點是中央臺這個地方容易遇到不同領域裏的一些高手,他們經歷豐富,對於生命的本質有獨到而又深刻的見解。這些良好的機緣正好提供給我一次又一次學習機會。此外,經常上屏幕免不了出門在外被一些熱愛體育節目的朋友包圍而要求籤名。遇到這種情況,我都會盡力而為。好幾次因為簽名而耽誤了車,以後也許還會出現類似的場面,因為我實在不覺得自己有什麼,生於斯,長于斯,不同的只是職業而已。
金錢是目前眾多百姓渴望並關注的東西。蔡猛的看法是什麼呢?
蔡:金錢是人類生活幸福的條件之一,但不是目的。《紅樓夢》裏的“好了歌”對我啟發很大,“世上都曉神仙好,唯有金錢忘不了,終朝只恨聚不多,聚到多時眼閉了”。所以掙錢最好跟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結合起來,也最好能以自然、平和的心態得到。別弄得到了老害怕有人拿板磚拍你的地步。另外,掙錢為什麼容易傷人?容易誘發不健康的想法?容易出現“奸商”呢?我覺得並不是姦的人去經商,而是經商以後變姦了。正所謂,近墨者黑一樣。所以錢要掙,但不能失去做人的原則,要取之有道,別把自己搞得內心總處在強烈的衝突之中。
年至不惑的蔡猛對於體驗兩個字十分看重。
蔡:我越發感到人生很短暫,生命很寶貴,所以人真正的收穫應該是一種體驗,情感的體驗,身體的體驗。包括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但這都離不開一定的物質基礎,當有了一定的物質條件,再全身心去投入到體驗中就顯得尤為可貴,也會出現更上一層樓的感受。
四十不惑
年至不惑的蔡猛又養成了一個好習慣,看到哪兒有能啟發自己的警句就記下來。
在寧波他記下了一副對聯,上聯是:創業難,守業難,知難不難。下聯是:讀書好,種田好,學好就好。蔡猛對此有獨道的見解。
蔡:上聯的“知難”兩個字很重要。其實在人生中很多的失敗都是因為不懂得“知難”而造成的。所以高手通常不輕易下結論,因為他知道裏面有奧秘。下聯和“不怕不招會,就怕一招鮮”意思是一樣的。幹就把它幹精了幹到位,這在競爭社會尤為重要。
在西安,他讀到一句話是:“石壁千仞,無欲則剛,水川歸海,有容乃大”。
蔡:談到“無欲”,人類幾乎很難企及。一個真正能把財富、地位、名聲捨棄的人,將代表無人無事可以再影響到他。我從內心欽佩這種人,一如弘一法師。然而真正能掙脫環境的人畢竟是少數。一時還做不到怎麼辦?把它當作一個目標去努力,明白了路,便不再怕路遙遠。話説回來,常人的腦子裏都有個參照物去比較。關鍵看你往哪兒想,這是一個人的意識問題,也是長期修煉的結果。和當官有錢的人比,肯定是痛苦無盡。和老百姓、下崗職工比,馬上就知足了。所以要比就選擇後者,當你知足後再去進取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進取。當你不滿足時,就容易不擇手段地達到目的。同時也不容易冷靜,從而造成過高地估計自己。
後兩句講的是心量問題。做為人要想寬容就必須時時看到別人的優點,要有吃虧的精神和忍的氣量。忍的道理在追求大目標的過程中。對此,我總結出了三步棋:絕大部分的人和事要理解;個別理解不了的以寬容處之;極個別寬容不了的要忍耐。當你忍到沒有痛苦的感覺時,痛苦也就離你而去了。此外,還有一句話講出來對你我都會有受用:寬容那種無知的人在無知的狀態下的無知認識和無知舉動。
在浙江諸暨市參觀西施墓時,蔡猛又讀了一遍“越王勾踐”的故事。越王不惜自己的自尊,去嘗糞便,討好吳王,以示忠誠。最後造成吳王放鬆警惕,放虎歸山。之後,越王臥薪嘗膽,最終打敗了吳王。蔡猛被這個故事牽引出一連串相關的道理。
蔡:常言道:性格決定命運,這話再有道理不過。所謂個性就是不能屈服於一種道理,現在讓你低頭你低不了,你就過不去。百米已突破10秒大關,心理極限難道就能突破嗎?在我,想説“NO”。其實,秉性並非難移。重要的是你是否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良本性?認識到了還有一個真認識到假認識到的問題,真認識到了就離做到不遠了。做到了可能還會有反復,源於殘留的劣根會發作。但當你發作時,你馬上意識到你錯了。其後在發作與不發作之間,會越來越多地傾向於不發作,最後定型,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
對於性格與命運這個話題,蔡猛關注已久。一次鄧亞萍對王楠的擂臺賽,他把此道理用到了解説中。 蔡:在激烈的比賽中,要想殺出重圍最後奪取冠軍,就必須具備果斷、頑強、鎮靜、執著的良好品質。原本急的要鎮靜下來,原來剛烈的要有柔的素質,只有這樣才能成功。
此外,對於“積善成德”、“順其自然”、“困果報應”等警句,令蔡猛深感古人智慧的深遂。
蔡:善良是一種大智慧。你有錢、有房、有地,但內心總是在衝突之中,肯定是每一個人都不願意選擇的結果。一個德好的人,會時時被人讚揚,就像一朵花,時時有人澆水、施肥,它能不鮮艷嗎?
對於順其自然,蔡猛以前認為是消極的東西,現在變了。
蔡:一個人在不同年齡、不同經歷、不同條件下所反映出來的結果都是不一樣的。當你做一件事情時,如果覺著非常非常困難,就不必特別勉強自己。當你能做,但卻感到違心時,就不要做。自然是什麼呢?就是主客觀原因的對應,對應上了,還是沒有對應上,這要靠智慧判斷。
生命無常,人最後的競爭是“德”的競爭
看完《泰坦尼克號》蔡猛倍感生命的珍貴。
蔡:《泰坦尼克號》讓我明白,人的生死就在呼吸間。影片後半部展示給人們的是:當生命還剩下最後兩個小時時,人,虛偽的東西都沒有了,幹得都是最想幹的事。聯想自己,我們總共還有多少兩小時呢?其實,我們離死亡已經不遠了,剩下的時間究竟要做哪些事情人生便沒有遺憾了?用有限的生命去掙錢?我不會。用有限的生命去爭取更大的名聲,我更不會。不過,做事的基本點是有的:在不缺德的情況下,做個喜悅的人。要達到這種目的,就得在因上下手:訓練自己擁有平和的心態,以不變的心境應付萬變的環境。這中間有痛苦來臨怎麼辦?不要怕,有痛苦説明你在某個區域內有盲點,它的來臨就是叫你打破這個盲點。
1999年2月25日在北京召開的首屆全國電視體育解説評論員學術研討會上,趙忠詳老師説了幾句話:“前不久開的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沈力同志主持風格研討會,最後開成了沈力的人格讚美會。”他還説:“做為好的主持人,必須是真善美的傳播者。”
這一席話不僅合蔡猛的意,而且對他的觀點還是個印證。
蔡:一個人有力量、有能力,可能會折人一時,但是,如果有人品、有美德,可以折人一世。所以,“德”是一種大智慧,一種大智若愚的智慧。往後説再過20年,我們就到了退休的年齡,到那個時候,我們在觀眾心目中的位置,我們之間藝術成就的分野,就在“德”字上。所以,不管哪行哪業,最後的競爭是“德”的競爭。就如那句名言: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
蔡猛所言,一如齊秦歌裏那匹北方的狼:“不為別的,只為了傳説中美麗的草原。”
文/李韶青
轉自《中華兒女》1999年6月總第12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