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吳山城隍閣景區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18日 18:39)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圖畫,千萬家燈火盡歸此處樓臺。
吳山,杭州人俗稱“城隍山”。它位於錢塘江北岸,西湖東南面,是西湖群山延伸進入市區的成片山嶺。天目山余脈的尾端,結止于杭州,在西湖北岸形成葛嶺、寶石山,在西湖南岸的,就是吳山。遠古時候,吳山和寶石山是史前海灣的兩個岬角,南北對峙,隨波浮沉。後來,平陸抬升,人民陸續遷居,來到這一帶生息繁衍,逐漸發展、形成現在的杭州城,早在北宋,大詩人蘇東坡任杭州太守時就曾説過:“天目山千里蜿蜒而東,龍飛鳳舞,萃于臨安。”吳山好像是一隻梭鏢,鍥入杭州城內,東、南、北三面俯臨街市,西面與萬松嶺相接,環境風貌在西湖群山中別具一格。
吳山林木蔥鬱,怪石嶙峋,洞泉遍佈,地形地貌曲折起伏,自然景觀豐富多彩。千百年來,伴隨著杭州城市的興衰和演變,吳山積澱了不同時期大量的歷史文化,山上山下不但風景優美,而且名勝古跡眾多,歷史上尤以佛教、道教和民間祭拜偶像的廟宇集中而著稱,如城隍廟、藥王廟、東嶽廟、寶成寺等。特別是寶成寺內的元代石刻喇嘛造像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再加上鄰近市區,交通便捷,人氣旺盛,吳山歷來就是西湖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展示杭州燦爛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的一個大窗口。清朝康熙皇帝玄燁曾賦詩讚美吳山道:
左控長江右控湖,
萬家煙火接康衢。
偶來絕頂憑虛望,
似向雲霄展畫圖。
歷史上,吳山曾經是熱鬧喧嘩的遊賞勝地,山上香市,山下集市,一年四季來到杭州進香、觀潮、遊覽、娛樂、購物、辦事的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雲集吳山。20世紀以後,由於多種多樣的原因,吳山漸漸冷落、沉寂下來,雜亂的居民建築向山上蠶食,山林土地遭到無序侵佔,各式寺廟先後廢棄、消失,茶館酒肆紛紛遷往別處。但是,青山依舊,古木森森,岩山洞泉可覓可尋,摩崖石刻大多保留了下來,吳山大觀仍在,吳山文脈猶存。1985年新西湖十景評選時,她被冠以“吳山天風”的美譽而名列其中。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共杭州市委和杭州市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部署下,隨著杭州城市建設的全面興盛,延安路向南延伸工程順利竣工,吳山廣場規劃、興建,吳山風景區的開發建設也提上了議事日程。嶄新的吳山風景區建設,將不斷為杭州市增添一處融山林景色、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于一體的具有突出本地風貌和個性特色的風景遊覽區,在很大程度上充實西湖風景名勝的歷史文化內涵,展現引人入勝、耐人尋味、雅俗共賞的魅力。
城隍閣景區建設,著力於發掘和展示吳山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景區入口處,豎有大型花崗岩浮雕《吳山風情圖》,作品汲取了民間木雕花版造型的長處,運用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手法,刻畫了栩栩如生的歷史場景和廟會人物。浮雕以南宋為時代背景,以城隍廟為中心,再現了古代逢年過節舉行廟會期間吳山一條街的熱鬧、繁華。從浮雕畫面上,既可以找到當年茶樓酒肆、風味小吃等等古色古香的店家,又能夠見到琴棋書畫、説書彈唱的各類藝人,還可以看到佛道神仙、測字算卦的蕓蕓眾生相。三教九流,應有盡有。浮雕前的4根擎天柱,為廣場的裝飾物,是從古建築鬥拱形態中提煉出來的,意在展現中國古代建築中的力與美。
在景區入口處對面的照壁上,鐫刻著“吳山大觀”四個大字,集清康熙皇帝手書字而成。這塊照壁高3米,長17米,用青石雕刻。
吳山自古有五多:古樹清泉多,奇岩怪石多,祠廟寺觀多,民俗風情多,名人遺跡多。登上吳山又可以放眼盡攬杭州江、山、湖、城之勝。清朝李衛在這裡的七寶山頂建了一座大觀臺,從此“吳山大觀”就成了西湖十八景之一。
城隍閣的右側,建有周新祠。周新明朝永樂年間曾擔任浙江按察使,他剛正不阿、懲治腐惡,執法如山,深受人民愛戴,人稱“鐵面寒鐵”。後來因受誣陷而被明成祖殺害,引起民憤。為平息民憤,明成祖假惺惺説夢見周新做了杭州的城隍,於是就在吳山上為他修建了城隍廟。
城與隍原指城池的城墻和墻外的溝壑。為祈求城池的安寧,我國在春秋後期就出現了祭城隍神的活動。魏晉南北朝後在儒、道、佛諸學説影響下,城隍神的形象中更多地糅合了善惡報應與禮儀、道德的觀念。生前在某地擔任過刺史以上官級的賢良正直的文官武將,常常成為城隍神而得到供奉。吳山城隍廟是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遷移來的,明朝永樂年間開始祭祀周新。新建造的周新祠內設有周新塑像和他的生平事跡介紹,表達了杭州人民對這位古代清官的懷念。
城隍閣為七層倣古建築,面積3789平方米,高41.6米。它通過各層的多個翹角,體現淩空飛升的氣勢,頂部又設計成飛閣,象徵鳳凰展翅和仙山瓊閣,從而讓人聯想起“龍飛鳳舞到錢塘”的神話傳説,堪稱江南第四大名樓。
城隍閣建築整體造型具有南宋和元代的建築風格,它的洞門,用蘑菇石砌造而成,底部呈塊石狀壘築的堅實基座,象徵著古老的杭州城墻所蘊涵的悠久歷史。它的鬥拱、欄杆和排門的雕刻,採用香樟、椴木和美國洋松製作。城隍閣的建造,起到了為西湖山水風光補景的宏觀效果,它平衡了整個湖光山色大面貌的造景佈局,在功能上不僅可以登臨觀光,而且又與山、湖、城相互呼應、相互配合,使得人們不論是從西湖遠眺,還是從城區各個方向觀望,都有美好的視角。尤其是它作為吳山廣場的背景和延安路的對景,城隍閣優美的造型、飛動的氣勢,將成為杭州的標誌性建築。城隍閣的設計、建造,不僅考慮到建築與西湖及城市的聯絡,還增配了服務設施。在它的一樓和二樓,集中展示了具有濃郁杭州地方特色的歷史文化與民俗風情;在它的三樓到六樓,則以休閒、觀景和接待為主要功能,懸挂有豪華宮燈,配置了高檔紅木傢具,三樓為大眾茶室,並設有文藝演出舞臺;四樓以茶點款待來賓;五樓設有咖啡座;六樓為貴賓接待室並有珍貴工藝品陳列。
登上69米高的山頂,再登上城隍閣頂的觀鳳臺憑欄遠眺,北望西子湖,波平如鏡,輕舟盪漾;東眺市區,高樓廣廈,櫛比鱗次,繁華街市,盡收眼底;南觀錢塘江,波濤滾滾,片片帆影,消失在雲水之間;西覽群山,松聲竹韻山峰沉浸在煙雲霧靄之中。倘若夜間在此眺望,全城燈光閃爍,與天上皓月朗星相爭輝,真是山河壯麗,風光無限。
吳山城隍閣及主要景點詳細介紹
1、城隍閣
鬥拱飛檐,似仙山瓊閣聳立在吳山之巔,是杭州標誌性景觀之一。城隍閣為七層倣古建築,高41.6米,面積3789平方米,整體造型具有南宋和元代建築風格。它的洞門用蘑菇石砌造而成,底部呈塊石狀壘築的堅實基座,象徵著古老的杭州城墻所蘊含的悠久歷史。登閣可以北望西湖,東觀市景,南眺錢江,西覽群峰。城隍閣一樓、二樓集中展示杭州的南宋文化、吳越文化,三樓、四樓、五樓為茶室,則以休閒、觀景為主,配置了高檔的紅木傢具,分別可容納140、40、50人,曾接待過李瑞環、喬石、李嵐清等中央領導同志及金庸等知名人士和國際友人。在這杭州至高點品茗、賞景,伴以悠悠樂曲,不失為人生一大快事,真可謂“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圖畫,十萬家燈火盡歸此處樓臺”。
2、城隍閣一樓的南面陳列展出的《南宋杭城風情圖》大型“硬木彩塑畫”
這件作品曾榮獲中國美術百花獎一等獎,就我國目前工藝美術的創作水平來説,這是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美術巨制。《南宋杭城風情圖》長30余米,高3.6米,作品集雕、刻、塑、編、扎等多種傳統工藝表現手法與技藝,構圖上選取歷史上最輝煌的南宋為時代背景,歷時兩年,費工萬餘,採用三維空間的透視效果,集中描繪“一色樓臺三十里,不知何處覓孤山”的繁華景象,全圖以南宋杭城天街(即今中山中路)為軸線,對當時杭州的皇城宮闕,官署民舍,街巷河橋以及社會各階層的日常文化活動場景作了詳盡的描述,表現在春天裏,杭州市民的各種民俗活動,塑造了3500個男女老少市民人物,他們個個穿戴有致,行為不同,並且按照一個個場面,聚成一組組人物。其中有取材于古代話本小説《醒世恒言》第三卷《賣油郎獨佔花魁》與二十二卷《十五貫戲言成巧禍》中的言情人物,也有《白蛇傳》神話故事中許仙在官巷口藥店當夥計的形象,可謂是戲中有戲,畫中有畫。
城隍閣一樓的北面,是高10米、寬8米的巨型青石線刻圖組畫,描繪了杭州的10個神話傳説和民間故事,它們是:《伍相駕濤》、《錢王射潮》、《造塔保俶》、《濟公背婦》、《斷橋相會》、《立橋望仙》、《西泠定情》、《虎跑涌泉》、《梁祝共讀》、《夜救裴生》。這些石刻畫為城隍閣建築增添了文化色彩和情趣。
3、城隍閣二樓——浙江溫州著名的甌朔工藝
因産于溫州(舊稱“東甌”)而得名,民間稱為“油泥塑”,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它具有堅固耐牢、可洗可刷、不易褪色等特點,被稱為中國的“國粹”,在杭州機場候機廳以及首都人民大會堂都有其身影。展示的11幅大型壁塑,從不同側面反映了與杭州吳山有關的歷史事件、人物和故事,其中有著名的帝王將相和風流的才子佳人,如發生在近代的傳奇故事:楊乃武和小白菜因與吳山旁的胡慶余堂有關,也被列入其中。
4、“周新祠”
供奉的是“城隍老爺”周新,吳山城隍廟是南宋紹興九年從外地遷來的,明朝永樂年開始祭祀周新。周新,廣東南海人氏,明朝時曾任浙江按察使,為人剛正不阿,執法如山,人稱“冷面寒鐵”,後來受奸臣誣陷,被明成祖殺害,引起朝野不滿,百姓憤怒,明成祖為平民憤,假惺惺地説已夢見周新做了城隍,於是立廟吳山,從此吳山多了個別稱——城隍山。
5、寶成寺
坐落在吳山東南麓,吳越國王妃仰氏建,原名釋迦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間改額寶成院,北宋熙寧間,蘇軾第一次來杭任通判時,曾到過當時的寶成院,並題下了“寶成院賞牡丹”一詩。南宋寶佑五年(1257)賜額“寶成寺”。寺內的麻 葛刺造像刀法簡練粗獷,藝術手法誇張,是國內惟一有絕對紀念的麻 葛刺造像。麻 葛刺造像是藏傳佛教“大日如來”範文的音譯,2001年7月,寶成寺麻 葛刺造像因其在宗教歷史和宗教藝術史上的特殊地位,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主管機構:杭州西湖風景區管委會吳山管理處
杭州城隍閣風景旅遊有限公司
電 話:0571-87033300 87830757
郵 箱:wushan_chg@163.com,wushan_chg@sina.com
責編:青樸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