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象徵意義的訴訟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19日 16:37
近年來,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網絡作者的著作權被侵犯的事情屢見不鮮。由於互聯網的公開、傳播便捷等特性,傳統媒體複製一個作品變成了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在旅遊市場出版物方面,個別出版社更是明目張膽地抄襲。
關於網絡著作權和網絡維權官司,值得關注的是:儘管中國國內目前的相關法律、案例也有一些,但作為大規模操作的案例卻並不多。2003年8月,旅遊論壇18名網友毅然聯合起訴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國自助遊》一書侵權,帶有非常鮮明的網絡特色。事件因網文而起,訴訟在網絡上發起、組織,整個過程通過網絡聯絡、溝通,在多個方面具有代表性。
與強大的傳統媒體比較,論壇(BBS)和網友是個鬆散的組織,採取統一行動非常困難。網絡著作維權涉及一些更繁雜的手續,例如作者身份的證明、文章發表的載體和時間的證明等。於是許多人明知道文章被剽竊,但想到維權的艱辛就望而卻步了。如果永遠沒有人走出第一步,對侵權行為就只能長久縱容、妥協下去。而這次,旅遊論壇的多名網友挺身而出,為了網絡著作權不再被粗暴的侵犯,毅然決然的與強勢出版社打起了這場官司。不僅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是出於一種責任感。訴訟不僅為了討還公道,更希望訴訟本身能引起社會對網絡著作權的重視和思考,盼望更多人通過媒體對這次訴訟的報道而加深對網絡著作版權的了解。
1999年一場王蒙等6作家訴訟網站侵權的案例,是保護網下作者的著作在網上發表的版權案例,而新浪網友這次的訴訟,是保護網上作者的著作在網下發表的版權案例。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並駕齊驅,其實是不可逆轉的現實和趨勢,在這兩種媒體之間其實更多要做的,是如何互相借重、共同發展,而非成為彼此的對手。撇開著作版權的話題不談,必須承認,相對而言,目前的傳統文字出版物還是有著更大的讀者群和影響力的,並且,傳統媒體也有著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旅遊出版物市場,可以用“火爆”這兩個字形容。於是就有不法之徒看到不勞而獲的掙錢機會,以剽竊網文的方式拼湊書籍,例如這本《中國自助遊》。它確實為讀者提供了不少信息,可是我們同時也看到相當多的信息是不準確的、過時的,甚至出現原則性的錯誤。如此過時的信息,出版前沒有核實,不作任何説明,甚至暗示為最新信息來提供給讀者,對讀者是不負責任的。如果當時出版商只要事先聯絡一下原作者,這些問題就可避免。
種莊稼還要拔草呢,不把這些“服用興奮劑”的選手趕出賽場,能指望優秀選手獲勝嗎?打版權官司,不僅是保護作者,也是保護讀者,保護那些守法敬業的出版商。
事實上,這次的網友聯合訴訟,無論結果是否令人滿意,由訴訟引發的一些爭論和思考,對社會提高對網絡著作權的認識、對凈化旅遊出版市場、對推動今後傳統媒體與網絡之間理智、合法的合作,都是有著不少啟示和一定的借鑒意義的。
(作者:驢壇眾網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