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從工業旅遊到工業遺産旅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6日 17:40 來源:中國旅遊報

  工業旅遊是伴隨著人們對旅遊資源理解的拓展而産生的一種旅遊新概念和産品新形式。我國近年來發展的工業旅遊主要是依託運營中的工廠、企業、工程等開展參觀、遊覽、體驗、購物等活動。近年來,我國著名工業企業如青島海爾、上海寶鋼、廣東美的等相繼向遊人開放,許多項目獲得了政府的高度重視。

  在國際上,工業旅遊也是一個相對新鮮的領域。但與國內的重大差異是,國際上的工業旅遊首先是從工業遺産旅遊開始的。

  格拉漢姆在《往事不會重現:旅遊——未來的懷舊産業》中把工業遺産旅遊歸咎於人們的“懷舊情結”——儘管工業時代還未真正成為過去,而信息時代對傳統生活的顛覆、大都市的“逆工業化”趨勢以及“後現代”的來臨,使人們産生了對工業技術以及這種技術所衍生的社會生活的懷念和失落感,進而催生了“後現代博物館文化”——傳統的工礦企業成為人們體驗和追憶過去的場所。

  基於這種“懷舊”,工業遺産旅遊前景光明,先前的採煤、紡織、蒸汽機製造等工業中心都是極有潛力的資源。當然,發展工業遺産旅遊的原因有很多,從供給方看,主要是追求形象效益和經濟效益;從需求方來看,除了滿足“懷舊情結”外,求新、求異、求知、求樂也是重要的動機。

  德國魯爾工業區是開發工業遺産旅遊的著名例子。20世紀60年代初,魯爾區本地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連續下降,導致工廠企業紛紛破産、倒閉或外遷。由此帶來眾多的社會問題,包括內城衰落、嚴重的失業、年輕勞動力的外遷、城市稅收減少、工業污染得不到治理、區域形象惡化等等。

  如何對待和處理大量廢棄的工礦、舊設備和工業空置建築成為重要的問題。當時有人認為,倒閉和廢棄的廠房和工礦是經濟衰退的標誌,應當徹底清除,重新建立新城市和新産業;另一些人則主張將其視為工業文化遺産,與旅遊開發、區域振興等相結合進行戰略性開發與整治。

  在後一種思路下,亨利鋼鐵廠被改造成一個露天博物館;廢棄鐵路和舊火車車皮變成了當地社區兒童的藝術表演場地;蒂森鋼鐵公司“擦去了臉上的煤灰”,成為以煤鐵工業景觀為背景的大型景觀公園,廢棄的舊貯氣罐被改造成潛水訓練池,堆放鐵砂礦的混凝土料場被改造成青年活動場地,墻體被改造成攀岩者樂園;一些倉庫和廠房被改成迪廳和音樂廳,甚至高雅的交響樂也以巨型鋼鐵冶煉爐為背景別開生面地演出,藝術燈光工程使公園之夜充滿魅力。

  在另外一處有色金屬礦加工區奧博豪森,巨大的廠房改建為大型摩爾購物中心,同時開闢了工業博物館;焦炭廠則變成了吸引眾多藝術、創意和設計公司的辦公和展覽場地。就連原本作為整個工業區廢水污水排放管道的埃姆舍爾河,也恢復成為了景觀優美的生態流域。魯爾區由此成為了享譽世界的工業遺址旅遊城。

  可見,工業遺産的利用和改造有巨大的想像空間。“工業遺産”的概念已漸漸得到認可。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德國魯爾區的埃森煤礦評為首例以近代工業為主題的世界文化遺産。英國學者J.Arwel Edwards提出,工業遺産旅遊地應被納入更廣泛的“遺産旅遊”框架中;美國學者Dallen J.Timothy亦指出,個性化的遺産旅遊具有廣闊的空間。

  這些有意義的嘗試對我國的啟示是:我國發展工業旅遊,不應該只看到那些正在生産和經營的工業企業,更應重視發展“工業遺産旅遊”。

  首先,伴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戰略轉型,許多退出經營領域的工廠、礦區成了有開發潛力的工業遺址資源。這不僅包括一些大城市市區或近郊的工廠——它們原是被人們忘卻的“灰色斑塊”;更包括我國的許多老工業基地,如同阜新海州露天煤礦遺址這樣的地方。

  幾十年間,它們見證了新中國工業化進程艱辛而富有意義的歷史,幾代人的創業歷程在這裡沉澱為彌足珍貴的記憶。對於它們,我們應該持有一個尊重、保護、改造、更新、再利用的態度,懷著崇敬和珍惜將它們重新幻化成富於生命的音符。

  同時,對於那些尋找轉型和再生之路的老工業區,工業遺産旅遊開發不失為一條可嘗試的出路。

  事實上,“工業生産旅遊”對知名企業來説只是“錦上添花”;而“工業遺産旅遊”卻是“雪中送炭”,有可能真正幫助衰退中的老工業區在從“工業經濟”到“體驗經濟”的轉變中找到再生之路。

  旅遊業作為勞動密集型服務業,創造就業的門檻比較低,提供就業機會的數量多,將幫助工人及其後代實現“重新在公園中就業”的夢想,對促進當地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繁榮和進步,具有更廣泛的意義。

  此外,工業遺産的利用和開發有巨大的想象空間。廢棄的廠礦區遺址和建築,相對而言創意和改造的餘地較大,也不像一般工業旅遊那樣擔心影響生産。對於大城市周邊的廠區建築,完全可以在其中注入旅遊業、商業、休閒服務業、藝術、會展等概念,突出時尚、懷舊的元素,改造成迎合都市人群品味的遊憩商業空間;對於那些規模宏大的工業遺址,可以改造為工業遺産主題公園,或打造工業旅遊城,甚至可以作為獨特的人類物質文化遺産來保護和開發。

  總之,從工業旅遊到工業遺産旅遊,這不僅能拓展我們對旅遊資源內涵的理解,豐富旅遊産品體系,更能夠凸顯旅遊業在我國經濟轉型和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方面的良性作用,不失為我國旅遊業在未來可以嘗試的新思路。(巫 寧)

責編:青樸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