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晨昏 兩種不同的悠遠意境朝暮而至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06日 16:15
烏鎮之前並非籍籍無名,這裡是茅盾的故居,在《林家舖子》中它栩栩如生。然而,烏鎮開始真正聲名遠揚,是因為一部電視劇《似水年華》。愛情若即若離,多角關係糾纏不清,惟一不曾泛過一點波瀾的是烏鎮裏寂靜無聲的小橋流水,古老與現代,永遠可以有一條情感紅線把它串起來。
茅盾在散文《大地山河》裏寫烏鎮:“……人家的後門外就是河,站在後門口,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夢回,可以聽得櫓聲,飄然而過……”在2004年的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烏鎮看到這樣的江南水鄉的一幕,而且,完全不帶一絲商業色彩,自然而純樸。
烏鎮之夜——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我們到達烏鎮的時候已經是星期天晚上,潮水般的遊客已經離去,小鎮上顯得安靜而井然有序。越往小鎮深處走,夜色中街道兩旁的建築越發地古色古香起來。
○處於淡季的星期天,房租也最終講到了一百二十塊錢兩間房,房間外面有個大陽臺,正對著街道。那晚剛好有星星,我們在陽臺上喝喝啤酒,聊聊天,烏鎮,突然變得這麼觸手可及地親切了。
○原路返回的時候,賣臭豆腐的老人家也已經收檔回家了,最後一絲亮光也被帶走了。眼睛習慣了黑暗,比來時顯得駕輕就熟了。河對岸還有一家小酒館正在營業,窗外挂著紅紅的燈籠,有幾聲笑聲傳來,突然想起那兩句詩,正合了這烏鎮的夜: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烏鎮位於桐鄉與嘉興、湖州和江蘇省吳江市兩省四市的交會處,是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我國現代文學巨匠茅盾故居是茅盾的出生地。古風猶存的東、西、南、北四條老街呈“十”字交叉,構成雙棋盤式河街平行、水陸相鄰的古鎮格局。
我們到達烏鎮的時候已經是星期天晚上,潮水般的遊客已經離去,小鎮上顯得安靜而井然有序。越往小鎮深處走,夜色中街道兩旁的建築越發地古色古香起來。一路上私人經營的小旅館不少,最終挑了一處臨街的住下。房子還算乾淨,而且由於正處於旅遊淡季的星期天的晚上,房租也最終講到了一百二十塊錢兩間房,房間外面有個大陽臺,正對著街道。那晚剛好有星星,我們在陽臺上喝喝啤酒,聊聊天,烏鎮,突然變得這麼觸手可及地親切了。
在昏黃的路燈下,烏鎮的墻壁散發著迷人的光澤,一切都顯得那麼神秘而誘人,好似一幅天然渾成的油畫。
晚些去烏鎮上的東大街景區,那裏是烏鎮上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也是連續劇《似水年華》拍攝的地方。
進到景區裏面,門票都省下了。裏面幾乎沒有什麼燈光,只有前面一段路有些許微弱的路燈,沿著河邊往裏走,夜色越來越黑,烏鎮的街道都是沿河建造,臨河的一邊稱作“下岸”,這裡有很多淩空于水面的房屋,而街道的另一邊則稱為“上岸”。我們摸黑在水閣上穿行,前路雖然有點黑暗不可測,卻並未感到恐懼,也許因為這裡是烏鎮吧。
前方出現燈光,還有隱約的歡聲笑語。再往前去,原來是水邊一個賣臭豆腐的小攤檔,圍坐著幾個像是遊客的食客,説著聽不懂的軟軟儂語。我們也坐了下來,要了一碟。説實在話,手藝一般,甚至沒有廣州我家樓下的小攤做得好吃。賣臭豆腐的老人家很有性格,獨沽一味地只賣臭豆腐,甚至連水都沒有一杯,服務態度倒是還不錯。
旁邊的遊人吃完了,先行離去,老人家將他們吃過的盤子拿到水中,用力撥了幾下水就拿了上來,放到乾淨的那堆碟子中。我與攝影記者面面相覷,繼而釋然,因為這裡是烏鎮,我們原諒了這樣的行為。
前面是一片無邊的黑暗,我們還是決定打道回府,明天再來。原路返回的時候,賣臭豆腐的老人家也已經收檔回家了,最後一絲亮光也被帶走了。眼睛習慣了黑暗,比來時顯得駕輕就熟了。河對岸還有一家小酒館正在營業,窗外挂著紅紅的燈籠,有幾聲笑聲傳來,突然想起那兩句詩,正合了這烏鎮的夜: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