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新劇看臺 >> 正文
 穩下心來作 ——二十集電視劇《走進八里堡》導演闡述


一、 主題的文化內涵
    二十集電視劇《走進八里堡》,沒有重墨描寫農民與土地的關係,沒有著力表現農村中的莊戶親情和村中的利益之爭,而是用農村稅收這個社會焦點問題為主體事件,反顧了農村幹群關係中的種種矛盾;農民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對社會發展的熱情參與;法制觀念和意識的增強;黨員幹部為老百姓服務責任和作風的轉變;淳樸的陜西風情;憨厚的人物性格;愛與恨的交融;傳統思想與新理念的衝突;社會經濟與農民利益的碰撞等等,構成了全劇的故事。這故事震撼著我們,他讓我們去思索,去激動,去産生創作的慾望。
    當今的農民已經不是狹隘、封閉、愚昧的落後群體,這一點在本劇中展現得極為鮮明;老支書王懷民自縛帶領衝闖派出所的娃兒們,去政府伏法認錯;村委會計李滿富背著“鬼算盤”的不光彩綽號,暗中維護著鄉親們和政府幹部們關係;村民蘇改鳳寧可負債纍纍,也不向國家伸手求助一文錢;鎮長李俊生用鄉親與幹部的“魚水情感”,用自己真心的付出和青年的驕傲,解決了多年的欠稅大戶稅收問題,為黨贏得了榮譽,爭得了民心;村委主任武建孝賣掉自家的果醬廠,為村裏補交稅款……,這些體現了農村黨員幹部堅強的黨性,體現了中國農民忠厚的品格。他們承擔著農村改革發展的重任,他們支撐著民食之天,他們為新農村的文明奠定著基礎。 “農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他們憋了一肚子苦水,一肚子憤懣……需要訴説,需要發泄……
    我們去了,他們激動地流淚,傷心地痛哭,氣憤地質問……我的心被深深的刺痛了,幾次坐著起不來,幾次咬牙捏拳頭,幾次掉淚恨自己。我是黨員,我是組織部長,我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我對不起黨。對不起農民,我向農民道歉……”這是一位基層組織部長的肺腑之語。這是全劇的最高任務。這是全劇的貫穿行動,這是全劇情感的軀幹。這是全劇主體關係的核心。這是全劇主題的文化內涵。這就是我們的《走進八里堡》。
 二、用紀實再現情感
    許多藝術家遵循以“生活真實和寫實的美學原則”,把“藝術是現實的複製和再現”看作藝術的本質特徵。近兩年來,農村題材的電視劇少了,少得讓人都快忘了還有農村。其原因:一是難在題材內容和視角的選擇上;二是難在市場發行和資金來源上;而最主要原因是我們對農村題材電視劇概念化,圖解化的創作,使其失去了收視群體,失去了市場。我們今天創作的《走進八里堡》這部農村片,並不能挽救農村片缺乏的危機,也不能推出一個典範,只是為本劇尋找到準確的表現風格和形式,作出一部真實、可信、好看並富有哲理和人文思想的農村片。為此,我們的口號是;“穩下心來作”。遵循:美即生活、美即現實的原則,以紀實再現情感。
     1、 在全劇眾多場次中,準確選擇出哪些是紀實再現的場次和段落,在拍攝中各部門遵循紀實再現的風格完成創作。
     2、全劇的人物語言為“陜西普通話”,力求準確、生活、突出和強化本劇的紀實風格;
     3、演員的表演要真實自然,不要去演,不要去修飾和檢驗自己的表演。要多多去分析人物的“第二計劃”,力求體驗。
     4、西北農民的行動節奏較為緩慢,更喜歡蹲在一處靜靜地觀望,為此像要突出其特點,鏡頭,盡可能要多穩少動,根據人物的行為動作。心理活動,場面調度的情緒需求進行鏡頭的移動和切換,增強紀實感,給觀賞者從身臨其境的氛圍。
     5、 燈光要講究光源的合理,光效要生活化;
     6、 全劇人物除特殊效果要求外,一律不化粧,不粉飾;
     7、 服裝要符合生活,要符合人物性格。人物身份,要地方化,時代感,看衣知人,瞧裝知性。
     8、 環境設計要典型化,生活化,地域化,要符合人物身份,個性,要的是;“景中的人,而不是人中的景”;
     9、 音樂不要渲染,配器不要過多,突出音樂的音響效果,單音配器、單音旋律,要求人物主題的對位和展示,強化紀實性。
三、 用寫意呈現魅力
    我們雖將全劇的風格定為紀實,但是,不要固守紀實的模式,要有寫意,要有象徵。如不然全劇就會無光彩、無魅力,而一部農村片要想贏得觀眾,創作人員努力去估計和選擇觀眾可能感覺到並予以接受的形式,讓觀眾通過我們的創作形式感受到藝術的魅力,讓他們停下手中的遙控器,穩下心來觀看,使觀眾在情感的激蕩和哲理兩個方面獲得滿足。
    1、 攝像在構圖上要求唯美,要求環境和人物的造型感,農村要美,農民也要美,當然,要美得合理,美得自然。如:李俊生拿著蘇寡婦的帳本來到黃河邊,他的心像滾動的河水,他坐在河邊,他的上空是紅紅的夕陽,他的面前是寬寬的河灘;他的身後是流動的黃河;他的旁邊一群光裸的孩子在河中歡笑戲水,這夕陽與黃河的互映;這流動的河水與靜靜人物的反差;這歡笑的童聲與主人公愁思的對比,象一幅俄羅斯巡迴派的油畫,充滿了美感。在美感中讓觀眾聽到李俊生那困惑,猶豫及無助的心靈鳴響。
    2、燈光在自然光源的基礎上給予誇張,強化藝術效果和環境的美感氛圍。
    3、音樂根據戲的要求,烘托氣氛和情緒。如:白琴誤跳黃河後,李滿富趴在黃河崖邊,大聲呼喊;“白琴……”,可除了白琴滾下懸崖時飄起的土塵外,一切都是無聲的,這時,放牛老漢的一聲秦腔震動了天地,震響了黃河水。一個大大的遠景把跪在黃河邊的李滿富變成了一個點,隨之。李滿富的主題音樂隨著河水聲及秦腔的消逝而進入,音樂漸漸升起,此時讓人感到李滿富的痛苦,悲傷和悔恨,使觀眾沉浸在關注人物命運的審美氛圍之中。
四、 用象徵深化哲理
    “黃龍崖是八里堡出故事的地方,李滿富和俏俏爹在這裡發生過報應的故事;小二和俏俏在這裡製造過復仇的故事;李滿富和他的老婆又要在這裡上演一齣遺憾終生的故事;終生遺憾也許只是黃龍崖新故事的一個開頭,因為今天的故事將造成蘇寡婦的終生遺憾,因為今天的故事將李俊生在心裏良久反思,反思他與這個故事之間割斷的關係。” 這段旁白把八里堡的事物和主人公的思想予以形象化和哲理化,這種詩意的概括甚至達到象徵的程度。
    在本劇創作中。我們要著力地去發現和挖掘富有象徵及哲理場景和段落,彌補以往農村片只靠單一敘事的貧乏及幹澀。如:蘇寡婦與小二爹在果園會面的一場戲,蘇寡婦將新衣服給小二爹穿好,然後二人直面相樂,緊接一組畫面是一個耕犁,將一片乾裂的土地豁開,在粗曠高昂的秦腔聲中,耕犁在飛快地前進,豁出的土塊在飛揚著。這乾裂的土地象徵凝固著黑暗而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及農民千年命運的蹤跡;那耕犁象徵著這些忠厚的農民和自然環境及貧窮的艱苦卓越的搏鬥。
    再如:全劇結尾。李俊生背著行李徒步來到八里堡村,剛剛走道村口,看到老支書王懷民手提一盞紅燈籠在迎接他。他接過燈籠高高舉起,老支書望他笑了。這段戲與全劇開篇戲,王懷民率眾老漢舉白燈籠攔阻李俊生進村,是前呼後應的,這一白一紅,這一攔一迎,講述了“也能覆舟”的哲理。象徵著幹群關係的優勝劣太之變。
     1、 攝像可以用兩極的鏡頭變化來表現,節奏鮮明,可大似渲染及誇張。
     2、 燈光可以不追求光源合理性,只要好看,出效果,出氣氛。一部好的影視作品,要靠全體演職員藝能展示,技能發揮,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打造一部農村精品。
     記住我們的口號:“穩下心來作”。記住我們的工作總體要求“要電影的效果,電視劇的速度”。( 文/闞衛平)
責編:段俊麗 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