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我是一個演員
央視國際 2003年03月26日 13:23
王冰 男 71歲。中國青年藝術劇院演員,參加過多部舞臺劇和影視劇演出。在話劇《保爾柯查金》中飾演國王在電視劇《武則天》中扮演狄仁傑在電影《最後的貴族》中飾演李父。
見到王冰老師時,他正在看書,桌上還插著一大疊或新成舊的書籍。見我們來,問明來意,便取下眼睛起身來連聲招呼説“坐坐”。攝像便開始在屋子當中擺開了機器,並示意我們坐到沙發上。採訪就這樣開始了。
説起接拍李鴻章這個角色的過程,王老師顯得很愉快。“要説我接這個角色前後過程其實很普通,和一般演員的經歷都差不多。當時有兩部戲想找我,但我看了人物以後覺得不是特別滿意。説句實在話,我今年71歲,也該是退的時候了,所以就不太想演。有一次張黎(《走向共和》導演)上我家,説要看我在《武則天》裏狄仁傑的劇照。我就拿出來給他看,看完以後他就同我聊,接著就問我對李鴻章的看法怎麼樣。這時我其實已經猜到他大概是要找我演李鴻章。但當時我沒有説我不想演了,反而還就同他聊起李鴻章來。為什麼呢?因為我對李鴻章有興趣。作為一個演員,老的也好,年輕的也好,見到好的角色都還是想演的,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職業病吧。”
“我是一個演員,演話劇出身,幹了一輩子舞臺劇,當中也演過幾部影視劇。雖然説話劇、影視劇有區別、有不同,但藝術的追求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如果説人物塑造不成功,也就是把人物演死了,那這部作品肯定也就是失敗的。所以我當時就放開和張黎聊,一方面表達我的看法,另一方面也了解一下他的看法是不是同我一樣,是不是也是想塑造活生生的人。”
“李鴻章這個人,有人講是個賣國賊、大漢奸。這個一棒子打死的觀點我不同意,至少它太片面。我們中國人有個習慣很不好,那就是成者王侯敗者寇。只要你失敗了,人家就都説你這也不行、那也不好。我認為,看一件事,或者看一個人,不能光看結果就完了,還得著動機、過程,這樣看事情才全面。李鴻章地的確很不成功,辦洋務沒見多大起效;辦海軍,甲午一戰打得是全軍覆沒;挖空心思地辦外交,可在那割地賠款條約上簽字的基本上就沒少過他。可以説是幹什麼都不好,這中間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當時的環境條件,一是李鴻章的個人原因。”
環境條件我不用説你也知道,往簡單了説,當時的中國是什麼都不行。在那種環境下,一個只讀過經史子集的高高在上的翰林元帥都能幹些什麼?説句公道話,就憑他能夠看到當時的中國迫切需要先進技術這一點,就已經很不錯了。何況他還拼命地去做,就更加難能可貴。李鴻章這個人總結起來做的事不外乎兩點,一是‘爭’,一是‘和’。為了軍費、辦廠的經費、先進的技術和清朝的安危,他同翁同和,同慈禧爭,同外國人爭。但是,一旦他感覺爭不過了,他就開始和,也就是妥協。為什麼妥協呢,這裡面也有不得已的成分在,當然也有他自身的原因。所以我有時覺得他這人很有點‘忍辱負重’的意思在裏邊。”
“當時我把這些看法一説,張黎就開始激動起來了,説我和他的看法、觀點完全一致。説這話可能有些過,但當時我們都挺激動的,兩人就越説越投機。後來就著劇本。我演戲到現在,很少有劇本拿到手裏就一日氣從頭到尾讀完的。可這次我就真的一起讀完了劇本。讀完了以後我只有一句話,那就是:‘這個本子征服了我’。的確是這樣。它是以一種全新的歷史視角、新的觀念來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而且相當真實,藝術的真實,所以非常吸引我。這樣,我就接了這部戲。”“可是接了之後心裏面又有點發虛。雖説對於演員來講每一個角色都是挑戰,但這次的要求和壓力太大了。我個人認為:《走向共和》裏面,慈禧、李鴻章、袁世凱這三個角色是最難把握的。這三個角色只要有一個走樣,這部戲就砸了,真的!所以就有些擔心。擔心歸擔心,戲還是得演。要是沒難度,大家都能演,還找你幹嗎?作為一個演員,我堅信一點:只要吃透了人物,沒有演不好的。有人説我老了,我就想當年李鴻章不也是七十幾歲嗎,他能那麼活我還不能那麼演?”
説到這裡,王老師笑了。在他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李鴻章的某些特質,那就是“爭”。與李鴻章不同的是,王老師是對工作的“爭”,對藝術的“爭”,是一個71歲的老人憑著對“演員”兩個字的理解和信念的“爭”。(劉璇 龔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