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策劃鄭佳明:從《雍正王朝》到《走向共和》
央視國際 (2003年03月25日 14:55)
59集電視連續劇《走向共和》日前(1月8日)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了盛大的開機新聞發佈會。該劇以再現晚清民初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社會政治生活為主要內,以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為中國“找出路”為主題線索,著意塑造了諸如孫中山、李鴻章、慈禧、袁世凱、光緒、康有為等一大批全新的熒屏形象。為此,記者對《走向共和》總策劃鄭佳明進行了專訪,鄭佳明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一、請談談投拍《共和》的緣起,選擇表現這段歷史的初衷何在?
從1895年到1924年這段歷史是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三十年。這是一個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覺醒和高漲的時代。甲午戰爭把中國打痛了,打醒了,打急了。民族矛盾壓倒了階級矛盾,全民族警醒奮起,知識分子,各族人民,滿漢官員,海內外華人,甚至太后皇帝,王公貴族都激動起來,救亡圖存,振興中華。今天,面臨完成統一大業的中國人多麼需要這種精神。這是一個改革和探索的年代。政治、實業、科學、教育、文化、宗教各種救國方案紛紛出籠。從器物到制度,從制度到文化:從改良到改革,從改革到革命;從立憲到共和,從共和到共産,中國人飲淚泣血,前赴後繼,慷慨悲歌。剪辮子、禁纏足、改服飾、廢科舉、辦報刊、興學堂,新思想、新思維、新方式、新事物目不暇接,與改革開放以來這二十年何其相似乃爾。這是一個充滿了革命的理想主義、英雄主義、浪漫主義的時代。巨型歷史事件接踵而至,歷史轉折和社會轉型孕育了宏偉的戲劇性衝突;光輝的英雄和偉大的人物層出不窮,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罕見的英雄時代。民族精英們不屈不撓地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既有奮不顧身的探索精神,又有放眼時代與世界的胸懷;既有理性思考的智慧光芒,又開創了民主探討方式的先河。正是他們,不斷地把中國引向思想解放的大海,不斷地引導中國攀登人類共同文明的高峰,形成了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馬克思列寧主義傳播的洶湧波濤。他們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精神財富,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魂魄和生命,是永遠照耀神州大地的燦爛群星。這段歷史是我們民族凝聚力的寶貴資源,蘊藏的巨大美學價值也是文學、影視藝術創作的源泉。所以選擇這一段歷史作為創作題材並不奇怪,問題在於我們想用一根主線把這段歷史串起來作全景式、史詩般藝術再現,這是一個巨大挑戰,我們的不同在於敢去碰一碰這個大傢伙。
二、您作為《雍正王朝》的總監製之一和《走向共和》的總策劃之一,那麼它們二者之間有無內在聯絡?
多少有一點聯絡,我們之所以想做和敢碰這個大題目,除了前面講到的理由外,一是《雍正王朝》的成功積累了經驗,增強了信心。二是因為做過《雍正王朝》後,有點不滿足,播出時有人批評該劇歌頌封建主義皇帝,我們不敢茍同。外國人歌頌本國優秀政治家的時候,從來沒有人這麼矯情。但是我們感到中國歷史電視劇對宮廷成官場戲流連多了一點,應該往前走,視野更開闊一點。《走向共和》不想寫成簡單的政治戲,希望搞成革命戲、改革戲、思想戲、文化戲、杜會戲,應該説思想內容上,從雍正的民本思想到孫中山的民主思想,從改革集權到革命共和,這種變化也是策劃主創人員創作心願的體現。
三、在策劃這部戲的時候,你們有幾分勝算?
與《雍正王朝》相比難易如何?如果説《雍正王朝》的創作是非常難的話,《走向共和》是難上加難。《雍正王朝》腳下有兩座高峰,馮爾康的〈雍正傳〉和二月河的〈雍正皇帝〉,使劇本的創作建立在史學和文學成果之一上,《雍正王朝》這樣的題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可一而不可再的。而《走向共和》幾乎是拔地而起,史學對這一段的研究正處於調整期,異彩紛呈,讓人莫衷一是;文學上幾乎沒有力作。《雍正王朝》主題集中,衝突集中,線索單一,人物命運懸念突出。《走向共和》人物眾多,關係極端複雜,無一主要人物命運貫穿始終,劇情發展階段性強,容易出現鬆散斷檔問題。至於人物評價、事件看法、藝術表現幾乎可以肯定會有爭論和批評,只能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來寬解了。好就好在我們謀了事。 (記者布衣卿相)
責編:段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