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劇頻道 > 記憶的證明 > 正文

記憶需要證明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25日 14:45)

  中國和日本的歷史充滿著異常複雜的歷史糾結。在古代歷史中豐富的相互影響和參照,以及近現代歷史的宿命般的多重互動,都構成了一種“積澱”為記憶的歷史的展開。這種記憶既有文化上的深刻聯絡,又有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構成的悲情和痛苦。《記憶的證明》正是對於這種歷史複雜性的深度表現。

  該劇以一個雙重的結 構展開故事。從事DV的日本少女試圖在中國追尋個人和國族歷史的真相,她的眼晴提供了一個觀察中日曆史與現實的點。而她和坦誠樸實的中國青年的相遇提供了她深入中國的歷史記憶的可能。這裡有中日年輕人如何面對他者的問題,他們的歷史視野是並不相同的,他們的文化背景、知識結構、想象方式都有巨大的差異,但他們都試圖突入歷史的深處,尋找被歷史層岩覆蓋的記憶。這構成了一個當下試圖追尋歷史的層面,一條今天這個全球化時代與歷史相遇的新的經驗的線索。電視劇也就是在這裡將中日的歷史問題當下化了。“記憶”既是老一代留下的遺産,又是新的一代不得不面臨的挑戰。我們沒有權利遮蓋、逃離和遺忘這些記憶,相反,“記憶”會幫助我們找到一種建構新的未來的可能。

  這部劇的另一個線索是直接回到歷史中間,正面地表現作為戰俘的中國軍人和無辜被抓的勞工與日本侵略者的衝突。歷史的記憶化為了直接的經驗的展現。這一部分是電視劇的重要的,用力最勤的部分。它展現了中日戰爭無可爭議的道德面向。中國作為被侵略的一方具有被欺淩、被壓迫的弱者狀態。戰俘的痛苦最集中地象徵了這種弱者的位置。但這種弱者卻無論在道義上,還是在人格尊嚴上都壓倒了侵略者。他們在最困苦,最絕望的境遇之下,在離開祖國、孤立無援的狀態中仍然堅持自己的操守和尊嚴,在嚴峻的苦難面前中國人的力量和堅忍正是中國“現代性”留給我們的最為寶貴的遺産。這種“天不能滅,地不能埋”的力量也是這個國家經歷了近代以來的屈辱和失敗最終走向未來的力量。應該指出,這些中國軍人和勞工的力量並不僅僅在於不畏犧牲的勇敢的情操,還在於他們能夠在自己的絕境中對於世界和人類的“善”和“良心”抱有信心,對於“他者”抱有一種坦然的態度。周尚文的軍人的氣度和承擔與夏民遠的堅忍和謀略都顯示了中國人的不同的崇高價值的側面。而對於日本人在當時狀態下的行為,電視劇給予了深入的透視,它將一個民族國家“現代性”歷史的迷航和對於“他者”的殘酷中透露的歷史的負擔揭示得相當有力。這種歷史的“罪”的責任是對於亞洲其他國家人民的暴行和掠奪造成的,是無法抹煞的。它銘刻在歷史記憶的深處,沒有可能被抹去。這裡出現的兩條線索都在突入中日之間的歷史與現實之中。對於歷史來説,這是兩個幾乎同時進入現代歷史的國傢具有的不同的“現代性”的命運。日本的“現代性”的成功,其實有其深刻的價值的錯位和迷航,而中國的發展和崛起正是在一種清清白白、沒有國際性的歷史負擔的狀況下進行的。這恰恰是全球和亞洲歷史的一種現實的投射。於是中國人以一種包容、博大、開闊的胸懷進入世界的時候,世界看到的是一個沒有任何欺辱和壓迫“他者”的歷史的,經歷過深刻苦難卻並不要求報復,並不渲染仇恨的中國。這種道義的力量和倫理的力量恰恰是這部電視劇的最為深入的思索和追問,也是今天在全球化中中國的最大的“軟力量”之所在。

  在《記憶的證明》中,在對於歷史記憶的打撈其實凸現了一種強烈的“責任”的意識。歷史的記憶不可能被抹去。現代歷史的這一頁不可能消失,今天的我們必須面對真實的記憶。對於記憶的尊重和保護並不是要求仇恨和對立,而是要求公正和坦誠。只有面對記憶,面對歷史,今天的展開才是可能的,未來才是可以信賴的。於是,我們有權要求“記憶的證明”。(張頤武)

責編:周玫  來源:光明日報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