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首頁

【新京報】質疑禁播令表明公民意識在崛起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31日 14:36

  據4月18日新華社消息,廣電總局副局長趙實日前透露,廣電總局近期將下發通知,要求全國所有電視臺在觀眾收視最為集中的黃金時段,不得播放渲染兇殺暴力的涉案題材影視劇,而代之以適合青少年觀看的優秀影視劇。

  廣電總局的禁播令出發點無疑是善意的,力圖通過凈化熒屏為青少年成長創造一個較為健康的外部視覺環境。然而,禁播令卻遭遇網友和時評論者的紛紛質疑,有評論者認為,我國頒布實行的《廣播電視管理條例》早已明確規定不得製作、播放渲染兇殺暴力的涉案題材影視劇,此次的禁播令純屬多此一舉,莫名其妙;更有論者認為,禁播令只規定黃金時段不得播放,對非黃金時段能不能播放卻沒有確切的規定,這無疑將為不良的電視傳媒提供曖昧的暗示,為他們的違法播放找到依據,從而將禁播令推演為開禁令,云云。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鑽牛角尖的質疑,其源頭在於廣電總局有關發言人表述上不夠嚴謹,其話語邏輯上有失全面與嚴密。儘管發言人本意並非要為非黃金時段可以播放渲染兇殺暴力影視劇網開一面,但漢語解讀上的豐富性與多面性,結果導致了一場邏輯上的錯位。

  儘管如此,是不是意味著公眾的質疑就是無聊的雞蛋裏挑骨頭,多此一舉呢?不是的,這一場漢語語義的誤會風波裏,蘊藏著意味深遠的公民意識的崛起、成熟與獨立運作。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公眾的素質大幅度提升,已開始學會獨立思考與判斷,對來自政府部門的指令,已不再習慣性單向度地接受與服從了,而是以多向度的公民姿態,表達作為社會一分子應有的聲音,行使作為社會一分子應有的質疑權:作為政府部門的代言人,你為什麼這樣傳達部門決策,這樣對我們的生活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如果是負面的影響,我們有權要求你澄清並及時改正。與此相對應的,公民意識的漲潮必然迫使政府部門改變以往自上而下、先天性就是正確的行政模式,並自覺形成內在的緊迫感,提高自身的素質與效率,無論在重大決策、出臺規章制度等宏觀層面,還是執行既定規章、解讀政策、接受媒體採訪與公眾諮詢等微觀層面,都能以科學、全面、嚴謹的行政態度對待之。惟有如此,才能在公眾近乎苛刻的質疑中,合格履行本應履行的政府職能,也只有如此,才能跟上日趨成型的現代型政府的全新要求,不至於被時代淘汰。

  但願公眾此次對禁播令的“挑刺”,不會被理解為與職能部門的“對抗”,並有效地在其他公共事物領域推廣,成為一種固定的社會機制,為廣大民眾所運用,同時也為廣大職能部門提供源源不斷的壓力與動力。(修仰峰)

(編輯:周玫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