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跡 迷幻 劉若英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26日 14:56
《似水年華》裏英的角色是為劉若英度身定做的,連名字都是用的她的名字。4月底我來到烏鎮劇組駐地時,劉若英的戲已經提前殺青,回台灣準備她將於5月底舉行的巡迴演唱會。這讓我很失落。因為與奶茶面對面交流對愛情、對角色的看法是我一直以來就很期待的。
終於5月16日,在她助手的幫助下,我聯絡到了正在馬來西亞排練現場的奶茶。現場很吵,但看得出她在努力集中精力,聆聽專注,回答簡潔而斟酌。雖然話不多,但靈感飛揚。挂完電話,我如釋重負:有了奶茶的專訪,這篇專題可以稱得上圓滿了。
關於英
記者:你是什麼時候開始接觸英這個角色的?能介紹一下當時的情況嗎?
劉若英:這部戲是我參與得比較早的。很早以前黃磊就有和我提過這個故事,也有想過讓我去演。他告訴我拍這部戲是他長久以來的一個夢想,那我和他一直是好朋友,當然要支持的。不過我沒想到他真的把劇本寫出來了,而且那麼好。後來我和他一起來烏鎮看過景,前期劇本階段也有參與討論。
記者:那你最喜歡英的哪一點?
劉若英:敏感。她一直都不放棄對生命、對愛情的感受。大部分30歲的女生對很多事情都已經失去衝動了,但是她還在很努力地感受,這一點和我很相似。
記者:怕比怕觀眾認為英就是你?
劉若英(笑):觀眾都很聰明啦!其實我演的每個角色都會加入自己的東西,不過角色畢竟不是演員自己。演的時候我常常會想,如果自己在當時的環境下、當時的處境裏面會怎樣處理這些事情,不斷感受那個女生。但是等演到那裏就會發現,人到那個地步做出決定真的是自己,而不是外界或者環境。
記者:看劇本的時候我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第一次從烏鎮回來後,英很失落。未婚夫雄為了哄她開心,做了一個很大的party歡迎她,但英還是很不開心。因為她當時希望的其實只是和心愛的人在一起。
劉若英:環境就是這樣,需要的通常環境不會給你。可能很多人看到這裡會想,英怎麼那麼壞,10多年的未婚夫對她那麼好,又那麼優秀,怎麼還不滿足。但事實上,英在當時情景下需要用愛來説服自己,來證明自己和雄的關係。畢竟人瞬間的衝動不可能衝破很多道德、環境的東西。這部戲最大的無奈,就是我們終究不能生活在一個沒有道德壓力、沒有環境壓力的地方,所以文和英6天的感情只能發生在烏鎮,他們的發展只能是在動畫裏。
記者:演完後和當初討論劇本時改動大嗎?
劉若英:其實現場改動都挺大的。我們在拍的時候就是順著大家的感覺走。因為是導演自己寫的劇本,大家有都有參與討論,所以改動的空間還是挺大的。像結尾我們就整個改了過來,默默最後沒有死,她和文在一起白頭到老,生活很幸福。
關於文和烏鎮
記者:談談你對烏鎮的感覺吧。我覺得這部戲裏烏鎮也是一個主角。
劉若英:奇跡與迷幻。想不出事都難。這樣的故事只能發生在烏鎮。
記者:你覺得文對英來説有怎樣的意義?也許有人會覺得他在劇中的表現很軟弱。
劉若英:一輩子的思念。有的人一生可能還沒有這6天豐富。這是一個殘忍的故事,沒有爭吵、沒有爭鬥,甚至連唯一的血光之災後來也改了,默默沒有死。但是看完後你會覺得失落,會有幻滅的感覺。不管文和英在不在一起,其實和默默是沒有多大關係的,甚至和文堅強還是軟弱也沒有多大關係。因為從一開始他們認識的原因、地點、方式就註定了他們只能是一輩子的思念,而不應該在一起。
記者:有沒有設想過文和英在一起可能也會很幸福?
劉若英:從來沒有想過。不是每個人都會明白這個故事的。這只是我們這一群人的觀點。可能有人來拍這部戲,文和英就真的在一起了,或者就把默默罵跑了,或者默默把英罵跑了,但是他們沒有。他們之間不會有什麼難堪的情節,因為他們都是有禮貌的人,能為別人想。
關於新人文劇
記者:最近幾年,熒屏上出現了一種新的劇集,他們共同的特徵是畫面唯美,不靠情節而靠情緒推動,道德和審美指向也都是中國古典式的。我們把這種劇集叫做“新人文劇”。前兩年這種劇集在內地是沒有人關注的,但是這兩年“新人文劇”開始取得成功,收視率都很高。比如説你參與的《似水年華》和《人間四月天》,黃磊參與的《橘子紅了》等等。
劉若英:觀眾這麼多,總會有人喜歡這樣的故事,有人喜歡那樣的故事。即使是一個人,他在每個階段也都會喜歡不同的東西。我們做的就是把自己感動的東西寫出來感動別人。我個人很高興有越來越多的人被我們的故事感動。
記者:你認可“新人文劇”這種提法嗎?
劉若英:其實我不大給電視分類型的,所有的劇都應該有感動人的東西。如果要説我們和別人有什麼不同,那我們只是發明了一種不同的方式與觀眾溝通而已。叫它“新文人劇”,或者別的什麼東西都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