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2002中國電視劇回顧春

央視國際 (2003年01月15日 15:22)


  “殘雪暗隨冰筍滴,新春偷向柳梢歸”

  2002年的春天是悄然來臨的。

  歲末年初,正是熒屏紅火的時日,奇妍紛呈,令人目不暇給,沒等這股熱勁消停,轉眼又進入新春的熱播季節,“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個“鬧”字渲染了這濃濃的春意。

  中央電視臺2002年的開年大戲是三十一集電視連續劇《天下糧倉》。

  這部醞釀已久的歷史巨片以凝重、略帶悲劇色彩的筆觸將我們帶到乾隆初年的那場大饑荒中,使我們不僅領略到“民以食為天”這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同時更揭示了“官以民為本”的責任。

  如果我們用氣勢恢宏來形容這部戲,似乎並不為過。

  杜甫詩云:“星垂平原闊,月涌大江流”。

  紀曉嵐評曰:“神完氣足,氣象萬千”。

  用此詩、此語來評價此劇,倒也貼切。

  起點既高,接下來的自不會低到哪去。

  初春的寒氣並沒有擋住熒屏熱播的溫度,北京電視臺緊接著推出的三十集電視連續劇《李衛當官》又成為一個新的視點。它憑藉著《雍正王朝》的余威而來,並由該劇的老班底續寫新章,自佔天時。

  另一部廣受注意的電視連續劇《黑洞》在幾家電視臺同時開播,在這個時段裏引起反響。

  正月初一,中央電視臺推出二十五集電視連續劇《桔子紅了》。

  這部久聞其聲,未見真容的戲所講述的故事似乎與我們的生活相距太遠了,那種被舊禮教所扭曲的人性中流露的無奈與悲涼,和戲中所帶有的沉重壓抑感有時竟使人有透不過氣的感覺。緩慢的節奏、沉重氛圍加之怪異的配樂與作品唯美的用光、構圖形成強烈的反差。正因此,作品播出後,它帶給人的審美取向與心理感受是多方面的,我們只能用複雜與高反差來形容。

  春節前後是電視臺的黃金時間,因此,從這幾部大戲的同時開場,加上其他電視臺黃金時段排出的熱播劇目來看,2002年電視劇市場的開市嬴了一個碰頭彩!

  北京電視臺緊接推出四十八集電視連續劇《夢斷紫禁城》,重新講起了大貪官和珅的故事。與此同時,北京電視臺二套一部以清末民初傳奇故事為主題的四十四集電視連續劇《長纓在手》也在播出。

  我們無意把視點僅放在位於北京的這兩大傳媒上,但是從全國範圍來看尚無可與此相匹敵的作品。

  同時播出如此密度的歷史題材作品,也許這是一種無意的巧合,但從效果上看,卻並非最佳。

  三月,電視連續劇《劉老根》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播出了,這部帶有喜劇色彩的農村題材作品一經播出便引起反響。而其中最為搶眼的要算“為何此片能進入黃金強檔”而引起的爭議。

  在連續播出大量歷史題材作品後突然出現這樣一部大異常規的作品,於是人們便以自己思維慣性本能地進行排斥。這不足為怪,相反,若是宮廷、武俠、戲説總居傳媒的主導地位,倒該“莫明驚詫”了。因此,當這種爭議很快消失後,《劉老根》站直了身體,嬴來了喝彩。

  十五集電視連續劇《中國軌道》的出現,為今年的主旋律作品奏出了第一聲號角。該劇塑造了一組群像,將無愧無悔的中國軍人的激情寫上藍天,寫滿蒼穹。儘管它尚嫌稚嫩,但劇中那共和國脊梁的豪氣卻直衝霄漢。

  二十集電視連續劇《背叛》從一起幼兒園孩子牛奶中毒事件談起,將觀眾的視線轉移到了當今社會的造假與打假行動上。作品的深刻性在於編導並沒有僅僅將造假放在一個淺層次上,當成一個孤立的、單純的個體事件處理,而是把它提高到一個有組織的大規模行為上來進行揭露和批判,給社會的進步帶來了藝術工作者的呼聲。

  “東方風來滿眼春”,中國電視劇的播出將目光從史書發黃篇章中移向了現實沸騰的生活。

責編:阿英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