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底,民進黨在“三合一”選舉中受到重挫後,島內民眾都在期待著陳水扁和民進黨從中接受教訓,調整其包括兩岸政策在內的各種不受人民歡迎的政策。但是,其所做所為卻完全相反,陳水扁在短暫的沉寂後拋出與人民期待完全相反的大幅“右擺”的政策,這主要表現在他的“元旦文告”和“新春講話”中。關於前者,筆者已經著文評論,這裡擬再就後者即他的“新春講話”談一點看法。
“新春講話”的實質是什麼?
陳水扁的“新春講話”,概括起來就是“三大訴求”:一是“認真思考廢除‘國統會’及‘國統綱領’”;二是“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三是“舉辦新憲公投”。這“三大訴求”的實質就是廢“統”,並以此為端醞釀全面推翻所謂“四不一沒有”的承諾。
人所共知,台灣這個“國統會”是1990年國民黨執政時期成立的,“國統綱領”于1991年通過。正是由於有這樣一個“國統會”,特別是“國統綱領”,才有成立“海基會”以及後來與大陸“海協會”達成“九二共識”,也才有進一步的“汪辜會談”和“汪辜會晤”並達成多項共識。這個“國統綱領”和“九二共識”是一脈相承的,都是以“一中”為基礎的。儘管對“一中”的政治內涵,雙方的詮釋各有不同,但畢竟都是“認同中國”的,這就是兩岸“最大的公約數”,是雙方接觸和談判的基礎。如今陳水扁在否定“九二共識”之後,又“終止”“國統會”和“國統綱領”,就是準備把“一中”連根拔掉,表明他在“台獨”道路上已經“吃了稱砣鐵了心”,永遠也不再回頭了!
陳水扁及其團夥曾一再要求不要繞開他的“政府”,應由兩岸直接接觸對話,一些美國人似乎也有這個意思。然而陳水扁執意拆除兩岸接觸和對話的基礎,故意製造和拉高兩岸關係的緊張,這樣還有談的可能嗎?
陳水扁的“一石三鳥”術
陳水扁在臺當政快6年了,施政無能,治理無方,把台灣社會搞得亂象叢生,雞犬不寧,天怨人怒。儘管如此,但他在玩弄“鬼花招”和“政治遊戲”方面,卻又是無人能及的。他的“新春講話”不過是其中的一例。這個講話的主要目的在於:一是轉移“焦點”。陳水扁和民進黨自去年底
“三合一”選舉重挫後,實在是內外交困,四面楚歌,日子很不好過。尤其是島內的什麼“高鐵案”、“高捷案”、“禿鷹案”,以及陳水扁親屬和身邊“重臣”的“炒股案”,等等,更激怒了眾多媒體和廣大民眾。陳水扁為了脫身,又一次拋出“兩岸牌”,他的“元旦文告”和“新春講話”實際不過是經過精心策劃包裝起來的“滅火器”。
二是套住“小馬”。“小馬哥”馬英九的清新形象和旺盛人氣,成了陳水扁和民進黨的“眼中釘”、“肉中刺”。陳水扁從“元旦文告”開始,就“鎖定”馬英九,全力進行攻擊。正好馬英九前不久説“國民黨的終極目標是統一”,這下子給抓住了,硬説他是“急統派”。在陳水扁看來,廢了“國統會”和“國統綱領”,馬英九就難有“藏身之地”了。
三是保護自己。有一段時間內,陳水扁很孤立。尤其綠營內部反音四起,扁大有“跛腳鴨”之勢,其民意支持已下降到10%左右。如果任其發展下去,陳水扁就幾乎要成為“孤家寡人”了。為了穩住“基本盤”,他決定向“深綠”和基本教義派靠攏。“元旦文告”和“新春講話”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向他們表態和討好。一位台灣朋友告訴我説,陳水扁的做法實際上是“三步曲”:“攘外———安內———保自己”。這裡所説的“攘外”,是指中國大陸。根據過去經驗,陳水扁只要把“炮口”對準大陸,狠罵痛罵,把水攪渾,挑起對大陸的仇恨,就能博得“台獨教義派”的歡心,並獲得他們的信賴和支持。
終將“搬石頭砸自己腳”
陳水扁拋出的“新春講話”,要點是推翻他所承諾的“四不一沒有”,現在他先拿“一沒有”開刀,如果再加上其他“兩個訴求”,即“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以及“舉辦新憲法公投”,那其餘的“四不”也就都不見了。這就完全推翻了他自己對世人所一再作出的所謂“四不一沒有”的承諾,這標誌著他的政治誠信和道德人格已經徹底破産。
陳水扁的言行,充分暴露出他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他的所謂“三大訴求”,是對兩岸關係的又一次嚴重挑釁,是對包括台灣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嚴重挑釁,也是對國際社會普遍遵循的一個中國原則的嚴重挑釁。事實證明,他不僅是台灣島內的亂源,也是兩岸關係的麻煩製造者,中美關係的麻煩製造者,還是亞太地區和平穩定局面的麻煩製造者和破壞者。
過去有些權力狂者,總是自我解讀説:“有權不用,過期作廢”。陳水扁就是這樣一個典型。沒有權力時,不擇手段地竊取權力;一旦權力到手,則又處處表現出一種“權力的傲慢”。你們不是老是無視我陳水扁嗎,我就要到處表現出我“陳水扁的存在”;你們不是説我已經成了“跛腳鴨”嗎,我就偏偏要展示自己“一點也不跛”,而是仍然“大權在握”。他憑藉手中的權力,隨意揮舞,肆無忌憚,為所欲為,什麼“民意”、“民主”、“法律”,統統不放在眼裏。在他看來,即使我“台獨”做不到,你們主張的兩岸“和解”和“統一”也別想。反正“破罐子破摔”,“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陳水扁就是這樣一個心中無民而只有他個人權位和其政治小集團私利的統治者。
聽台灣朋友們談,陳水扁也曾經是很追求個人“歷史定位”的人。他是有兩種選擇的:一是作為兩岸“和解”,或改善關係的“積極推動者”;二是“台獨教主”,或者繼承、替代李登輝作為“急獨”派的“精神領袖”。前者將名垂千古,永為後人所懷念;後者將遺臭萬年,永為後人所唾棄。看來他已選定後者了。
俗雲:“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陳水扁的歷史是他自己寫的,現剩下的繼續在臺主政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在未來非常有限的時間裏,他還可以繼續搞些“惡作劇”,做些損害兩岸關係的事,那就讓他“表演”去吧。“爾曹身與名俱裂,不廢江河萬古流”。
且不管陳水扁個人未來如何,筆者對台灣和兩岸關係的未來是充滿信心和期待的。
責編: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