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人物

專訪台灣家庭生活教育專家呂麗絲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25日 15:46

  主持人李峰:家庭幸福,可以説是每個人的願望。但俗話説,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那怎樣才能保持家庭的和諧呢?家長與子女之間怎樣避免衝突呢?今天我們演播室請到了台北市家庭生活教育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呂麗絲女士,談一談她15年造福家庭工作的經驗和感受。

  呂麗絲:非常榮幸能夠在這兒跟大家分享,希望説,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可以是一部好經。

  呂麗絲,台灣雲林人,台灣中興大學中文系畢業,婚後隨丈夫到美國,入讀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人類社會學院人類發展和家庭研究所。是第一個獲得美國家庭教育協會"合格家庭生活教育家"證書的台灣人,1988年開始在台灣推廣家庭生活教育,創辦台北市家庭生活教育推廣協會,並擔任創會理事長,現任台灣國際家庭生活教育中心主任。著有《100句給父母説好話的方式》、《101句給孩子學習説好話的方式》、《希望在家庭》、《有點難,但我做到了》等10余部著作。

  主持人:您是從1988年開始從事家庭生活教育,當時的狀況是怎麼樣的?是什麼原因促使你要開始這一門的學習?

  呂麗絲:其實我是中文系畢業的,那麼我知道説我們中國文化裏面, 受儒家很多的影響,所以我們有非常好的家庭倫理,家庭傳統。但是社會的變遷太大了,尤其非常西化以後,我在美國的時候,我就看到,美國人的離婚率那麼高,青少年犯罪也很高。社會問題這麼嚴重,他們到底是這個問題怎麼處理呢?我才發現美國在這個方面非常早就下功夫了,他們看起來不像我們東方人有那麼多堅定的傳統觀念,可是有非常科學的方法。

  主持人:在很多人的心目當中,家庭教育似乎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情,那麼我知道在香港,在台灣像這种家庭生活教育,它已經成為一種職業,可是大陸的很多觀眾還不太熟悉,什麼是家庭生活教育?

  呂麗絲:家庭生活教育,是一種在溝通裏面建立互相信任的一個過程。你可以看到很多家庭,有的家庭吵吵鬧鬧,真的是家人比不上人家。有的家庭看起來怎麼那麼,真的是我們所講的,父慈子孝,家庭和樂,有時候真得很羨慕,當然這不能夠只憑你的好運或壞運,也許人家有一些學習,有一些方法,有一些竅門,那麼我們用科學的概念來講,就是説它事實上你是可以觀測,可以學習,可以修正的。

  2003年12月15日到16日,呂麗絲應邀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2003中國青少年社會教育論壇"。她在論壇上的演講《我也可以影響未來》,引起了大陸同行的共鳴和強烈反響。

  家庭生活教育,對青少年的影響是怎麼樣?我真地發現,家庭影響一個人一輩子。

  主持人:您這次到北京來參加中國青少年發展論壇,在論壇上您的演講題目,叫做《我也可以影響未來》。那麼談的是關於青少年的教育問題,那麼我們今天集中在青少年教育這一方面我們來談。那麼首先您認為,就是説青少年教育,它現在面臨的最大的一個課題是什麼?

  呂麗絲:我想以現在這個國際全球化趨勢來講,尤其是網絡時代來臨,你大概可以看到影響孩子的已經不再只是局限在家庭,社會給孩子的一個刺激,給孩子的一些影響,尤其是媒體上面的影響,其實遠勝於我們父母想要教給他的,或者是學校想要教給他的。

  呂麗絲發現,孩子在幼兒階段非常依賴父母;小學階段獨立意識增強,但父母還可以施加影響;而進入青春期之後,則是對父母最大的考驗。這個階段青少年情緒起伏較大,容易與父母産生對立情緒,是最需要有耐心,最需要理解的時期。

  主持人:您最近又出了一本書叫做《有點難,但是我做到了》,講的是家長與孩子之間代溝的問題,那麼處理代溝問題,最基本的原則,您的觀點是什麼?

  呂麗絲:人跟人之間,或是上跟下之間,其實所謂的代溝説起來聽起來好嚴重,事實上這個代溝是正常的。就是説,你所知道的事情我不知道,那麼我們中間有一個鴻溝。

  有了心事先跟誰説

  中學生:同學

  中學生:最好的朋友

  中學生:朋友

  為什麼不跟父母講

  講了以後有時候(父母)可能不會太理解我們這種心情,喜歡看一些卡通,聽音樂什麼的,我爸我媽覺得沒用。

  呂麗絲:事實上代溝不是一個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説你怎麼樣去了解,如果一旦我們交流很清楚的話,這個溝就有一座橋梁了。那麼青少年階段,他們表達還不是很完全,他們在表情達意上面,可能還不像我們大人可以掌握得非常好。所以有時候,他們在言情表達的時候,因為在這個地方冒犯了父母,或是惹惱了父母,或是他想要表達他的需求,可他倒是又吵又鬧的。當然就惹惱了父母。就覺得真是恨不得一巴掌打你,然後聽我的話就好了這樣。所以有時候有很多代溝是因為溝通不了,也不知道真正的問題在哪。

  主持人:您跟孩子之間有沒有衝突過?

  呂麗絲:有啊,怎麼會沒有?

  主持人:那麼最大的衝突是什麼?

  呂麗絲:其實最大的衝突是,他認為我們不了解他,可是我們就下結論,下判斷。比如説他,我打電話他不在,然後我心裏就想,怎麼打了好幾次電話都不在,跑到哪兒去了?我一開口就想説,你又跑去哪玩了,或是去幹什麼的時候。你就把所有的責備都發泄出來了。

  主持人:首先給他一個前提,一個暗示?

  呂麗絲:但是有時候這個變成讓他覺得,我連表達我在哪兒的機會都沒有的時候。因為父母常常自己會擔心,害怕呀,或是想説,這個孩子不曉得會不會真得到外面跟什麼人在一起,我們是非常緊張的。但是呢,我們也不了解狀況的時候,我們有時候常常就會,因此就會下判斷,然後就覺得,擔心的時候,就想到壞的一面去了。他也覺得我根本沒有上申訴的機會,你就給我下結論、判斷,或者是説你就恐嚇我,威脅我,那真的是衝突一觸即發。

  主持人:後來你怎麼去解決的呢?

  呂麗絲:其實我後來可以了解到説,原來是我沒有給他機會,我也沒有觀察、了解。因為我們不了解狀況,我們就下結論,常常是親子衝突最大的一個根源。後來我就了解以後,那我才知道,原來是我太急躁了,原來是我太擔心了。那麼你知道,父母要跟孩子道歉是很難的。可是當你知道你這個地方有錯的時候,這就是父母最大的考驗。你要怎麼樣知道真相?你要知道問題在哪?你不能一味地。我們過去是權威式的父母,就是説,我的面子你給我擺到哪去了?我父母還要給你道歉呀,你吃我,喝我,穿我的還要跟你道歉呀。所以我覺得就是説,在這裡我們學會自己理虧了,自己説錯了,對不起了,我真的是誤解了你。事實上小孩子,事實上比我們所想象的,他們事實上也是很明理的人。我覺得這是一種在溝通裏面建立互相信任的一個過程,所以青少年跟父母之間,如果這段時間親密關係很好的話,他一輩子的關係都很好。我們有很多有問題可以共同分擔,共同分享,甚至我們也可以説,也可以解決。

  父母跟子女能成為朋友嗎?

  學生家長:就是傾聽孩子,多跟孩子聊。現在孩子太孤單,沒有伴兒,就是靠著家長跟她多聊,解脫一下心裏的負擔和壓力。

  主持人:那麼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可能遇到很多很多的問題,我們擇其一二來説一説,比如説孩子在學校當中,遇到互相攀比!比如服裝的問題,大家你穿名牌,我也要名牌,你穿這樣的服裝,我也要去跟進,要父母去買,那麼遇到這樣的問題怎麼解決它?

  呂麗絲:青春期的小孩,他那個時候就很想展示自己。那麼他很想跟別人不一樣,可是又很怕跟別人不一樣,所以很多的心理上的矛盾和掙紮在這段時間內,我們如果沒有注意的話,是很難去理解的。其實這個問題在哪?就是孩子的信心夠不夠,人如果沒有信心,他覺得我一定要跟你穿一樣的我才會覺得我和你是同樣的地位。如果你不知道他的重心在哪的時候,會被小孩子拖著跑。可能小孩子會虛榮的時候,是因為他不知道這個重點在哪,小孩子他要挑戰父母,就是説,我要的東西,你要不要買給我,你不買給我,就表示是不是你愛我。所以他有很多的心理背景因素,那麼但是我覺得説名牌是一個機會教育,而且對父母來講是一個很重要的生活教育。你付得起,付不起。如果你真得付不起,你就讓孩子知道我們付不起。我們不需要在這個上面,雖然你不高興,你要讓他知道。我們的能力跟實力是什麼。這個都是平常建立的互信才有辦法。

  主持人:那您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又寫了這麼多書之後,是不是家庭生活更加和諧了?

  呂麗絲:其實,我已經比較知道,我們怎麼樣進退有份,什麼時候話該放到什麼時候,這比較有份。因為在沒有學習的時候,有時候我們人的情緒,事實上常常容易污染別人,甚至呢,我們受了很多情緒上的傷害。

  1988年呂麗絲開始在台灣推廣家庭生活教育,當時租場地舉辦活動還不被人理解,如今在台灣已經有21個縣市設立了家庭教育服務中心,而家庭生活教育重在"預防"的觀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

  主持人:剛才我們探討很多關於家庭生活,包括教育方面的理念。我們再回頭來談一談關於家庭生活教育這個職業本身,您從事這個職業有多長時間了?

  呂麗絲:有15年。15年。有很多人講我是這方面的專家,我就想説專門在家嘛,專門研究這個家。我那時候覺得説,在台灣非常需要,像我們在很多社區推廣的時候,有一些來上課的,或者來聽課的家庭主婦,他們起先眉頭皺著,真的是覺得夫妻關係不好,夫妻沒有什麼大問題,通常在講話裏面,有時候就是否定他,或者看不起他,這話裏面常常讓他覺得夫妻之間的溝通常常出現很多狀況。後來我們在課堂裏面有一個叫做108句夫妻互相説好話的,互助互勉好話的方式,所以很多很明顯例子以後就是説,他們上完課以後他回去就學習,夫妻之間怎麼樣説好話,説了以後他覺得越説越順口,雙方覺得越有默契,越有感情的交流。

  主持人:家庭生活看起來是平平常常,但實際上個中奧秘應該大家去了解它。

  呂麗絲:而且不止是個人去了解、體會,我們知道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單位,我們過去講齊家治國平天下,它的一貫道理還是存在著。這真是我們中國老祖宗的智慧!這個智慧真的是要好好地去發揮、去吸收,去體會。

  主持人李峰:管理好了小家,才能治理大家。今天向呂女士討教了很多關於家庭生活的一些理念,非常好,謝謝呂女士光臨我們演播室,謝謝。俗話説家和萬事興,如果把家庭比作社會細胞的話,在愉快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具有健康身心的個體,構成的也將是一個穩定而進步的社會。(編導:楊華 攝像:雷昊)

(編輯:王京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