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震中外的塔爾寺坐落在青海省東部湟水之濱的宗喀蓮花山中,距省城西寧26公里。整個寺院由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小花寺、九間殿、八大如意寶塔等數十座藏漢建築藝術群組成,佔地600余畝。為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
因塔爾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始祖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所以當地學者説,要了解塔爾寺,首先必須了解宗喀巴這位頗受明朝永樂皇帝尊重的藏傳佛教領袖。據專家介紹,宗喀巴1357年誕生於現青海湟中縣,3歲時一高僧對其父母預言:“此童子後當往藏中,主持正法,猶如第二能仁也”。於是大師7歲削發出家,在高僧指點下學經十載,16歲赴西藏深造。大師至42歲時智增慧廣,對顯密教經論造詣愈深,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體系,進而展開對社會有影響的宗教活動,後又寫《菩提道次節》等論著19部。大師53歲時,在拉薩大昭寺集結僧眾舉辦了規模巨大的祈願法會,從此被公認為藏傳佛教領袖。
宗喀巴大師于1419年圓寂,享年63歲。自他以後形成活佛轉世制度(即達賴和班禪兩個神職系統。達賴為蒙語,大海的意思;班禪為藏語,大學士、聖人之意。)他的兩名高徒克珠傑、根敦珠即分別成為班禪、達賴一世。
因大師去西藏後再也沒有回到過青海,明洪武12年,家鄉人在他降生的地方,建起一座蓮聚寶塔,並修一瓦屋以覆塔身,這是塔爾寺最早出現的宗教建築,信教群眾就開始在這裡“煨桑”、禮佛。
塔爾寺的主建築為地處該寺中心被譽為“世界一壯嚴”的大金瓦殿。這是一座融有漢藏特點的宮殿式建築,三層歇山式屋頂,綠墻金瓦,殿脊安置有大金頂寶瓶和噴焰寶飾,燦爛輝煌,巍峨壯麗。
據學者介紹,塔爾寺歷經400多年的風雨,除完好地保存了難以數計的大小佛像、琳瑯滿目的法物聖器、雕版印製的宗教典籍等稀世國寶外,還有被中外學者譽為塔爾寺“三絕”的壁畫(也被稱作唐卡)以及堆繡、酥油花。這“三絕”堪稱藏族藝苑中的奇葩,為世人矚目。
塔爾寺的一絕是壁畫。壁畫是各殿宇墻壁上的繪畫,大多繪于布幔上,也有的直接繪于墻壁或棟樑上。壁畫顏料採用石質礦物,色澤鮮艷,經久不變。塔爾寺壁畫指展示藏傳佛教繪畫技藝的作品,亦稱為唐卡,因題材廣泛又被稱作歷史畫卷。它屬喇嘛教宗教畫係,與漢畫不同的是,它不僅具有獨特的印藏風味,且線條挺勁有力,疏密穿插得體,表現質感和塑造形象達到極高水平。
塔爾寺的壁畫古樸典雅,畫面內容大多取材于佛經和黃教諸密乘經典。人物主持多屬密乘教義。整幅畫面構思巧妙,佈置適當,色調和諧,精巧細膩,層次分明,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通常壁畫(唐卡)的篇幅懸殊很大,有的高達5層樓,有的僅為5寸。一般以四五尺者居多。一件唐卡的繪製要經過構思、涂底色、勾黑線、分染及調整等多道複雜的程序才能完成。因而,具有色彩艷麗、形象逼真、保留期長等優點。
唐卡的風格分為三大流派:
一是展示富麗高雅色彩畫風的嘎赤派;二是展示強烈奔放色彩畫風的門赤派;三是展示沉著灰雅色彩畫風的慶赤派。目前,塔爾寺仍保留著多幅400年前繪製而成的唐卡,具有極珍貴的價值。
塔爾寺藏藝的第二絕是堆繡。堆繡是塔爾寺獨創的藏族藝術品種之一。它用各種色彩的綢緞剪成所需要的各種形狀,如佛像、人物、花卉、鳥獸等,以羊毛或棉花之類充實其中,再繡在巾幔上,由於中間凸起,有明顯的立體感。僧人們用鮮艷的彩綢裁剪出綠的樹葉、紅的花瓣、黃的花蕊,還有清澈的小溪,綠油油的田野、奔馳的駿馬、碧綠的青山,然後,再一葉葉貼上去,讓人拍手叫絕。堆繡包括刺繡和剪堆兩種,其內容題材大都是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等,製作精細、圖案別致,形象生動,繁富奇絕,是僧侶藝術之佳作,為國內外所罕見。
塔爾寺內的大經堂、小金瓦殿和密宗、醫明、明輪三大學院殿宇,均懸挂著堆繡。其中大經堂內的堆繡“十八羅漢”等藝術珍品,深受國內外藝術界人士和佛信徒的稱道,堪稱無價之寶。
塔爾寺第三絕為酥油花,是每年正月十五燈節期間展出的藝術品之一。酥油花的歷史由來已久。相傳在公元641年,唐朝的文成公主與吐蕃讚普松讚幹布聯姻時,文成公主從唐都長安帶去釋迦佛像一尊,信徒為了表示敬意,在佛像前供奉了酥油花一束,從此相沿成了藏族人民的習俗。
酥油花是用酥油彩塑組成佛神天神、花草樹木、各式人物等多種形象,再加上金箔點綴裝飾,便構成了一幅幅形象逼真、絢麗多彩,反映若干主題的畫面或場景。酥油花的妙處在於,她使原本沒有生命的酥油,變成有生命力和靈魂的藝術,向世人展示著佛教文化與各朝代繽紛的世界,達到人見人愛之境地。塔爾寺內現專門有一寺院供奉著酥油花精品。幾年前,有一幅精品“酥油花六世班禪進京”被送到首都北京展出,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其藝術魅力。
塔爾寺的藝術三絕,作為我國珍貴的佛教文化遺産的組成部分,充分體現了歷史悠久的藏漢文化交融,更是民族團結的智慧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