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指數今日如何亮相? "滬深300"走勢特徵預測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08日 09:42)
上海證券研發中心 郭燕玲
今天滬深300指數正式發佈,自此經歷了14年風雨的中國證券市場有了一個完全意義上的反映 A股市場綜合面貌的指數。與此同時更多的投資者將其與先期發佈的上證180指數和上證50指數進行比較,並寄望于滬深300指數能夠擔當重振市場信心的重任。但從各個方面因素分析,歷史並不會簡單重演。
編制目的和方式不同
上證180指數是在上證30指數的基礎上編制的,其設立初衷是為了引導一種價值投資的理念,使投資者摒棄當時盛行的惡炒莊股和虛假資産重組股,從其最初的成份股中可以看到第三産業為主,第二産業次之,第一産業最少,入選個股中採掘業、電力煤氣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和信息文化業佔據很強的優勢。在經歷了首日輝煌之後該指數市場作用逐漸淡化,實際意義也越來越小。
2004年1月2日發佈的從上證180指數中蛻變而來的上證50指數似乎更具有一種競爭意識和功利意識。此外2003年開始在中國新一輪固定投資熱潮的推動下,第一産業和第二産業出現迅猛發展,此時的上證50指數在編制的方式上明顯向這類股票傾斜,具有濃重的大藍籌特色。隨著宏觀調控帶來的系統性風險的增加,該指數雖然規避了非系統性風險,但是集中行業優勢選股的弊端也開始顯現,行業系統性風險對上證50指數走勢的影響尤為明顯,如2004年年內的汽車、銀行、鋼鐵等行業的波動均引起上證50指數的大幅波動。
此次滬深300指數是滬深兩個市場首次聯合發佈的覆蓋 A股市場的指數形式,其目的雖然也包括為市場産品創新提供條件等,但是我們明顯感覺到其推出的目的從上證180指數和上證50指數的引導市場投資理念轉變為更加真實地反映市場表現,反映市場主流投資的收益情況。筆者認為這是指數編制者從原來的主觀意識為先開始轉變到目前的客觀事實為先,因為指數的實際效用就是最好地體現當前市場市場特徵,而非引導未來市場的投資方向,因此從這意義上看是進了一大步。所以在滬深300指數的編制方式上更注重流動市值的覆蓋率、流動性特徵、與現有市場指數相關性以及業績優質股票等方面。
由此看來,無論從投資理念還是股票集中度看,對滬深300指數的市場操控能力相對上證180指數和上證50指數都要弱,不具備明顯的齊漲齊跌特徵。
發佈背景不同
相對1997年的上證180指數和2004年的上證50指數,目前的滬深300指數具有明顯的誕生市場背景"缺陷"。2002年的上證180指數發佈市場背景是"6.24"行情,在活躍的市場氣氛中上證180指數上市首日跳空高開。2004年的上證50指數發佈市場背景是價值投資理念盛行的階段,恰逢鋼鐵、石化、汽車等5朵金花的局部大牛市行情,集中反映這些行業個股走勢的上證50指數可謂風光一時,發佈首日指數漲幅達到4.88%,其後又連續上漲了3個交易日,1個月內指數上漲近15%。而今天發佈的滬深300指數卻誕生在低迷市道中,上證綜指創出6年來的歷史新低,同時預期中的宏觀調控壓力以及市場擴容壓力等不確定因素較多,因此對滬深300指數首日表現期望過高是不現實的。從目前看,覆蓋市場大部分流通市值的滬深300指數將與綜指保持較高的走勢相關性,反映市場的綜合表現,而不會成為決定市場未來走勢的轉捩點。
未來表現展望
滬深300指數的最終目的之一是作為 A股市場指數期貨産品的標的,筆者認為該指數從市場長期發展的層面看,對構建一個更為成熟、完善和規範的市場機制是有利的,在此基礎上將吸引更多的保險資金、社保基金以及QFII等機構投資者的參與,因此,從長期看滬深300指數的表現將取決於金融投資品種的開發。從短期看,一方面由於指數期貨等金融衍生品種的推出還有待時日,因此滬深300指數近期不會成為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積極儲備的投資對象,另一方面其中大部分個股集中在績優藍籌股中,已經是各大機構投資者集中持有的股票,因此其走勢將更加體現宏觀面和政策面的影響,對投機資金的衝擊反應較小。所以在近期投機資金頻頻偷襲超跌低價股的市場氛圍中,預計滬深300指數走勢更具平穩特徵。
本版作者聲明:在本機構、本人所知情的範圍內,本機構、本人以及財産上的利害關係人與所評價的證券沒有利害關係。
本版文章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文責自負。讀者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編:劉科研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