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03年5月瑞銀和野村證券成為首批QFII為標誌,我國的QFII制度也已經運行了近三年時間。在這三年期間,滬綜指最高曾衝至1783點,而最低則見到998點。與股市起落相伴,圍繞著QFII的各種爭議也是不斷。而當人民幣匯率問題介入其中時,這種爭議更是顯得剪不斷、理還亂。
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隨著QFII規模的壯大,其對A股市場的影響也在日益上升。而近期,伴隨著新老劃斷三步走消息而來的是QFII的快速擴容。很顯然,QFII的擴容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被管理層視為穩定市場、穩定投資者信心的一個重要手段,這已經體現出了QFII在A股市場上的影響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有必要對QFII的現狀做一個全面解讀。
隨著上周耶魯大學獲批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格,我國的QFII隊伍已擴容至40家,獲批的投資額度也達到了63.2億美元。
3年獲批500億
2003年5月23日,瑞銀和野村證券經證監會批准成為首批QFII資格獲得者,6月6日,國家外管局批准了瑞銀3億美元和野村證券5000萬美元的投資額度,7月9日,瑞銀高調撒下了投資A股的第一單,寶鋼等四隻股票成為投資目標。2003年共有12家境外機構獲得QFII資格,幾乎每個月都有新的QFII被批准,獲外管局批准的投資額度為13.5億美元。2004年一季度,在QFII進入國內究竟所為何來的爭議聲中,新批QFII一度陷入停頓,整個一季度沒有新的QFII被批准。但短暫的停頓後,4月份開始,新批QFII重新起步,直到2005年4月份在高盛公司獲准增加1億美元的投資額度後,40億美元的投資額度被全部用完,新批QFII也暫時停頓下來。2005年7月份,QFII額度新增了60億美元,總額增加至100億美元。截止到上周,QFII的規模已增加至40家,其中36家獲得投資額度,QFII獲批的投資總額度也達到63.2億美元,按當前的匯率計算,約合506億元人民幣。
根據證監會和央行聯合頒布《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QFII的資金額度最低為5000萬美元,最高為8億美元。目前獲批額度最高的為瑞銀,達到了8億美元的上限。雖然多數QFII都在排隊申請投資額度,但也有QFII曾被削減過投資額度。2004年2月,由於未能在額度獲批後三個月內足額匯入本金,荷蘭銀行的投資額度被從1億美元削減至5000萬美元。但其後該機構又兩次申請增加投資額度,目前總的投資額度為1.75億美元。
由於QFII無須披露投資組合的詳細情況,這500多億資金究竟有多少進入股市不得而知,但根據上市公司已經披露的2005年年報和今年的一季報來看,隨著A股市場的逐步走好,QFII入市的資金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獲批進程各不相同
由於QFII資格由證監會審批,而投資額度和QFII人民幣特殊賬戶的開立由外管局審批,從獲得QFII資格到真正入市往往有一個過程,從過去的情況來看,不同的QFII完成這一過程所需時間各不相同。
多數QFII從資格獲批到獲得投資額度大約需要1到2個月的時間,如首批獲得QFII資格的瑞銀和野村證券在獲得QFII資格1個月內就拿到了投資額度並開立A股投資賬戶,並在獲得QFII資格後2個月內就進入A股市場操作。但也有部分QFII從獲得資格到真正入市操作要經歷較長時間。如高盛國際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在2005年5月9日就獲得QFII資格,但直到當年11月份其投資額度才獲得批准,而其QFII人民幣特殊賬戶直到今年的4月11日才獲准開立。從獲得QFII資格到真正能入市操作差不多需要一年時間。而鄧普頓資産管理有限公司2004年9月就獲得了QFII資格,但直到目前都未獲得投資額度。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有關解釋,在批准QFII投資額度時,對以下機構予以優先考慮:一是養老基金、保險資金和共同基金等中長期投資者;二是主要以自有資金和發起基金募集資金進行投資的;三是對我國股票市場及相關産品的投資比重較大的;四是投資活躍、表現良好的。
分析人士指出,不同QFII獲批進程的不同,一是取決於QFII申請額度和入市的積極性,另外也取決於外管局對於相關QFII進入國內目的的審查。
QFII積極效應漸得肯定
隨著QFII進入A股市場,相關爭議也隨之而起。但隨著去年A股市場股權分置啟動以及近來市場的好轉,市場對於QFII作用的認識也逐漸傾向積極。
圍繞QFII的爭議主要有兩點:一是其進來的目的,二是A股市場是否被QFII抄了底。與QFII進入國內進程相伴隨的是人民幣匯率問題升溫的過程,由此就産生了QFII進入國內是真正為了投資A股市場還是瞄準了人民幣升值的爭議。而這一爭議又因為前期部分QFII進入國內後銀行存款比例過高而達到了白熱化。另外一種擔心是QFII在A股市場最低迷時進來是否抄了A股的大底。
前者由於人民幣升值議題至今高燒不退依然糾纏不清,但隨著QFII入市積極性的增加逐漸得到緩解。而對於後者,QFII抄了A股大底卻被認為已成事實,但部分基金經理卻認為討論這一話題毫無意義。在部分基金經理看來,雖然QFII抄了A股的底,但抄底的卻並非只有QFII,部分去年以來就看好A股而重倉操作的基金和其他國內投資者也抄了A股的底,因此並不能因QFII在A股最低迷時進入就大加鞭撻,而更應該佩服其獨到的投資眼光。
無論圍繞QFII的爭議還會持續多久,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QFII給A股市場帶來的積極效應已得到了普遍認同。其國際化的投資視野、緊盯基本面的長期投資策略在深化了價值投資理念的同時,也讓經歷了長期熊市的國內投資者重新認識到了A股市場的投資價值。起碼從管理層對QFII審批的進度來看,其已被視為穩定A股市場的一股重要力量。(徐建華)
責編:劉子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