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消息:今年春節聯歡晚會是玩“假唱”還是“真唱”?綜合各方面情況分析,迄今為止並沒有發現春晚讓演員“真唱”的跡象,耐人尋味的是,似乎是為了給“假唱”尋找一個理論基礎,猴年春晚導演袁德旺早在一個多月前就重新定義了“假唱”,很有點翻案的意思。
春節晚會“假唱”問題,曾經被不少人口誅筆伐,往年春晚也有膽大導演祭出“真唱”的牌子,並以此為賣點大力渲染,但效果卻差強人意,不僅害得許多大牌演員現場露怯,更讓本來美輪美奐的音像效果打了折扣,因此,近年春晚籌備過程中,關於是否“真唱”一直存在較大分歧,這次也不例外。不過,老導演袁德旺畢竟姜是老的辣,他一開始就不陷入“真唱還是假唱”的爭論,而是釜底抽薪,重新定義“假唱”二字,從根子上給“假唱”翻了案。他曾説過:“真唱與假唱有質的區別,凡是由自己唱的在節目中用還音對口型之方式進行演唱的,均是真唱。由於事先是錄好音的,播出的藝術效果會讓收看的人感覺比較好。這不是假唱,假唱的概念是別人替你演唱。由你出圖象,這才叫假唱。演唱會性質的電視節目是不允許還音對口型的。”其言外之意,在猴年春節聯歡晚會上,“假唱”非常正常,是必然選擇。
每年春晚審查過程中,斃來斃去的語言類節目總顯得異常熱鬧,尤其到了元旦前後,大多數小品相聲都浮出水面,包括趙本山、黃宏、馮鞏等語言類節目大腕都不再藏著掖著,都開始最後衝刺,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斃節目的“槍聲”就更顯得驚心動魄。而對於選擇節目的標準,袁德旺總結出了12個字,他曾表示:“我期望的春節晚會是既有聯歡性,又有藝術性。聯歡是作為一種手段,一種氛圍,而藝術性應該是最重要的。比如,在小品節目中,我們期望的作品要實現12個字的標準,就是:講主題,更要笑,需動情,不能鬧。具備這12個字的作品才是春節晚會樣式的語言類節目。您想想,這多難哪!細化起來講,主題不明確,或者是灰色的脫離生活的,再多麼搞笑也不能用。主題好,沒有笑點的那叫投機取巧。虛假動情,那叫愚蠢。一通亂鬧,靠形體外形肢體語言誘發笑聲的,很有可能走入低俗、乏味、無趣。但是現在要想搞出主題立意好藝術性強的作品談何容易。我們的很多演員也在‘兩手抓’,一手抓春節晚會,一手在抓‘有約在先’,正在拍攝的影視作品。他們的辛苦我知道,我的苦衷他們也明了。我們都面臨著電視觀眾的‘審判’。”
另據記者了解,除了已經露出冰山一角的相聲小品節目之外,以“抗擊非典”為主題的相聲小品節目一直沒有曝光,據來自導演組內部的可靠消息,這個節目和趙本山、黃宏、馮鞏的節目一樣,屬於春晚必保對象。袁德旺曾表示:“關於抗擊非典的作品,春節晚會是一定會有所反映的。因為2003年的非典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身上都留下了非常清晰的心理痕跡,那時的恐慌、懼怕,以及到後來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直至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對疫區的雙解除,令人難忘。我們不能回避這一極為敏感的,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個月時間所發生的這一事件。這一話題確實很沉重,但同樣抗擊非典之後的喜悅和歡樂也非常令全國人民開心,這種開心到‘神州五號’發射成功曾經達到過沸點。抗擊非典和‘神州五號’發射成功是中華民族更加感受到了自己越來越成熟、越自信、越自豪的心態,對於抗非典作品我們試圖用一種樂觀的手段來描述那悲情的故事的技法來完成。”
責編:回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