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 這個中秋這麼過


  有人出門在外對節日格外敏感,也有人反倒沒有了感覺,因為離開了與那節日相關的很多細節。我屬於後者。儘管昨天在流水帳裏已經叮囑了自己今天是中秋,可一覺睡過,昨晚自己寫的話都丟到了腦後。直到早上在飯廳聽見有同事議論月餅的事情,才又想起來。

  飯店餐廳早餐的截止時間是8:30。8:28分衝到裏面,各種食品已經見底兒了,弄了塊果醬包,一片炸麵包片,兩片火腿腸,一隻煮雞蛋,外加一杯清咖啡,混了個大半飽。

  9:15上班車,奔IBC。據説韓國的中秋節相當於中國的春節,所以要全民放假。連IBC也不例外,只有門口守着幾個保安人員,其他地方空空如也。原打算辦理證件,也因為過節的原因,制證處下午才開門。   好在門衛認可我們還沒有加蓋特殊防偽印簽的記者證,這才進了IBC。跟5月份的世界盃相似,釜山的IBC也是設在一座會展中心裏。面積巨大的展廳,分隔成大大小小的房間,提供給各國有報道權的媒體使用。CCTV租用的辦公區域有700平米,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境外報道工作間。裏面已經按要求分隔出了不同的功能區:辦公區、編輯區、播出區、配音機房、演播室……等等。我們跟一群外地游客一樣在各部位來回參觀,東張西望。程主任站在虛擬演播室裏跟幾個年輕同志“憶苦思甜”:“我們92年去報道巴塞羅那奧運會的時候啊,沒有單獨租工作間,跟一家香港電視臺擠在一個房間裏面,也就這演播室大小。臺長來,都只能坐在過道裏辦公啊……”年輕同志笑着聽程老師的歷史講座,眼神有點茫然,估計是想象不出來兩個電視臺如何擠在一間屋子裏幹活的。

  技術同志們安裝設備,忙得特充實。怕自己礙了人家手腳,便溜到一個角落給朋友打電話,通報我的新電話號碼。朋友從手機上看見我的號碼,均深感疑惑:“你不是説20號就去釜山了嗎?怎麼還在北京啊?”“哈哈,這是高科技啊,我們安裝的電話跟北京的市內電話是一樣的。你要是給我打啊,也跟撥北京市內電話是一樣的啦。”“怎麼個技術啊?”朋友充滿了求知慾望。可我這個科盲是只知其然根本不知其所以然,呵呵。   電話打到半截兒,後面有人拍我肩膀,通知開會。工作間門外就是休息大廳,角落放了幾隻沙發。專題負責人張偉(我們叫他張指,指揮的指)主持會議,主要討論這兩天的拍攝計劃,好為比賽開始之前的亞運會專題做準備。根據張指指示,我在進行談話節目先期籌備的同時,也要擔起記者的老本行,跟着他拍片子去。好説。

  開完會,開始無聊。悶坐了一會兒,瞅見別人讓出了休息大廳裏僅有的兩台能上網的電腦中的一台,趕緊坐了過去。這通網上溜達啊,直到同事叫我一起去吃飯。一問,“餐廳們”因為放假基本都不開門,旁邊只有麥當勞——這是我只有在無奈之下才會去吃的一種食物。不去麥當勞,我吃,吃……周到的張指帶着月餅呢。蓮蓉蛋黃兒和棗泥兒蛋黃兒的,一氣兒吃了仨。好了,不餓了。   接着在網上溜達了一會兒,一看表,制證處應該開門了。遂問清了路,出了IBC,進了旁邊一頂白色的大帳篷。很快,一份加了防偽標誌的亞運會記者證就挂在胸前了。我跟韓國工作人員用上次世界盃學會的韓國話説“謝謝”——卡,馬,薩,哈,米,達……人家沒什麼反應。旁邊的工程師馬姐姐疑惑的問:“你説得對嗎?”“可能是我聲音不夠大,人家專心工作沒聽見吧。”這句韓國“謝謝”我世界盃的時候不知道用過多少遍,還能有錯?於是,加大聲音,又説了一遍。呵呵,幹活的韓國小夥果然抬頭了,還靦腆一笑。出門的時候,大家嘴裏都嘟嘟囔囔的,聽吧,全在復習韓國話的“謝謝”呢。

  有了經過確認的證件,大搖大擺回到IBC。鬱導、李冰等幾位要在亞運會報道中擔當導演的同志,坐在一起繼續研究播出方案。賽事轉播啦,新聞啦,專題啦,廣告啦,片花啦,演播室對話啦……種種環節都要精確到分秒的。這個工作他們已經做了一個多月了。因為組委會給出的項目安排和公用信號安排不甚清楚,或者不斷更改,使得他們也要一再的改動計劃。而且,播出方案還必須考慮到項目特點,比如像排球等項目,比賽時間長短無法事先預知,就得做好多種準備:短了,拿什麼節目去補;長了,如何既保證比賽轉播的完整又不影響後面比賽的播出……還有更細節的考慮,比如某項比賽結束後到發獎儀式之間,要根據間隔時間的長短,考慮是用評論席過渡,還是回到主演播室過渡,等等。   導演們在圍着一張大桌子撓頭,我選了張小桌彌補因為我的粗心而造成的錯誤——把那份奮鬥了兩夜才整理出來卻最終被我忘在了北京的“亞運會每日金牌項目分佈和産生時間”再重新整理一遍。上次的那張表,依據的是一個多月前組委會提供的信息。今天做整理,用的是早上剛從IBC服務台拿到的最新資料。發現,有一些項目的比賽時間又做了變動。這倒不要緊,有問題的地方在於資料中有一些信息是相互矛盾的。比如,10月7日的田徑比賽,總表上的金牌數是4,但具體項目安排表上卻顯示這天要進行5個項目的決賽。哪一個是對的呢?打個問號,存疑,過後要去問明白。

  傍晚6點,乘車回住處,立即投入烹調工作。張指約了幾個屋的同事,每屋貢獻一兩個菜,拿到一起共享,一起過個異鄉的中秋節。昨天我們提前燒好的放在冰箱裏的牛肉派上了用場,分別被加工成了土豆燒牛肉和洋蔥炒牛肉。到丁小胖那兒要了一碗他昨天從超市買回的大米,用房間裏配的電飯鍋煮熟,跟雞蛋、榨菜末兒配在一起,變成一鍋香香的炒飯。又用白菜、雞蛋、紫菜做了一鍋湯。端到聚會的房間,桌子上已經被大家的作品裝點得五花八門了。大概有十個人吧,開了一瓶酒,碰杯,開吃……除了我們的美味佳肴,還有紅燒肉、韭菜炒雞蛋、芹菜肉絲、川味雞塊,等等等等。真是香啊!

  越往後面,比賽越來越近,活兒會越來越多,這樣的集體大餐的機會就越來越少了。抓緊時間。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