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 像勤快的蜜蜂一樣過節
  沒意識到今天是節日。直到,收到朋友的祝福短語。呵呵,三八節,世界上全體女性的節日!收到這條節日祝福的時候,這個過節的同志正戴著一雙橡皮手套從事家務勞動,額頭上都出了毛毛汗。此情此景,不如,把這節日,改成勞動婦女節好了。
  吃完自己炮製的簡單而營養的午餐,去辦公室。大禮拜六的,辦公室裏居然還有另外兩個同事。
寫了點東西,成都電視臺的同行來了。盧山編導,以前也是體育記者,去年還作為嘉賓參加過我們的節目,現在,改做新聞評論節目的編導了。這次來北京,他們做了不少的採訪,關於成都的城市風格。我這個生在成都,又在那個城市長到十八歲的北京移民,也被盧山編導當作了採訪對象。
  在成都的十八年,因為小,因為視野的單一,還不懂得要調動感性和理性去打量自己身處其間的這個城市。後來,離開了成都,再後來,又去了很多的城市,不自覺的比較,開始讓我對那座生活過十八年的城市有了主動的感知和發現。喜歡成都,喜歡她的平易和親近,喜歡她的細緻和靈秀,喜歡充斥其間的俗世的細碎快樂。傳統和地緣,決定了她的特點,她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成為像北京像上海那樣的都市。更加富足,不等於要用摩天大樓作為裝扮;更加繁榮,也不等於要用霓虹燈彩去置換婉約安詳的街巷。在我的希望中,成都該是一座讓人因為舒適而留戀忘返的城市。而她的舒適,來自於美食,來自於茶館,來自於成都人與生俱來的從容,與生俱來的享受生活細節的本領。
採訪完,跟盧山又聊了一會兒成都。心底,對那座城市的惦記,清晰而誘惑。快兩年了吧?沒有回去。聽説府南河邊,添了不少茶館。喝著清茶,聊著天兒,看對岸的房屋籠在輕薄的水霧中,會是怎樣一種可心的情調呢?
送走盧山,接著上路,後面,有一堂擊劍課在等著我。星期六,路卻出人意料的堵,平時20分鐘的車程,竟然花了40分鐘。
  教練要到外地比賽去了,業餘劍客會有很長一段時間不能得到教練的悉心指導了。所以,這堂擊劍課,必須很認真的。但是,認真,並不能改變業餘劍客的業餘和笨拙。那些個動作,由教練示範出來,是那麼的漂亮,移植到學員身上,就怎麼看怎麼不是那麼回事了。業餘劍客是個好面子的人,努力照葫蘆畫瓢,手腳齊上陣,累得呼呼直喘。教練送給隊員的兩筒蘋果汁,都變成汗水出來了。
  坐到晚餐的桌邊,教練和學員的身份就改變了,變成兩個好朋友。就著肥牛、土豆片、金針菇、白菜葉兒……探討人生話題。不同的職業,不同的經歷,對生活的看法,卻可以共鳴。即便看法不一,也可以相互報以微微的一笑。朋友,大抵就是這樣的吧。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