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體育今日談:倫敦緣何勝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07日 21:15 來源:CCTV.com

  朱虹:昨天,相信很多的觀眾都看了我臺現場直播的2012年奧運會舉辦權的確定過程,尤其是在最後的投票階段,那真是一個緊張的時刻。

  文棟:這種緊張時刻4年前我們也同樣有過,現在我們能坦然地慶倖自己的幸運,同時也對那些落選者充滿了惋惜。

  吳為:正因為我們是曾經的親歷者,我們才會感同身受,我們經歷過成功,所以我們能夠感受到倫敦的欣喜若狂;我們更經歷過失敗,所以我們更能了解巴黎,以及其他三個城市的痛苦。從申辦的次數上説,北京比巴黎要幸運,我們在第二次就獲得了成功,而巴黎,近20年來,這已經是他們第三次申請了,最後仍然是一個痛苦的結局。正如奧委會主席羅格先生所認為的那樣,奧運會舉辦權的競爭不像體育比賽有金銀銅牌,它只有唯一的一塊金牌。

  昨天,對於參加投票的奧委會的委員們來説,最終確定由誰來舉辦2012年奧運會是艱難的,甚至可以説是痛苦的,因為選擇了一個,也就意味著放棄了四個,而這四個城市都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大都市,誰和誰比,也沒有説存在明顯的劣勢。對於奧委會來説,這種選擇儘管艱難而且痛苦,但這是一種幸福的痛苦,它要做的不過是好中挑好,而在20多年前,它的苦惱還是,誰會來為我們承辦奧運會呢,那種痛苦才是真正的痛苦。

  昨天的競爭正像很多人事前預料的那樣,不到最後一輪,也就是第四輪,不會分出結果。最後演變成巴黎和倫敦的決戰也不出行家的預料。我看到報道説羅格主席事前説最終的票額差距不會超過6個,而最終結果是:倫敦54票,巴黎50票,倫敦領先4票勝出。這説明羅格先生對於投票的走勢,基本上還是心中有譜的。

  巴黎的落敗讓很多人都覺得惋惜,因為她是最被看好的城市,無論從各個方面,巴黎都下足了工夫,而且有著豐富的申辦經驗,其申辦報告也深得奧委會委員們賞識。那麼,她怎麼會落敗呢,或者,換句話説,倫敦是怎麼贏的呢,為此,我們先和現在仍在新加坡的記者羅宏濤連線,聽聽她是如何説的。

  正像羅宏濤所表達的,倫敦在後程的發力,從結果上看,顯然更實用了。英國路透社評出了倫敦獲勝的幾大理由,這其中,首相布萊爾的斡旋排在了第二位,實際上,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人物就是英國的安妮公主,她可並不僅僅只是一個英國的招牌,本身就是奧委會委員的安妮公主,在奧委會的影響力往大了説,甚至能夠達到當初薩馬蘭奇的水平。另外的理由,沿用路透社提到的一個詞語,就是英聯邦,路透社在倫敦獲勝的理由裏説,是因為2002年曼徹斯特成功舉辦了英聯邦運動會,但我想,與其説是英聯邦運動會的成功,倒不如説是英聯邦的成功。在現今的世界,只要具備點基礎世界知識的人都知道,英語國家,或者説英語文化所及,對這個世界仍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昨天紐約落敗後,投向紐約的票轉而投向倫敦是可以預料的。而巴黎呢,馬德里落敗後的票儘管轉投巴黎不少,但可能還不足以抗衡英聯邦。並不是説要為巴黎叫屈,其實無論是巴黎還是倫敦,選擇誰都可能是正確的決定,只是人們往往會同情失敗者。巴黎這次失敗了,我們可以簡單為她以後的再次申辦算算日子: 2016年,奧運會再次在歐洲舉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2020年呢?從地域上來説,非洲和南美洲可能性最大,因為這兩個洲還從來沒有舉辦過奧運會,那時甚至亞洲的可能性也比巴黎大,因為那時奧運會和亞洲又兩次擦肩而過了,日本、韓國、印度肯定會想方設法抓住機遇。那巴黎呢,看來最早也是2024年了,距離今年是19年,假如法國球星帕克今年結婚生子,那時他的孩子也該上大學了,呵呵。這是今天的《體育今日談》,稍後請看《體育故事》。

責編:宋璐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