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央視國際網絡記者張清春撫仙 |
|
|
|
|
|
湖報道)看了這個題目,大家不要過分驚奇,這裡説的“外星人”就是此次撫仙湖水下考古直播的水下出鏡主持人黃海波和攝像王崴,兩個帥帥的小夥子穿上潛水服,戴上頭盔,簡直就是兩個活脫脫的“外星人”。
為了增強此次直播的真切感和現場感,主持人黃海波和攝像王崴將潛入湖底在那裏發回現場報道,通過他們的眼睛和鏡頭,觀眾們將最近距離地“觸摸”水下古城,切實感受滄海桑田的千古變遷。
記者在隨同他們去適應訓練的時候,看到了這兩個“外星人”的奇特裝束,他們的潛水服是由特製橡膠、中間夾有海綿的東西製成的。頭上要戴上特製的頭盔,光這個頭盔就有2.5公斤重,加上潛水服、背負的氣罐、以及幫助增加下潛重量的3公斤“壓鉛”,一共有20幾公斤。戴上頭盔後整個臉都幾乎全部遮住,很難辨認出到底是誰。一同來到船上的總主持人敬一丹笑稱憑藉這身“裝束”,黃海波和王崴將分別榮膺本年度“最酷主持人”和“最酷攝像師”的稱號。
不了解情況的人可能會以為潛入水下是一件非常刺激有趣的事,但實際上他們的工作更多的是勞累和艱辛。
首先,他們需要接受專業的淺水訓練,在來撫仙湖之前他們已經在青島進行了為期10天的“速成”淺水訓練。在這短短10天的時間裏,他們要完成新兵3個月的訓練內容,因為時間短,主要訓練的內容集中在潛水技巧和基本的水下作業注意事項方面,而體能訓練等需要長時間積累的內容則作了相應的削減。但一項不可缺少的體能訓練就是腿部力量鍛煉,因為在水下需要不停地踩水以保持身體的平衡和位置的把握。因此他們每天要穿着蹼在訓練池裏練習踩水和腿部擺動,每天下來以後腿都會又酸又疼,腳還經常被磨出血泡甚至磨破。
在到達撫仙湖以後的這一週時間裏,他們仍然要每天進行適應性的潛水訓練,每次下水約20分鐘,每天兩次,最深要下潛到接近20米的地方,在直播當天他們一共要潛入水中4次,共計四五十分鐘左右。據黃海波介紹,他們在水下最大的危險有兩點:一是方向不好找,碰到湖底時,淤泥便四處漂散,極為渾濁,有時會出現相互走散找不到對方的情況;再有就是他們身上要連有呼吸管、音頻視頻線、定位繩等諸多的線,此外還有錨鏈、廢舊的漁網等,而這些東西一旦絞在一起將很難脫身。黃海波強調説,其實最大的危險還是來自於自己,因為缺乏潛水經驗,許多在專業潛水人員看來輕而易舉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説卻要經過很大的努力,有時完全要靠自己的瞬間判斷,這是在短期內無法迅速解決的問題。
潛水本身就有一定的危險性存在,更加上撫仙湖屬於高原湖泊,空氣稀薄,使得水下和水面之間壓力反差加大,如果掌握不好上升的速度,容易發生水下氮氣不能完全排出體內,造成一種叫“氮飽和”的潛水病,其症狀就是身體的某個部位極度瘙癢,但又無從下手解決,往往會把皮膚撓破也無濟於事。
除去這些自然困難以外,在水下進行報道也存在一些無法回避的難題,例如在水下呼吸時,氣流穿過氣壓閥會發出分貝較高的聲音,這種聲音會超過説話的聲音,所以可能造成觀眾聽不清説的是什麼內容;另外氣泡的聲音也很大,可能會影響水下主持人和岸上導演和總主持人之間的交流,聽不清他們的指令,造成誤差。
而攝像王崴面臨的困難是目前使用的水下攝象機配重比較大,後部很沉,在水下很難控制平衡,但經過這一段時間的適應,已基本解決了這方面的問題。
儘管面臨着這麼多的難題,但是黃海波和王崴還是很有信心,他們説自己每一次下水都會發現很多讓他們驚異不已的東西,讓他們去不斷地思考。每想到這些東西在直播當天通過他們的報道,由湖底浮出水面,傳到衛星,最終展現在億萬觀眾的眼前,他們便會激動不已,於是滿懷激情地一次又一次投入到這神奇的水下世界中來。
困難很多,但是黃海波表示大家還是不要擔心他們的安全問題,因為劇組已經從各個方面充分考慮了會出現的各種情況,並做了相應的安排。他們每次下水都會有教練在身邊保護,並且在這一段時間裏通過向專業潛水員、考古隊員、教練等的不斷學習,他們的潛水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相信會順利地完成這次水下報道工作。
在問到他們是否意識到自己的這次水下報道開創了我國電視直播新的歷史時,他們總是一再“糾正”我的錯誤,黃海波説,不是我們兩個,是所有參與此次考古工作和直播報道的人共同創造了這個歷史,這其中包括我、包括你,也包括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