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藏見聞     美麗的西藏     西藏巨變      走近西藏    

從喇嘛到國家級醫學專家 --訪藏醫學家強巴赤列
  年逾古稀,雙目失明,本該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然而,藏醫學專家強巴赤列卻仍然忙碌。他不是在給研究生上課,就是去當地藏醫院出診,要麼就是在口授學術論著。
  “我現在最大的心願莫過於藏醫學能夠在新世紀中進一步發揚光大,造福于更多的人。”在拉薩市八廓街一處石頭砌成的藏式住宅裏,強巴赤列用藏語對記者侃侃而談。
  強巴赤列的老伴已經去世,兩名助手協助他工作,同時照料他的生活。
  今年72歲的強巴赤列出生於藏醫世家。他13歲時進拉薩哲蚌寺當喇嘛,同時向曾擔任過十三世達賴喇嘛首席保健醫師的欽繞諾布學習藏醫。
  在老師的嚴格要求下,小強巴赤列堅持每天黎明起床,祈禱、背誦、聽課、答辯,用整整9年時間學完了藏醫藏藥和藏語音學等藏醫必修課,打下了紮實的藏醫學專業基礎。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解放軍進駐西藏,作為藏醫師的強巴赤列對解放軍醫療隊的西醫診治方法産生了濃厚興趣。在同解放軍醫務人員進一步交往中,他逐步懂得了進化論、勞動創造世界等前所未聞的知識和道理,並開始接觸西醫理論。
  在1959年民主改革前,西藏實行封建農奴制,佔西藏總人口95%以上的農奴和普通農牧民根本無權就醫,藏醫主要為貴族、領主和上層喇嘛等少數人服務。強巴赤列説:“我當時既為窮人有病不能就醫感到難過,也為自己缺少實踐機會而感到苦惱。”
  民主改革以後,西藏人民當家做主,獲得了享受醫療保健的權利。強巴赤列終於有了用武之地,從一名喇嘛逐步成長為馳名中外的藏醫學專家。
  藏醫學是藏族人民在高寒缺氧的自然環境中,通過數千年豐富的生産和生活實踐,逐步積累而成的傳統醫學體系。實踐證明,藏醫藥在治療消化道系統、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疾病等方面有著獨特療效。但是,長期以來,藏醫一直被禁錮在寺廟之中,師傅帶徒弟不用教材,行醫不分專科,診斷僅憑經驗,不給病人建立檔案。
  強巴赤列率先向這些傳統做法發起了挑戰。他依據從西醫學來的科學理論,為西藏藏醫學校編寫了基礎學、生理學、診斷學、病理學等11門課程的教材。這套教材被公認為藏醫史上第一部用現代科學觀點系統描繪和總結藏醫奧秘的著作。
  他還引經據典,對《四部醫典》這部奠定藏醫學基礎理論體系的巨著提出了得到同行普遍認同的獨到見解:《四部醫典》的作者是藏醫學鼻祖宇妥雲登貢布,從而結束了對此書作者的歷史紛爭;《四部醫典》在總結藏族本土醫療經驗時,廣泛吸取和借鑒了中醫學、古印度醫學和古阿拉伯醫學的成果,所謂佛祖講授《四部醫典》純屬誤傳。
  為了這些成果,強巴赤列付出了巨大代價。由於長時間伏案研讀發黃的木刻書和蝌蚪般的藏文,他的雙目受到嚴重損害。
  強巴赤列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藏醫藥事業的振興之中。1980年,他以個人名義向當地政府遞交了一份發展藏醫藥的建議書,其中包括建立藏醫藏藥研究所、修建現代化藏藥廠、在西藏大學增設藏醫係等八項內容。
  “這些建議如今全都實現了,而且結果還超出了我的建議。”強巴赤列掐指列舉這些年發生在藏醫藥領域的巨大變化,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由於在挖掘、整理和發展藏醫藥學方面成就卓著,強巴赤列先後躋身於國家級醫療專家和“中國百名傑出科學家”行列,並曾當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他現任西藏藏醫學院名譽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