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藏見聞     美麗的西藏     西藏巨變      走近西藏    

中國報道:藏族傳統文化得到保護和發展
  主持人:西藏自治區位於中國版圖的西南部,面積120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氣候寒冷、空氣稀薄,素有世界屋脊和世界第三極之稱,西藏自治區是一個以藏族為主的、有200多萬人口的地區,自古以來這裡的人民創造了不同於其他民族的豐富燦爛的文化,形成了特殊的宗教信仰。西藏和平解放50年來,中國政府一貫堅持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高度重視藏族文化的保護和發展,特別是在80年代以後,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維修了西藏的一批寺廟和古建築,妥善保護了大批的文物,使西藏自治區成為一個極具民族特色的、吸引世人關注的地方。   

  新聞背景:5月的西藏雖然還不是最好的旅遊季節,然而海拔近4000米的古城拉薩已經迎來了大批的國內外遊客。這是兩個分別來自美國和英國的旅遊團,在瀏覽著名的布達拉宮,也們對西藏奇特的風情讚嘆不已。   

  美國遊客:這裡的美景比我想像得不知要好多少倍,真有一種美夢成真的感覺。   

  英國遊客:我來自英國,在英國學習,我讀了許多關於西藏的書,我的老師也給我講了一些東西,我的了解就這麼多,我知道得不多,但是我想儘量多了解一些,人們到了這兒,知道得就更多了。   

  西藏在人們心目中是一個遙遠的地方,這是在飛機上看到的青藏高原的地貌,西藏自治區就位於青藏高原的主體部分,岡底斯山脈和念青唐古拉山脈貫穿其中,區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11座,包括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著名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也在西藏自治區內,自治區內河流縱橫,高原湖泊遍佈其中,地貌特徵非常獨特,除了雪域高原之外,在西藏的林芝地區還有茂密的森林,林芝因此被稱為西藏的塞上江南。這些年西藏的交通發展了,人們到西藏的機會多了,對西藏有了更多的了解。吸引人們來到西藏的還有這一地區獨特的藏族文化,以藏傳佛教為主體,具有濃郁的宗教色彩是西藏文化的特徵,在西藏隨處可見神秘莊嚴、重重疊疊、規模宏大的寺廟建築,藏族人基本上信奉的是藏傳佛教。   

  乃瓊村的平措一家有八口人,四代人住在藏式建築的小院裏,他們還保持著吃糌粑、喝酥油茶的傳統生活習慣。這是一般藏族人家裏都懸挂的色彩鮮艷的唐卡,平措像大多數老年人一樣,每天早晨早早地起來做佛事。   

  西藏拉薩市乃瓊村居民 平措:我們一般早晨起來先把手、臉洗乾淨,然後進行供物、點香、供水,這是我們藏族的習慣,這個習慣一直沒變,以前是這樣,現在仍然是這樣。   

  説起藏族文化最豐富的體現就要數位於大昭寺周圍的這條叫巴廓街的步行街了,它是圍繞著大昭寺轉寺而形成的古老的集市,走進巴廓街就像走進了西藏的歷史,這裡聚集了西藏和來自印度、尼泊爾的藏族手工藝品商人,貨攤上有轉經筒、各式手鐲、藏式銀器等手工藝品,還有藏族女裝中常見的有特色的班甸,在巴廓街還有許多唐卡店,唐卡是藏族的一種傳統的卷軸畫,內容大多和佛教故事有關,據畫師介紹,畫一幅精緻的唐卡要花45天的時間。   

  次仁多傑先生在這條街上賣木制的藏式餐具已經有12年了,他的碗很受各大寺院僧侶們的歡迎。   

  西藏拉薩市巴廓街藏族攤主 次仁多傑:這些碗是我們藏族人吃糌粑用的,都用這種碗吃飯、喝茶,用這種碗已經有很長的歷史。   

  據介紹,巴廓街每天的客流量有四五萬人,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和當地人匯聚在這裡,這條街成為人們了解藏族文化的一個非常形象的窗口。   

  記者:除了八角街這條著名的街道以外,在八角周圍還有許多引人注目的據有藏族民族特色的老房子,90年代以後這些老房子成為政府重點保護的對象。   

  這座叫拉讓寧巴的典型藏式老院子據説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院落窗戶的樣式以及樓梯的石板都足以證明它年代的久遠,這間精美的房間據説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克巴曾經居住過的地方,現在這座老院子裏住了20多戶普通人家。1997年拉薩市把這裡確定為文物保護單位,並撥款進行了維修。   

  西藏拉薩市巴廓街居委會負責人 次成:97年到98年拉薩市文物局把這個院子定為文物保護單位,到了99年這個院子維修就花了將近60萬,墻、柱子、房子裏面的壁畫都維修得很好。   

  像拉讓寧巴這樣的老房子在拉薩市的老城區有上百座,拉薩市政府對它們進行了妥善的保護,在大昭市被列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産的同時,這些藏式老建築也一併成為其中的一部分,受到了全世界的保護。   

  和大昭寺遙相呼應的雄偉建築就是著名的布達拉宮了,布達拉宮興建於1300多年前,座落在拉薩市的紅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宮殿,被視為是西藏的象徵。布達拉宮歷經多次擴建、重建和維修,形成了現在富麗堂皇、蜿蜒巍峨的建築規模,它代表有了西藏的建築成就,是西藏人民心中神聖的天堂。   

  布達拉宮作為五世達賴以後歷代達賴喇嘛居住和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除了收藏達賴喇嘛的金制靈塔等大量極其珍貴的文物之外,還是西藏自治區作為中國不可分割領土的見證。在布達拉宮的西大殿上懸挂的這一塊匾額上面永年初第四個字是由清朝乾隆皇帝寫的,西大殿墻壁上還繪有五世達賴應召進京被順治皇帝應召並策封的情景,許多文物表明了西藏在元朝的時候就正式成為中央政府一個轄區的歷史事實。   

  1989年中國政府投資5600萬元對布達拉宮進行了第一次維修,這次維修的主要內容是搶險加固,西藏和內地許多人都參與了這一宏偉的工程,一期維修共歷時15年,1994年布達拉宮維修全面峻工,按照整舊如舊的原則,布達拉宮在保持原樣的基礎上更加絢麗多彩了。   

  這是布達拉宮最大的大殿西大殿,有40多根柱子,維修的時候頂層全部進行了更換,地板也重新打過蠟,原來危險破舊的情形再也不見了,據説維修後的布達拉宮將至少保持300年,而中國政府撥款6000萬的二期維修,也就是對山體的加固維修也已經排上了日程。   

  除了對布達拉宮建築進行保護之外,布達拉宮的文物保護也受到了高度重視。從91年開始,工作人員們便開始對文物進行整理登記,據專家介紹,布達拉宮有文物7萬多件,現在80%已經登記清楚,而這些登記都採用的是藏漢兩種文字來書寫的,工作量非常大。這是五世達賴的靈塔,靈塔上鑲有近2萬顆珠寶,每一顆珠寶都要登記清楚。   

  西藏布達拉宮管理處研究館館員 達瓦次仁:這個是第五世達賴喇嘛的靈塔,上面鑲有一萬多顆將近兩萬顆珠寶,我們在文物保護的時候首先要建立檔案,每個寶物都要進行詳細的登記,就是它的質地是什麼、位置在什麼地方、有多大(等內容),所以整個來説這個工作量很大很大。這些玻璃是後來加的,包括前面這個防護欄都是原來沒有的,這是為了保護文物,過去就是直接可以跟人員接觸,現在加了玻璃防罩以後,就能夠比較有效地保護文物了。   

  文物中最珍貴的要數這些藏文典籍了,據介紹布達拉宮所藏經書典籍非常豐富,有1300多年來的圖書近10萬冊、2萬多種,內容涉及醫學、預算、哲學、佛教、詩歌等十多個學科,目前工作人員正在做緊張的整理。同仁土登老人今年68歲了,他已經在這裡做了24年的經書整理工作,他説這些經書都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他手上的這部經書是900年前的手寫體。藏文典籍中所用的藏紙是西藏出産的一種草根加工而成的,韌性好、抗腐爛,布達拉宮在對以前這些散放的典籍整理的同時,把經書進行了妥善的保存。   

  西藏布達拉宮管理處處長 強巴格桑:在這些方面國家投資了不少錢,舊社會也沒有這麼好的保存,在舊社會沒有這麼多櫃子,我們現在櫃子也做了,再有包經書的布也全部換了,以前沒有布包著。   

  據了解,八十年代以來西藏的一大批古建築物和寺廟包括大昭寺、扎什倫布寺、色拉寺等在內得到了維修,中央政府共為此撥款3億多元,西藏文化的豐富還在於西藏有歷史悠久的藏醫藥和藏文字。據介紹,藏醫藥是中華醫藥寶庫的一個重要分支,它對症準,尤其適合生活在高原上的西藏人民。奇正藏藥是林芝地區有名的藏藥生産公司,藥廠總經理阿旺旦增83年從西藏醫學院大學畢業之後,在林芝地區創辦了第一個藏藥廠,採訪他時他隨手給我們介紹了一種叫藏馬兜鈴的藏藥。   

  西藏林芝奇正藏藥廠總經理 阿旺旦增:這個藥藏語叫藏馬兜鈴,主要生長在西藏,西藏主要生長在林芝地區,它一般生長在海拔三四千米以上,主要用於治療乙肝等疾病,經過藏醫特殊理論泡製以後才能在臨床上使用。   

  為了發展藏藥,奇正藏藥集團在原來的基礎上投資4000多萬元,興建了無菌生産線,使傳統藏醫藥和現代科學技術得到了結合。目前奇正藏藥僅銷痛貼這一個品種的産值就達到了1.6億元,有幾個品種被列入國家中藥産品保護系列。   

  離開藏藥廠,隨著悅耳的讀書聲,記者來到林芝地區第一小學五年級一班的課堂,老師尼瑪正帶著學生們上藏語課,尼瑪老師也是來自牧區的一位藏族人。在林芝中等師範學校苦藏語文專業畢業以後來到這裡當藏語老師,他正在給學生們分析一篇課文。   

  西藏林芝地區第一小學五年級一班藏語老師 尼瑪:這篇課文用漢語來講的話是課間十分鐘,課間十分鐘這篇課文裏面主要寫的是兩個學生手腕比賽。   

  林芝地區第一小學有23個班,其中11個班實行這種藏漢雙語教學的方式,央金是班裏個頭較小的一位小女孩,她説她很願意學好藏文。   

  西藏林芝地區第一小學五年級一班學生 央金:因為我們是藏族人,所以要學藏語。   

  後來央金和她的小同學們為我們唱了一首藏語歌叫《母親的女兒》,她説這是藏族人祝福的歌,高興的時候都會唱。   

  記者: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56個民族之一的藏族,以其獨特的民族風情和悠久的歷史著稱於世,在努力發展西藏自治區經濟的同時,使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保持和發展其獨特的民族文化是中國政府一貫堅持的態度。《中國報道》記者薛愛民西藏報道。   

  主持人:為了使您對西藏自治區和平解放50年來的宗教政策和文化保護作進一步了解,記者還在古城拉薩採訪了西藏自治區副主席次仁卓嘎女士。   

  記者:西藏自治區是一個以藏族為主的地區,而藏族在宗教信仰上大部分信仰的是藏傳佛教,您作為一個藏族人,能不能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宗教信仰在藏族人的生活中佔有一個什麼樣的位置?   

  卓嘎:我覺得我們中華民族文化是56個民族長期在自然鬥爭中和現實生活中積累,然後構築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藏民族她是一個比較古老的民族,她也是長期的在現實生活中積累了不少的傳統文化,特別是在這裡面有民俗文化,有宗教文化,宗教文化是西藏的老百姓基本上他是信仰佛教,佛教這一項信仰的話它是一種怎麼説呢?從生下來以後老人們灌輸的一種信仰的東西,佛教現在老年人信仰宗教比較多,年輕人他由於上學,學習現代的科學知識,他逐步地淡薄了宗教的意識,怎麼樣去學科學、學技術,來代替信仰佛教的心理。   

  記者:我們知道西藏自治區和平解放以來,中國政府一直提倡的是宗教信仰自由,那麼這些自由體現在哪些方面?   

  卓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裏頭明確規定,宗教信仰是自由的,信教自由,不信教也自由,我們民族區域自治法裏面也明確規定,老百姓信仰宗教自由,任何一個政治觀點或者説他是民俗也好、階層也好,他信仰宗教是自由的,所以我們西藏一直是忠實地執行中央政府的政策和西藏自治區民族區域自治法裏頭的一些規定,所以允許老百姓自己信仰宗教,不信仰也自由,信仰也自由,當然話又説回來,利用宗教信仰來搞一些破壞活動,這個也是法律不允許的,憲法不允許的,民族區域自治法裏頭也規定,信仰者要遵循憲法,遵循民族區域自治法,不能利用信仰宗教來搞一些破壞活動,這個也是不允許的,所以我覺得我們西藏是整個老百姓你看到八角街、到布達拉宮,信仰宗教的人特別自由自在的,沒有什麼強制,更沒有政府去干涉什麼,有的像國外的一些新聞媒體,還有一些是在境外的流亡政府,達賴他們那一夥總覺得我們西藏沒有信仰自由,這個純屬於不符合事實,我們是藏族,我們出生在這個地方,生活在這裡,我們是最有發言權,現在國外有些媒體為了自己的生活,就可以把是非顛倒,本來根本不是這樣的,他就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宣傳西藏,偏激比較多,我覺得是比較偏激,所以這方面我覺得隨著改革開放,西藏對內對外加大開放的力度,有更多的外國朋友到西藏來實地看,他就知道,百聞不如一見,他就知道不是這樣,這個情況是有的。比方説有的外國團體到西藏來,開始他們也是比較偏激,總覺得我們中國政府對西藏實行了什麼限制,實際上一看八角街,一看布達拉宮,那麼多的群眾自願的在那裏信奉佛教,自願的點酥油燈,磕長頭,帶著偏激、帶著有色眼鏡的這些人到了西藏以後他的觀點也改變了,是不是,我覺得凡是有良知的看了以後,他就覺得情況不是這樣。   

  記者:卓嘎主席,剛才您接受我們採訪的時候一直用的是漢語,那您的漢語是什麼時候學的?   

  卓嘎:我這個漢語是55年參加工作,然後跟著咱們進藏的解放軍在醫院裏頭開始參加工作,然後邊工作邊學,然後到了56年,中央政府送了一大批的貧困農奴的孩子到內地學習,我也是其中的一個,就到內地去學漢語文、藏語文,然後回來以後光學漢語文還不夠,所以就學了一個專業,學的是醫療專業,就是當醫生,然後回來工作了一段時間,又到北京醫科大學進行深造、學習,回來以後一直在西藏工作,和平解放以前也有極個別的學校,也有一些是私塾學校,也有藏政府辦的幾所學校,但是這個學校學習的都是一些有錢人的孩子,像我們這些貧困農奴的孩子根本就沒有權利,尤其是女孩更沒有這個權利,舊政府有那麼一點點私塾和藏政府辦的學校,它的入學率也只不過就是2%,而我們現在整個西藏的農牧區的適齡兒童入學率就達到了85.37%,這就是一個很明顯的對比數字,老百姓不僅自己有權利,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還可以學習,國家花了很多的資金辦學,所以現在我們西藏的教育工作政府也是列入了優先發展的領域,目前在校學生大概是有32萬多,除了這個以外在內地15個省市辦了西藏班,所以教育工作我覺得是隨著文化的發展,人們改革開放的意識增強,隨著社會的進步,對教育重視程度也就逐步在提高,農牧民群眾非常願意把孩子送到學校學習。   

  記者:卓嘎主席,您剛才説您學的漢語,那麼您在日常生活中用漢語用得多一些還是用藏語用得多一些?   

  卓嘎:像我們藏族同志你想説漢語你就説漢語,你想説藏語的話我們就説藏語,一般情況下見到藏族人我們就説藏語,見到漢族人我們就説漢語,如果有的個別同志我們幹部裏頭也有些學的英語比較好,需要用英語的地方他也可以説幾句英語,所以這個沒有什麼干涉。   

  記者:主席,我們知道藏族的文物是非常豐富的,您能不能給我們總結一下藏族的文物它有哪些方面的特點?保護它有哪些方面的重要意義?   

  卓嘎:西藏的文物在全國來講是特殊的一種文物,我先介紹一下我們西藏的文物,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務院頒布了18個西藏自治區區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就是説列入國家的文物保護單位有18處,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作為自治區級的文物保護單位是有67處,這些都是完全受到了保護,這些文物包羅的內容特別多,歷史特別悠久的一些有瓷器文物、有玉佩文物、玉石的文物,還有刺繡文物,西藏不産絲,但是也説明一個問題,西藏現在保留的國家一級的文物裏頭刺繡的比例也比較多,這就説明西藏過去還不是封閉的,跟祖國內地、跟國際上還是很有交流的,這些玉佩,玉佩西藏自己可能有玉石可以生産,還有一些刺繡、瓷器,另外還有宗教的文化,還有各式各樣的佛像,就是佛尊,這種佛像有鍍金的、有鍍銀的,還有是合金的,這些佛像一尊佛它的價值就是價值連城,這些文物現在從布達拉宮到羅布林卡到薩迦寺,還有扎什倫布市,拉薩的三大市,色拉寺、哲蚌寺、甘丹寺,還有是山南的昌珠寺、桑耶寺,這些裏頭都是各式各樣的文物,歷代的文物,這些文物裏頭有很多的文物可以進一步説明過去中央政府元代的、清代的、歷代的中央政府贈送給西藏自治區的一些非常好的東西,都保存得非常好,我們現在經過這幾年政府花了大量的資金,對全區的文物進行了登記、造冊,我們已經搞了四年,到現在還沒搞完,這一點工作量也是很大,除了這個以外,除了這些文物以外,我們西藏的絕大部分的文物都在寺廟裏頭,寺廟裏頭除了文物還有大量的佛經,像薩迦寺,薩迦寺整個一堵墻就是經書墻,這些經書它是哪個年代的,它是屬於哪個類型的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考證,過去國家撥專款維修了布達拉宮、色拉寺、哲蚌寺、甘丹寺,還有大昭寺、昌珠寺、桑耶寺、扎什倫布寺,反正比較大的一些寺廟都進行了維修,部分維修,有的是全部維修,這個方面是國家投入了鉅額,我記得是3億多元用於寺廟的維修,這對於老百姓來講的話是非常感謝中央政府,因為他們信仰的寺廟能夠煥然一新,裏面的佛不受風吹日曬,能夠完好的把它保存下來,對於信教群眾到寺廟裏頭進行佛事活動也採取了完全(措施),比方説在搞一些電燈,有些比較黑暗的地方搞電燈、路燈,除此之外還修了一些路,現在群眾覺得比過去條件好了,搞佛事活動也覺得比過去方便多了。   

  記者:卓嘎主席,在十五期間對藏族文化和傳統的保護有哪些方面的打算?   

  卓嘎:在十五計劃裏頭準備對布達拉宮、羅布林卡、薩迦寺進行二期維修,這個二期維修恐怕國家還要拿3億多元,已經列入了十五計劃了,國家也同意我們自己政府也覺得這項工作是造福於人類,把人類的遺産留下來,特別是像布達拉宮1994年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衛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産的名錄裏頭,所以我們更應該為中華民族爭氣,把藏民族的寶地一定要把它保護好,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