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珠峰下的“連鎖飯館” |
旺堆和邊巴兄弟倆經營的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連鎖飯館”。弟弟旺堆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埋鍋造飯,顧客是登山人員;相隔60公里,哥哥邊巴也在經營著一個飯館,專門招呼過路客人和街坊四鄰,只不過他的飯館比弟弟的在海拔上整整低了1000米。
從開店的先後來排序,哥哥邊巴充滿藏式風情的小飯館算是“老號”,它已經有六、七年的歷史;而弟弟旺堆才開業一個多月,只能算是分店。在珠峰登山大本營形形色色的帳蓬中,旺堆的店也屬於獨樹一幟,別具個性。從一里開外,大家就可以從那在內地只有建築工地上才使用的紅藍白道彩色條紋布色彩中認出它來。
光臨旺堆的飯店的客人,幾乎清一色都是外國人。尼泊爾夏爾巴人屬於高山民族,受過高山訓練的夏爾巴人往往是登山家最得力的助手。於是,在珠峰大本營營地,到處可見快樂的夏爾巴人,他們與我國藏族人習性相似,也喜歡吃手抓肉、酥油茶;另外,也只有夏爾巴人能在如此的海拔高度開懷暢飲青稞酒,而這一切飲食,都是旺堆和邊巴平時居家也吃慣了的,自然,旺堆的飯館裏少不了這些飯菜。攀登珠峰之前或者是下珠峰之後,夏爾巴人會成群結隊地擠進旺堆的小飯館;而酥油茶的香味時不時也吸引著登山家和旅遊者,他們也喜歡進來喝一杯暖和暖和。此外,登山隊帶的給養用完了也會拿旺堆的飯館當做後勤部,隨時補充。
儘管晚上生意紅火,旺堆也不敢經營得太晚,一般最晚到夜裏12點,他就會閉門謝客,珠峰管理局對大本營有相應的管理規定,如果經營得太晚,影響其他登山隊員休息,旺堆害怕失去在珠峰大本營經營的資格。這一來之不易的經營資格,是旺堆和邊巴向鄉政府和珠峰管理局申請後得來的。正因為看好珠峰大本營一年春季和秋季登山季節的需求,雖然管理局今年才允許有人進入大本營經營,但短短一兩個月內,駐地已經有7家小飯館開門迎接客人。
珠峰管理局定日分局多布傑副局長告訴記者,即使在登山季節,大本營最多也只能容納10家小飯館,再多就會對環境造成破壞,也會造成不良競爭和治安混亂。在山上的小飯館第一條要遵紀守法,旺堆他們都受過“顧客是上帝”之類的訓練,也知道不可以把垃圾隨處亂丟,雖然客人不太多,46歲的旺堆還是規規矩矩地把漢藏兩種文字的營業執照挂在正對著門的墻上,表明自己是依法經營。執照上的負責人一項,哥哥邊巴的名字赫然在目。
作為珠峰上開業最早和規模最大的飯館,旺堆的店可謂是開門紅,他經歷過一天一個客人也沒有的冷清,也經常有著十來個客人一起擁入的喜悅,現在,他一天可收入幾十至一百多元。旺堆的飯館山高路遠,經營條件艱苦,所有的貨物都要由哥哥邊巴雇卡車從山下拉來,價格當然要高於海拔低的地方,但旺堆並不想把客人嚇走,在他的飯館中,一瓶5磅裝的酥油茶賣8元,比山下高3元。
在旺堆約40平方米的小飯館裏,堆著可口可樂、雀巢咖啡等通行全世界的飲料,也有煤氣、汽化油爐及取暖的鐵皮爐,幾隻高原上必不可少的高壓鍋也擠在一邊。爐子上,一鍋甜茶在翻著滾兒,忙前忙後的旺堆邊招呼客人,邊從地上拾起一片紙絮,他要把垃圾集中在一起,放在指定的地方,珠峰管理局將定期派人來收集垃圾並送往山下處理。珠穆朗瑪的風撼動著所有的帳篷,也不放過旺堆的飯館,可旺堆滿不在乎地聽著門外五、六級的風:“晚上的風大多了!”
下午6點多鐘,正是邊巴在珠峰上的分店經營最忙碌的時候,而當我們路過哥哥邊巴在山下的飯館時,發覺它早已關門休息了,這讓我們想起旺堆的話:“山上的生意比山下好多了!” (新華網記者朱玉 多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