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藏見聞     美麗的西藏     西藏巨變      走近西藏    

再訪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凱松
  42年前的春天,凱松莊園的400多個農奴自發成立了西藏第一個農民協會。在共産黨領導下,百萬農奴摧毀封建農奴制度的民主改革,就從這個小小的村落拉開了序幕。

  在近半個世紀裏,新華社記者始終關注並如實記錄著凱松發生的變化。仲春時節,雅魯藏布江兩岸柳綠桃紅,記者再次從拉薩出發,來到了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雅礱河谷的凱松。

  小村莊城鎮化

  南出澤當鎮約8公里,就到了凱松。在淡綠的田野中,一片白色的藏式民居格外奪目。農家的樓房頂上,高豎著彩色經幡和電視天線。鄉間道路上奔跑著汽車、拖拉機;綠樹環繞的凱松小學,傳來一陣陣朗朗的讀書聲。

  近年來,西藏小城鎮建設發展很快,原來的凱松村兩年前已經城鎮化,800多人由農村戶口變成城鎮戶口,原來的村委會變成現在昌珠鎮屬下的居委會。

  凱松莊園曾是跟隨達賴出逃境外的大農奴主旺清格勒在西藏山南地區的6個莊園之一,凱松的村民都是原來莊園裏的農奴。

  66歲的尼瑪次仁告訴記者,他剛滿月時,父親就被莊園主鞭韃致死,9個兄弟有8個相繼餓死或病死。到1959年民主改革時,僅剩他和阿媽。“在共産黨領導下,凱松的農奴率先起來進行民主改革。”談起往事,尼瑪次仁臉上泛起紅光:“400多個男女農奴在碗裏投豌豆,選舉農民協會。我得了390多顆豆子,當了主任,另一個苦命的朗生(奴隸)阿旺當了副主任。”

  42年前本社記者曾到凱松採訪,當時,朗生阿旺一家住在莊園主的牛圈裏,除了幾個殘缺的陶罐和兩床破舊的藏被,沒有任何別的家當。10年前,本社記者再訪凱松,看到阿旺的住宅已是二層藏式樓房。今天,阿旺的兒子、現任凱松居委會黨支部書記索朗頓珠,正忙著蓋新房。新房的規模讓記者大開眼界:佔地500多平方米的院子裏,兩幢具有藏南農家風格的花崗石樓房拔地而起,窗戶上方裝飾著鐵花屋檐(舊西藏,貴族的房屋才有資格裝飾鐵花屋檐),屋內雕梁畫棟、瓷磚地板鋪地,鋁合金玻璃大窗戶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

  索朗頓珠説:“過去蓋房,要蓋牲口棚,現在呢,每家蓋新房少不了蓋車庫。”他笑指村口的幾幢新樓房:“ 我家的住房在凱松只算中等水平。要在50年前,真是想也不敢想。”

  雅礱河谷屬國家級風景旅遊區。上遊有西藏著名的大神山雅礱香波,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藏王墓群,有西藏的第一座王宮雍布拉康,有西藏著名的寺廟昌珠寺……。這些年,改革開放和活躍的旅遊業,帶動了山南的經濟發展,正好處在這條黃金旅遊線之間的凱松,因此也受益不少。

  住在村口的拉珠在1986年買了一輛“東風”牌汽車,成為凱松買汽車的第一人。到現在,他家已先後買了4輛拖拉機和3輛汽車。索朗頓珠在買了汽車讓兒子跑運輸以後,又在靠近旅遊公路的村口開了藏式茶館和錄像放映廳。他説“錄像廳辦不下去了,我打算改成商店。”記者問:“什麼原因?”他撓頭嘿嘿一笑:“村裏一多半人家都有了電視,誰還來看錄像啊。”

  市場經濟的大潮涌入雪域高原,凱松人習慣於耕地種糧的手,摸起了方向盤,開起了商店和飯店。過去整天圍著鍋灶轉的平措卓瑪,衝破“經商恥辱”的舊觀念,在澤當鎮繁華地段開起了批發商店。幾年的苦心經營,這個凱松的農婦發財了,資金積累達數十萬元,還購買了“東風” 卡車和一輛桑塔納轎車。索朗頓珠告訴記者,最近居民常來找他,讓居委會出面聯絡給居民家裏安裝電話。

  農業生産機械化

  1959年的民主改革,使祖祖輩輩都是農奴的凱松人第一次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和牲畜。阿旺一家歡欣鼓舞地將毛主席像豎在田間地頭,並在以往給莊園主耕種的土地上,釘下一塊寫有自已名字的木牌。

  80年代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土地歸戶、自主經營、長期不變”。全區數百萬畝耕地、幾千萬隻牲畜分到了廣大農牧民手中,西藏農牧民的生産積極性空前高漲。科技成了農業發展新的動力,在地、縣兩級農業科技人員的幫助下,凱松人學會了化肥施用、良種精選、藥劑除蟲、機械耕作等技術。10多年來,凱松的糧種更新了五六代,由過去只種一季,改種兩季,畝産也一年比一年高。

  山南土地肥沃,有“西藏糧倉”之稱。公元8世紀時,唐中宗將宗室女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讚普。傳説金城公主來到山南的雅河谷,教當地百姓“春種秋收”,開墾了西藏第一塊田地。

  42年前,本社記者在凱松採訪時看到,當地人仍然千百年如一日地使用木犁和木鋤,生産工具和生産方式十分落後。42年後,記者再次到凱松,這裡的200戶居民已擁有123輛拖拉機和汽車,僅在索朗頓珠家看到的農機具,就讓人眼花繚亂:拖拉機、播種機、收割機、揚場機,脫粒機,一應俱全。這位凱松居民致富的&&人對記者説:“我家有17畝地,8年前,用二牛抬杠犁地,需要10天。現在,我使用機器,只需1天半的時間。”

  村口的水渠邊上,35歲的居委會副主任邊巴次仁正給田地澆水。他説,1998年村裏打了5眼機井,今春又修了一條大水渠,1600多畝耕地全部保灌。居委會已研究過,明年開始在面積較大的耕地上採用噴灌技術。

  索朗頓珠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介紹:“凱松農業生産連續12年獲得豐收。去年,糧食總産達到97萬公斤。儘管人口由1959年的400人增加到現在的800多人,但人均佔有糧食已由過去的不足50公斤達到現在的1200公斤。”

  60歲的拉珠當過民辦教師,他深有體會地説,西藏農民奔小康,光靠種地還不行,必須開動腦筋多种經營。

  從前年開始,凱松退出三分之一的耕地,嘗試調整種植結構,種玉米、土豆、油菜、蘿蔔、蠶豆、白菜等經濟作物,一些居民還蓋起了溫室。

  凱松村在生産力與生産關係調整中不斷前進,每一次社會變革都帶來了生産力的大解放。

  記者在居委會的會議室,巧遇地區農牧局副局長劉丙燦。他此行的目的是落實地區在凱松籌建農業科技示範園的準備情況。劉局長説,地處雅礱河岸的凱松,耕地平整,適應機械化作業,可以建玉米基地、大蘿蔔種子基地和農村畜牧基地。索朗頓珠點頭表示贊同:“種植結構調整了,居委會自辦的飼料加工廠就可發揮更大的作用。”他説,在地區農牧局的幫助下,凱松已有51戶養豬專業戶,31戶養雞養鴨專業戶。

  凱松人追求文化

  凱松村的一切變化均緣於人的命運的變化。

  在尼瑪次仁那座綠樹環抱的小院裏,老支書感慨道: “民主改革帶來最大的變化就是我們這些在莊園主眼裏牲口不如的奴隸,真正成了主人。”他充滿感情地回憶道,1959年5月自已當選凱松農民協會主任時,雙目失明的阿媽拉著他的手説,你的命是共産黨救的,要聽共産黨的話,別忘了過去受的苦。當年國慶節,尼瑪次仁作為西藏赴內地參觀團翻身農奴的代表,在天安門城樓受到毛主席接見。回到凱松的第二天,他就寫了入黨申請書。“加入共産黨是我一生的榮耀。但自己不會寫字,我口説,工作隊的同志幫助寫。從村支書到鄉支書,我整幹了21年,最大的遺憾是文化水平低。”

  “我的遺憾也是缺文化。”索朗頓珠説,他在60年代時參加了文化夜校,脫盲以後能簡單看懂藏文報紙。但在實際工作中這點文化遠遠不夠,的確感到吃力。

  談到今天富足的生活,47歲的平措卓瑪雙手合十“ 感謝黨的好政策!”她説,日子過得好,不但要靠勤勞,還要有知識,現在幹什麼都得有文化。

  在封建農奴主的統治下,凱松的農奴全是文盲。現在,爭學文化,努力掌握科學知識,已經成為凱松人的自覺行動,就連四五十歲的人也積極參加掃盲夜校。1992年,凱松在原有民辦小學的基礎上,投資75萬元新建了近3萬平方米的現代化正規學校,凱松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

  崇尚科學,追求知識,尊重人才是今日凱松人的追求。在居委會會議室墻上,挂著黨旗、藏文的黨支部工作條例和鄉規民約。索朗頓珠説,凱松下一任支部書記應該有更多的知識,可以是中專生,當然最好是大學生。

  70歲的扎西央宗也是當年凱松莊園的農奴,她的孫女次吉卓瑪畢業于山南地區師範學校。她説:“我們趕上了好時代,有學可上,可奶奶輩完全是睜眼瞎。我回到凱松,要努力教學,傳授知識,爭取把每個孩子送進重點中學。”

  索朗頓珠談起自己的兒女,充滿自豪地説,在雲南昆明林業學院讀三年級的小女兒次仁德吉前幾日還寫信來,説她畢業後要回家鄉工作。去世的阿旺應該感到欣慰,他的孫子輩已出了好幾個大學生、中專生。

  從沒有人身自由到當家作主,從淚水漣漣的悽慘日子到歡聲笑語的紅火生活,從目不識丁到追求現化文明,一代代凱松人生活的變遷,濃縮了西藏半個世紀的滄桑。 (新華網孫玉遐 朗傑 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