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藏見聞     美麗的西藏     西藏巨變      走近西藏    

拉薩有座關帝廟
  拉薩市區內有3座山:普陀山上建有舉世聞名的布達拉宮;藥王山上建有供奉藏醫祖師玉妥雲丹貢布的寺廟,山頂矗立著西藏電視臺的鐵塔;最小的山高約20多米,稱“帕瑪日”,山上就是關帝廟。

  很多年前,我就知道拉薩有座關帝廟,但在藏工作20餘年,一次也沒去過。每次路過山下,心裏總想,會有時間去的。

  是日上午,偶然途經帕瑪日山下,見路邊大樹上釘著一塊木牌,指示山上是“格薩爾廟”,不免詫異起來,信步走上山去,想探個究竟。

  與拉薩四週宏大的佛教寺院相比,這山上的小寺實在是不起眼。寺雖小,卻也精緻,完全是按漢式建築的格局,有山門,有前後兩進庭院。當然,山門已破敗不堪,以前我經過山下看到屋頂上的綠色琉璃瓦亦蕩然無存。

  院中立有一大石碑,篆刻有“萬世不朽”四字的碑首頹于地上。細看碑上的文字,上面記述的是1787年清軍進藏驅逐入侵西藏的廓爾喀人的經過。

  當年,尼泊爾的廓爾喀人入侵西藏,對藏族百姓大肆燒殺搶掠,並洗劫了扎什倫布寺。乾隆皇帝接到西藏地方稟報後,大為震怒。同年秋,派福康安率萬餘清軍入藏,並著青海、四川鼎力支援。清軍所向披靡,不僅將廓爾喀人逐出藏境,還兵臨加德滿都城下。直到尼泊爾國王乞降,表示永不犯邊,並許諾5年一貢北京的大皇帝,乾隆方下令清軍撤還。

  此役後,乾隆令福康安整飭藏務,以改變西藏地方管理與組織上的軟弱渙散狀況,並下旨頒行了具有法律性質的《欽定藏內善後二十九條章程》。這個使清王朝治理西藏的制度更趨完善的章程主要內容有:凡西藏大活佛轉世須上報朝廷並由金瓶掣簽認定;駐藏大臣權限與達賴、班禪相同;建立“噶廈”地方政府,設立輔佐達賴的四個噶倫;建立定員3000人的藏軍,軍隊調動及軍官升遷,由達賴與駐藏大臣商定;等等。

  清時,大凡軍隊作戰之前,都要供奉、祭拜戰神一般的關公,以求保祐勝利。清軍初駐拉薩,福康安主持在帕瑪日山上修建了關帝廟,殿內塑了關公及周倉、關平像。待清軍凱旋拉薩,福康安又在廟內立碑紀功。好題字的乾隆皇帝還為關帝廟親筆寫了幾個匾額。

  在拉薩,記錄中央政府派兵到西藏靖邊的文物不少,在布達拉宮廣場前,現在就供著一塊由乾隆親撰的“禦制十全功碑”,記述乾隆皇帝的十大功德,其中一件就是福康安出兵西藏驅逐廓爾喀人的事跡。還有一塊記述福康安入藏的石碑,原先立於大昭寺前,稱“大昭紀功碑”,因碑體破損,殘碑由拉薩文物局收藏。

  關帝廟建成後,長期居住拉薩的漢、滿官員和內地的商人(商人供奉關公是乞財)逢年過節,均要到關帝廟朝拜。

  看著字跡清晰可辨的石碑,不禁心潮澎湃起來。這不正是中央政府在西藏有效行使主權、滿蒙回藏漢共同抵禦外侮的鐵證嗎?小小的關帝廟不正也是不同信仰的各族人民在古城拉薩和睦相處的歷史見證嗎?

  往昔香火旺盛的關帝廟何以成了“格薩爾廟”呢?在這裡照應日常佛事的人告訴我,關帝廟的塑像毀於“文革” ,廟的建築因做了糧倉而得以保存。前些年藏東來了幾個喇嘛,出資對寺廟粗粗進行了修復,但寺內供奉的神像改成了文殊菩薩和藏族傳説中的戰神“格薩爾”。 我抬頭細看,殿堂的額首和殿內的木樑上,還殘留著一些桃形的鐵釘,那是以前挂匾額用的,但原來意義的關帝廟已名存實亡。

  自治區文物局的王明星告訴我,修復拉薩關帝廟,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和歷史價值。關帝廟的面積不太大,花費也不會太多。而且,“帕瑪日關帝廟”持有國務院宗教局印製的宗教場所登記證。

  關公是山西人,我在山西工作時,曾去過關公故里的解州關帝廟,關公撫髯夜讀“春秋”的塑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我期待著拉薩關帝廟恢復的那一天,我能沿著長長的石階走進山門,領著朋友拜謁神勇和忠義的關公,向他們講述二百多年前的歷史。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