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藏見聞     美麗的西藏     西藏巨變      走近西藏    

感受高山反應
  珠峰大本營,座落在中絨布冰川中磧線上。這裡原是古冰河的河床,是一片開闊的河灘。

  這裡的海拔高度是5200米,在內地的人無法想象這個高度,那麼想想空中一片雲彩的高度吧,想想一架飛機飛行時的高度吧。恰當的比喻是,北京的海拔高度為40米,它相當於20多個北京香山的高度,相當於2個泰山的高度。

  這個高度直接帶給人的就是高山反應。醫學界認為,人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山,都會有相應的肌體反應,而人的生命禁區是5000米。在這種高度,氧氣只相當於平原的40%強,會程度不同地出現頭疼、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及體重減輕等狀況。要減輕這種情況,就要從低海拔地區向高海拔地區逐漸過渡,等身體慢慢適應。當然,就是身體適應了,也只是減弱了高山反應,頭疼等一系列的狀況會變輕,但缺氧的情況依然存在,一個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在珠峰大本營,人的嘴唇和指甲會因缺氧而變紫,而且將一直持續到下撤到低海拔氧氣充足的地方為止。

  有高山經驗的人知道,人造的氧氣是不能輕易吸的,它雖然能帶給你短暫的舒適,但也會延長你適應高原的時間,嚴重的,會造成氧氣依賴。所以,在高山地區,對付缺氧的唯一辦法是:硬扛著。

  雖然我們經歷了從拉薩到日喀則到定日一路提升海拔的過程,路途中也有經過近6000米高程的經歷,但進入氣候更加惡劣的珠峰大本營,更嚴重的缺氧狀態還是向我們襲來。想走上一個高約三層樓的小坡,去與中國登協的聯絡官會面,這時,我們聽到了自己心臟不聽指揮的狂跳聲,嘴裏也怪沒面子地拉開了風箱,恨不能再多一張嘴進氣。坐在坡上穿著羽絨服,已經來大本營近一個月的聯絡官小郭笑了:“我上這個坡也喘,剛來時夜裏頭疼得睡不著覺,現在好一點了。”

  去珠峰大本營是為了採訪,而不是玩,這是我們作記者的與一般遊客的區別。於是,拿出採訪本,準備記點什麼,高山反應帶來的奇怪現象又出現了,我們出現了所謂的“高原記憶斷層現象”:每天與文字打交道的我們,居然忘記了最簡單、最常用的一些字!聽著別人的介紹,記者想寫下一個“拾”字,但無論如何,忘了這個字怎麼寫,只好在本子上畫圈,一段採訪下來,本子上畫滿了各式各樣的符號和圈圈。

  在路過近6000米的高度時,記者的腦袋上如同戴了一頂較緊的帽子,腦門上有一種被箍的感覺,同事們一路開玩笑説,吳承恩一定也到過高原地區,有過高山缺氧的切身體驗,要不他怎麼會寫出孫悟空頭上的金箍,還會想到那金箍會勒得孫猴兒的頭越來越疼呢?

  不管怎麼樣,記者還是算高山反應較輕的。看著我們在珠峰大本營大聲説笑,胃口大開,周圍的人不無羨慕地説,如果在大本營適應幾天,記者上到6500米的冰川絲毫沒有問題。雖然這一行日程緊張,記者沒有時間在大本營適應海拔,以攀登更高的高度,但我們還是以聽到這話為此行得到的最大褒獎。 (新華網記者朱玉 多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