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藏見聞     美麗的西藏     西藏巨變      走近西藏    

西藏一個普通佛教信徒的宗教生活
  新華網拉薩五月二十四日電(記者多窮 趙嘉麟)今天是藏曆五月初一。清晨六時,四十三歲的旺堆象平時一樣吃罷早飯,便去布達拉宮轉經。不同的是,今天他除了帶上轉經筒外,還有鼓鼓的褡褳和一個熱水瓶。

  晨光曦微中,成群結隊一手搖著經筒、一手拿著念珠的藏族人,成了街上一道風景。佔堆加入了他們的行列。此時,布達拉宮周圍已聚集了數百人。“今天是藏傳佛教的吉日,所以很熱鬧,”旺堆説。在宗教傳統中,藏曆五月被認為是吉祥之月。

  旺堆從褡褳裏拿出兩塊手掌大小的羊皮,並排放在地上,口中唸唸有詞,雙掌合十在額前、臉前和胸前略微停頓,接著俯下身體,兩手撐在兩塊羊皮上,向前滑去,整個人貼在了地面。“這叫磕長頭。磕頭的數量必須是單數,最好和自己的年歲一樣多,”他告訴記者。

  隨後,旺堆順時針搖動轉經筒,口誦佛號,圍繞布達拉宮緩緩而行。布達拉宮三面被幾百個固定在木架上的銅制轉經筒圍繞。這些高五十多厘米的轉經筒表面排列著凸起的藏文字樣,有的還纏著白色的哈達。“它們是信徒自己花錢做的,”旺堆説,“裏面放著經文,推動轉經筒就表示念過經了。”記者看到,自覺排隊轉經的信徒中,還有人給轉經筒的轉軸加潤滑油,有人用小鏟子除去木架上的污垢。

  在布達拉宮周圍,盤腿坐著不少喇嘛和尼姑。他們一邊唸經,一邊拍手或搖鈴打著響亮的節拍。旺堆掏出零錢,恭敬地佈施在他們的面前,並對他們作揖。這時候,布達拉宮前的轉經者越來越多了,流水一樣源源不斷地。

  在經過布達拉宮東側的普覺寺嘛呢拉康時,旺堆走了進去。他繞過置於正中的一人多高的大轉經筒,走向點了幾十盞酥油燈的供臺。旺堆高舉起隨身帶的熱水瓶,拔出瓶塞,向酥油燈內逐個傾倒酥油。他説:“以前我帶酥油是用小碗裝。這幾年錢多了,可以多給寺廟添些酥油了。”

  記者跟著旺堆圍繞布達拉宮轉了一圈又一圈。“轉圈必須是單數,”他説,“今天我休息,可以多轉幾圈,平時要上班的話,就轉一圈。我這樣轉經已經二十多年了。” 旺堆是一位普通的國家公務員,他的家人有的信佛,有的不信。

  上午十點多鐘,旺堆結束了轉經。但他沒回家,而是隨著搖著經筒的人群走向布達拉宮對面的藥王山。記者看到,山坡上矗立著用石頭砌成的筆尖狀白色煙囪,約一人多高。從它頂端飄散出有濃烈香氣的青煙。旺堆從褡褳裏拿出一個塑料袋。“裏面是柏樹枝葉、松針磨成的粉和一種長在山上的香草,”他一邊説,一邊把這些東西慢慢地投進煙囪底部冒著火苗的洞口裏。接著,他又把放在褡褳裏的糌粑和茶葉也投了進去,並抽出一支酒瓶,向洞口噴灑青稞酒。在一陣低聲祈禱後,旺堆告訴記者,他這麼做 “是祈求神佛保祐家人豐衣足食”。

  “我每天晚上也來轉經,”旺堆説。這位佛教徒平時在家裏燒香,唸經,禮佛。每逢重要的宗教節日,他除了到布達拉宮給佛像獻哈達和酥油外,還會去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等朝拜或聽喇嘛們講經。(完)

  (新聞背景)藏傳佛教

  新華網拉薩五月二十四日電 藏傳佛教,又稱喇嘛教,是佛教的一支。主要傳播于中國藏族、蒙古族等地區。喇嘛為藏語,是“上師”的意思。

  公元七世紀,吐蕃讚普松讚幹布在他的兩個妻子尼泊爾公主墀尊和唐文成公主的影響下,信奉了佛教。公元八世紀時,天竺僧人寂護、蓮花生等到西藏傳播顯、密兩係佛教。公元九世紀,讚普朗達瑪禁止佛教流傳。延至公元十世紀後期,在吐蕃新興封建領主階級的扶植下,佛教以喇嘛教的形式得到復興。

  喇嘛教是佛教與西藏原有的本教長期相互影響、相互鬥爭的産物。公元十三世紀後期,由於元朝統治階級的扶植,上層喇嘛開始掌握政權,並將該教傳入蒙古族等地區。喇嘛教主要教派有格魯派(黃教)、寧瑪派(紅教)、噶舉派(白教)、薩迦派(花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