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藏前,我對西藏了解甚少。一則有關西藏交通的笑話,曾使我差點打退堂鼓,好在我血氣方剛,勇往直前。現在回想起來,經常忍俊不禁。
笑話是這樣説的:在西藏,有兩個人,在一條小路上各牽了一頭牛迎面相遇,由於路太窄,一面是懸崖峭壁,一面是萬丈深淵,牛無法轉身。經過反復商量,最後只好決定把便宜的那頭牛推落懸崖。
因此,在我的想象中,西藏的路都是土路,經常要穿過羊腸小道,路上跑的都是破車。
然而,當飛機降落拉薩貢嘎機場後,我看到停車場上的幾十輛高檔車,一時目瞪口呆。
從此,我在採訪時特別留心西藏的交通,得出的結論是:西藏路況特殊需要好車,西藏交通發展快使好車增多,內地的無私援助使西藏不少單位擁有好車,西部大開發的熱潮會使好車更快地增多。
50多年前,舊西藏的交通確實非常落後,全西藏沒有一條真正的公路。英國人送給十四世達賴喇嘛一輛小轎車,由於路太差,這輛汽車是被拆散後用騾馬從印度馱到拉薩後再組裝的。而達賴只能在羅布林卡和布達拉宮之間約兩公里的土路上把它派上用場。當時許多拉薩人見了這一龐然大物之後,感覺十分驚奇,一些人還抱來牧草,想看它的“嘴”在哪。路差,好車跑不起來。
交通落後,還留下了許多悲壯的故事:1951年,我國政府曾動用4萬多頭駱駝向西藏長途運輸貨物,當時每行進1公里,就要留下12頭駱駝的屍體。1952年護送十世班禪返回西藏時,曾投入軍馬4500匹,駱駝3千頭,牦牛13500頭、騾子2500匹。在2000公里的行程中,共有3萬多頭牲畜喪生。
這種慘烈的馱運直到1954年青藏公路竣工才得以結束,這條雪域高原的大動脈被稱作“世界屋脊上的蘇伊士運河”,曾承擔著80%以上進藏物資的運輸任務。後來,交通發展加快,有了川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全區公路通車里程達22000多公里,其中瀝青路面2000多公里。公路交通擔負著西藏94%的貨運量和85%的客運量,對於西藏的發展有著不尋常的意義。
有路才可行車,交通的逐步改善,使好車漸漸在雪域高原落戶。但是西藏有120萬平方公里,地廣人稀,還有不少地方上無人區,經常發生泥石流和大水衝壞公路的情況,交通條件的制約很難在短期改變,於是功能好的越野車特別需要。近年來,隨著援藏力度的加大,不少援藏對口省份贈送車輛。還有,隨著西藏旅遊業的迅速升溫,好車也緊隨著增多。
如今,西藏的好車數量之多,足以讓每個來自內地的人感到咋舌。豐田、三菱,這些價格在50萬-100萬元不等名車在這裡比比皆是,有時會偶爾閃過一輛“奔馳” 、“林肯”或“卡迪拉克”。
到過許多內地城市的司機嘎瑪對我説:“西藏可能是全國好車最多的地區。”來自浙江的我完全贊同。
(新華網 記者裘立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