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齊的樓房、寬闊的街道、繁華的市場、時髦的行人……走進西藏林芝地區,總使人産生身處內地沿海繁華城鎮的錯覺。採訪林芝時,當地一位藏族幹部緊緊地握著記者的手説:“您可要好好寫寫歐書記,他給林芝人民帶來的太多了。”來自廣東的歐廣,三十二歲就當上了廣東肇慶懷集縣的縣委書記。九八年六月,正在黨校學習的他接到省委組織部的通知,要求體檢進藏。來不及交接完工作,甚至沒有和父母妻兒道別,七天后他就離開廣東,走進青藏高原,成為廣東省的第二批援藏幹部。那時,他三十五歲。
林芝的美景令他震撼,林芝的落後同樣令他震驚:落後的生産方式,自給自足的經濟,百分之六十的村莊沒有通電,百分之四十的村莊沒有公路,甚至六年級教育還未普及。與同在一個藍天下的廣東,簡直是天壤之別。
經過三個月調研,歐廣幾乎跑遍林芝各個縣鄉,他理清了三年工作思路:認為林芝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有美麗的錯高湖,生態旅遊城市才是林芝最好的選擇。“林芝城市建設的每張圖紙都是從我這裡出來的。”他説。
中央規定援藏幹部一年半可以休假五個月,但歐廣的三年是實實在在的三年,他在林芝的一千零九十四天都是屬於林芝人民的。他不忍心休假。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林芝是一個亂石遍地、野獸出沒、只有兩座小廟和幾十戶人家的荒涼河灘,如今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三季有花、四季長青的林區新城。雖然歐廣一直謙虛地説第一批援藏幹部給他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他在任的三年,林芝的變化是每個林芝人有目共睹的。
到今年六月,任期已滿的歐廣就要回廣東了。他説,自己真有些依依不捨,因為自己的足跡在這裡,感情在這裡。援藏的經歷對他來説是收穫。
中央電視臺名牌欄目《東方時空》曾有一集名字叫《給爸爸的信》,這個欄目的主人公就是歐廣和他的女兒。提起自己的寶貝女兒,歐廣的話馬上多起來,他告訴記者,女兒經常給他寫信,每次打電話都囑咐他少抽煙、少喝酒、多睡覺,談起這些他得意的樣子如同一個得到一個大蘋果的孩子。
這時的他,不再是林芝地區的父母官,不再是工作拼命的援藏幹部,而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父親。 (中新社 記者 戴亞平王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