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藏見聞     美麗的西藏     西藏巨變      走近西藏    

西藏人口和民族
  人口總數和密度 西藏自治區是中國人口最少、密度最小的省區。據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西藏自治區總人口為219.6萬人(比1950年凈增119.6萬人),人口密度為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2人。1994年底,西藏自治區共有人口232萬,其中藏族人口223.6萬,佔總人口的96.4%;漢族人口6.6萬,佔2.8%;其它少數民族人口1.8萬,佔0.8%。 人口的增長 1970年以來,西藏自治區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長率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982-1990年,全區藏族人口增長30.98萬人,自然增長率為17.34‰,高於同期全國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2.64個千分點。近10年間,西藏自治區人口每年平均增加3.8萬人。人口的健康水平也提高很快,平均預期壽命已由和平解放前的36歲提高到目前的65歲。

  從七十年代開始,中國普遍實行計劃生育,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但在西藏,自治區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採取了特殊政策,只對在藏工作的漢族幹部、職工實行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的政策;對藏族幹部、職工沒有提出這樣的要求。從1984年起,西藏自治區政府在藏族幹部、職工和城鎮居民中提倡計劃生育,鼓勵一對夫婦有間隔地生育兩個孩子,實行計劃生育的人口約佔總人口的12%;在實行計劃生育的過程中,堅持自原的原則,反對和禁止任何形式的強制性墮胎。對佔全區總人口88%的農牧民未實行計劃生育,只在他們中間進行科學的節育方法的教育,宣傳合理安排生育、優生優育,以保障母親、嬰兒健康和提高人口素質;對自願要求實施節育措施的農牧民群眾,政府衛生部門提供安全、可靠的健康服務。目前,西藏自治區人口的年出生率在23‰以上,自然增長率在15‰以上。

  西藏自治區政府為控制人口總數而確定的自然增長率為16‰。 民族構成 西藏自治區是全國藏族居民最集中的地區,佔全國藏族人口的45%。除藏族外,西藏自治區還居住有門巴族、珞巴族、漢族、回族等民族以及人、夏爾巴人等。藏族是西藏的主要居民。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分為衛藏、康、安多三個方言區。藏族以農牧業為主,城市居民多從事手工業、工業和商業。藏族人信仰藏傳佛教,熱情開朗,能歌善舞。藏族歌曲悅耳動聽,唱時伴有各種舞蹈。

  藏族的衣著,上身穿綢、布長袖短衫,男子外著寬肥的長袍,女子著無袖長袍,腰間繫帶;已婚女子多在腰間係一條圖案似彩虹的圍裙。男女都蓄辮,喜戴首飾;在不同地區,服飾裝束上有差異。主食以糌粑(用青稞或豌豆炒熟後磨成麵粉)為主,喜喝酥油茶、奶茶和青稞酒,愛吃牛羊肉,但不食奇蹄類獸肉。古代居住在西藏高原的人曾實行土葬,現在的藏族人盛行天葬、火葬和水葬。門巴族是居住在西藏高原的古老民 族,主要分佈在西藏自治區南部的門隅地區,有一部分散居在墨脫、林芝、錯那等縣。

  門巴族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門語支,方言複雜,無文字。門巴族人 多通曉藏語,通用藏文。門巴族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業、林業、狩獵和手工業。門巴族男女均穿紅色氆氌長袍,頭戴褐頂桔黃邊、前部留有缺口的小帽或黑粗毛氈帽;婦女戴手鐲、耳環等裝飾品,男子腰間挂砍刀。男女均嗜好喝酒和吸鼻煙。食物以大米、玉米、蕎麥、雞爪谷為主。門巴族人大多信仰藏傳佛教,在一些地方也信仰原始巫教。多水葬,也習土葬、天葬和火葬。珞巴族主要分佈在西 藏自治區東南部的珞瑜地區,其餘散居在米林、墨脫、察隅、隆子、朗縣一帶。 珞巴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沒有文字,基本上是使用藏文。

  珞巴族主要經營農 業,尚竹編。男子一般喜穿羊毛織的長到腹部的坎肩,帽子係用熊皮或藤條製成 的帶沿圓盔;女子穿圓領窄袖短衫,下身為略過膝部的緊筒裙,小腿扎整片裹腿。主食以玉米和雞爪谷為主,也吃大米和蕎麥。 現在居住在西藏的回族人口, 多數是清代從甘肅、陜西、青海、四川、雲南等地遷來的回族後裔,少數來自中 亞一帶。主要分佈在拉薩、日喀則、昌都等城鎮;多數從事商業、手工業及屠宰業。使用藏文,也使用漢文;宗教上使用烏爾都文和阿拉伯文。信仰伊斯蘭教,在拉薩等地建有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