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5.cctv.com/gate/big5/www.cctv.cn/specials/xizang/sanji/images/c.gif) |
![](//big5.cctv.com/gate/big5/www.cctv.cn/specials/xizang/sanji/images/c.gif) |
![](//big5.cctv.com/gate/big5/www.cctv.cn/specials/xizang/sanji/images/c.gif) |
各類風俗 |
■ 酥油桶 對西藏的每個家庭來説,酥油桶是一個最基本的日常用具,因為他們天天都得使用它。
酥油桶分兩種。一種是從奶中提酥油的桶,叫做"雪董",這種桶較大,高約四尺,口徑近一尺,是牧區經常見到地生産性酥油桶。一種是家庭日用的酥油茶桶,藏語叫"甲董"。這種桶較"雪董"小,高二尺左右,直徑約半尺。有的酥油茶桶很小,只有一尺多高,這適宜出門攜帶之用。
酥油桶--不論是"雪董"還是"甲董",一般都是兩個組成部分。一部分是桶筒;一部分是攪拌器,叫做"甲羅"。酥油桶的製作是十分講究的,桶部用木板圍成,上下口徑一般大,外圍用銅皮箍,上下兩端用銅做花邊,可以打出各種花紋,顯得精美大方。攪拌器的"甲羅",製作就比較簡單。先做一塊比桶口稍小的圓木板,木板上鑿四個直徑為四公分的小孔,以便在桶內攪拌時,液汁和氣體可以通過孔上下流動。圓板的中心安上一根比桶長半尺的木柄,木柄同樣用銅箍在把手部分,作為酥油桶的裝飾。
做酥油桶的木料,一般用紅松,這種木料無節。尤其是雅魯藏布江中下游一帶的紅松,更是做酥油桶的好材料。墨脫等地盛産粗大的茅竹,人們鋸上一節,用做筒桶,更為省事。
■ 木碗 木碗是藏族、門巴族、珞巴族群眾隨身的物品。人們把木碗比做自己的愛人,形影不離地帶在身邊。藏族群眾上山砍柴,下地勞動,都把木碗揣在懷裏,隨時用來喝茶、抓糌粑。要是外出做客,摸自己懷裏的木碗,讓主人給自己倒茶、抓糌粑,也不會被認為失禮和可笑。
制木碗的原料,一般用樺木、成巴樹、雜木雕琢而成。雜木做木碗,質地結實,不易破裂,花紋細膩,較為美觀。
製作木碗不是簡單的事。一要上山選材,以節大、疙瘩多的樹為佳;二是風乾,造出的樹節、樹段風乾十天左右,以免製成後破裂;三是制坯;四是細磨,這一工序要求精工細作,做到四週厚薄勻稱,劃線準確,碗底平穩;最後是上色,一般用西藏山區一種加魚草擠汁塗抹碗壁內外,成為桔黃色,使木碗美觀、色鮮。
西藏木碗的種類很多,有抓糌粑用的大碗,有喝酥油茶的小碗,還有儲存物品的蓋碗。
木碗特點是較方便耐用,光滑美觀,盛食物不改味,不燙嘴,便於攜帶。雜木做的木碗還有防毒的作用。
■ 玉石碗 提起玉石碗,人們便想起日咯則仁布縣來。仁布縣境內玉石蘊藏豐富,且色澤多樣,有綠色、綠白色的。豐富的玉石礦藏使仁布成了玉石碗的故鄉。
仁布的玉石碗經過粗打、細磨和雕刻等工序,可以製成各式透明、美觀、耐用、風格獨特的碗。加上在碗外壁刻上各種花紋,便成為貴重物品了。
玉石碗是一種工藝品,除了實用外,更有觀賞價值。此外,仁布縣還用玉石生産酒壺、灑杯、鼻煙盒、糌粑盒等十多種小巧的用品。仁布的玉石碗,深受農牧民歡迎。目前還沒周邊各省和外貿打開市場,如果向這方面發展,將會有更寬廣的發展前途。
■ 土陶器 陶瓷生産在西藏來説是有古遠的歷史的。昌都卡若遺址出土的陶器,距今也有四千六百多年。但是,西藏的制陶技術還未得到很好的發展,目前的陶器生産仍然是品種有限,工藝也處於手工狀態中。
常見的陶器有"括瑪",用來煮"土巴"、麵糰的陶器;"乍括"就是煮飯用的雙耳大肚罐;"美括",熱飯熱茶、保暖用的火爐;"乍瑪",我們常見的釀青稞酒用的缸,就如內地的酒罈子一樣;烙餅子用的"帕瑯",盛酥油茶用的"括地",以及栽花用的"梅朵括瑪",腌菜的壇子,各式各樣的酒壺,等等,都是西藏日常生活見到的陶器。
■ 腰刀 把藏族人一般喜歡帶刀,特別是牧民、康巴人都腰佩長、短刀,有的人腰側佩一長刀,腰間插一小刀,刀成了藏族人民的信物。
牧民用長刀,以自衛防獸;農民和林區人民,用長刀劈荊斬棘、開墾荒地;也有用刀砍柴劈柴,修整果林。長刀在藏族人民手裏用途是十分廣泛的。
短刀也是牧民必備之物,它可用於宰殺牲口、剝牛、羊皮、切肉、切菜等。
短刀和小刀,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裝飾品,故此必備。
打刀在西藏有千年曆史,成了傳統的民族特需用品。據説,一千六、七百年前,吐蕃部落便發現銅、鐵、銀、並懂得冶煉,從此,人們便開始鍛打腰刀。
藏區生産腰刀地方甚多,拉薩、拉孜、當雄、丁青、易貢以及甘孜白玉生産的藏刀,都是很有名。這些地方的藏刀,刀刃如霜;刀把用骨、木包裹,並鑲上黃銅、白銀;刀鞘刻着龍、鳳、虎、獅和花卉等圖案,有的圖案上,還點綴着寶石、瑪瑙等貴重物品,人們心愛的腰刀打扮得精美別致。
■ 金銀器皿 金銀器皿是西藏傳統工藝,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
除了裝飾品外,西藏還有許多日用生活器皿是用金銀作的,布達拉宮上就有純金、純銀做成的茶壺和茶碟、碗蓋,民間經常可見用銀做成的勺子、筷子、碗和盤。
西藏的金銀器皿,做工十分細膩精緻,表層刻有龍、虎、獅、象、鳳凰、孔雀八祥徽等圖案,花樣栩栩如生,雕琢玲瓏剔透,是珍貴的藝術紀念品。
西藏的金銀器工藝匠人,世代相傳,技術達到精湛境地,目前從事金銀器具生産的仍然大有人在。
■ 地毯 西藏高原的羊毛,有毛質粗硬、彈性強的優點,很適合做地毯。西藏最有名的地毯是江孜地毯。江孜地毯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它具有紡織精密、經久耐用、花紋富有民族傳統、顏色鮮艷的特點,倍受中外客商的歡迎。
江孜地毯也叫江孜卡墊,一般説,面積大於十八平方尺的,稱為地毯;小於十八平方尺的稱為卡墊。江孜地毯最早是從崗巴縣的嘎西傳過來的,後來從江孜又傳到全區各地。
江孜地毯以棉紗作經線,以毛線作緯線。染料除國産的酸性染料外,還用野生植物的汁、礦石、色土等,配成三十六種不同顏色。江孜地毯的特點是顏色鮮明、不褪色。
江孜地毯的圖案,最初以古老的寺廟壁畫為主,主要有二龍戲珠、花草鳥獸、山水古畫等。近年來,江孜地毯在花色品種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能織出大型的布達拉宮、珠穆朗瑪峰、萬里長城、南京長江大橋等圖案,受到了客商的喜愛和好評。
■ 藏被 是一種羊毛織成的被子,很有地方特點。西藏高寒,不能種值棉花,但牛羊毛多,故人們充分利用當地物産,織出細軟的藏被。
藏被一般有兩股線、三股線、四股線和高級藏被四種。一床藏被輕的約十斤,最重的二十五斤,可以用幾十年不壞。
藏被子有柔軟、平整、厚實、保暖性強的優點。
■ 藏毯 藏語叫"年森"。藏毯大體分為三種,一種用牦牛絨捻紡的毛線和羊毛套織而成 最佳的長毯,可以變了樣式不變花紋,質地柔軟、美觀大方、重量輕,適宜在藏南氣候溫和的地方用。第二種是用綿羊的細毛捻的毛線織成,這種藏毯有素色和花樣兩種,花樣藏毯用彩色毛線織成,這種毛毯也較薄,城市居民普遍喜歡。第三種是用牦牛毛和羊毛線混紡織成,混紡強的藏毯,黑白分明,煞是好看,深受農牧民的歡迎。這種藏毯,比較粗厚,耐磨耐臟,適合外出旅行之用。
牧區使用平整厚實、保暖性強的藏毯作為被子、褥子,經久耐用。
■ 墊子 藏族一般不做椅凳,用墊子代替。
墊子,藏語叫"卜墊",一般高近半尺,寬一尺余,長二尺半,用細帆布或牛皮做包皮,裏面裝有獐子毛、幹軟草或青稞麥秸桿。比較講究的墊子,內裝獐子毛、外皮用金絲緞包起來。
墊子有二連、三連、四連等各種。可用來做床。薄墊子可以隨帶在馬背上,旅途中鋪地體息或夜間當行軍床用。墊子質軟結實,隔潮暖和,適用於高寒地區,故在林業資源相當豐富的西藏,人們仍然喜歡用墊子當椅。
■ 木器傢具 藏族木器傢具是民族傳統手工藝品,歷史悠久,大致分藏櫃和藏桌兩大類。
藏櫃有放書本用的"百崗",上下兩層,書不多時,下層可放衣物。"洽崗",是放食物和茶具的櫃子,長四尺,寬半尺,高一尺二、三,櫃面雕花漆畫,十分華麗。一般喜歡兩個同一式樣的櫃子相連擺設和使用。
藏桌有四種,吃飯、喝茶用的小長方桌,稱"覺則";專門吃飯用的叫"加覺";可以折合,攜帶方便的稱"德不覺";專門打牌用的叫"八覺"。藏桌的特點是桌與櫃相似,腿很短,只有幾雨,桌高二尺多,三面鑲木板,一面有兩扇門,一般門無拉手,故看上去象個四方櫃一樣。
藏式木器又一個特點是表面有各式花卉、人物、禽獸、仙鶴、壽星,四週有回紋、竹節等圖案。色澤鮮艷動人,看上去十分富麗。
■ 竹器 林芝、米林、勒布、墨脫、察隅等地盛産竹子,所以藏族、門巴、珞巴、夏爾巴和僜巴都有不少人善長竹器的編織。
西藏的竹器品種繁多,可分兩類。一類是生活用品,如竹盒、刀鞘、簸箕等;另一類是生産用具,如篩子、簍筐、簍籮、背簍、雞籠、魚籠等。珞巴人還用竹子做弓箭。
西藏竹器的生活用品,做工細緻,編法十分考究,盒子上可以編出各種花紋。
■ 風囊 藏族的風囊有獨特的地方,雖是鼓風器具,但不同於內地木頭風箱。都用羊皮做成,較方便而體積小。
藏族風囊呈圓形,用鐵質風管和皮風囊組成。鼓風時用兩手拉合或手提壓風囊,風便通過風管吹進炭火或牛糞火中。這種風囊,結實耐用、攜帶輕便、使用普遍。
■ 烏朵 其他民族放牧牛羊,用是的鞭子,西藏牧民都不用鞭子,而用"烏朵"。
烏朵是用牦牛毛搓捻成粗毛線,再編織成毛辮。毛辮上端有一個直徑為三寸的套環,使用時將套環套在中指上,中間編一塊巴掌大的橢圓形"烏梯",是用來放石塊、土塊的,末端用羊毛做鞭梢。
如果要趕牛羊,用手捏住烏朵兩端,"烏梯"內放上石子或土塊,提鞭揮掄,然後放開一端,石子便飛到幾十丈以至一、二百丈遠外,使頭畜轉換方向。牧民使用烏朵的本領高強,有的人打百餘丈遠的距離,可以百發百中,所以烏朵不僅用以趕牲口,而且用來驅趕野獸。在幾十年前的抗英鬥爭中,烏朵還是藏族人民打擊侵略者的得力武器呢!
|
![](//big5.cctv.com/gate/big5/www.cctv.cn/specials/xizang/sanji/images/c.gif) |
|
|
![](//big5.cctv.com/gate/big5/www.cctv.cn/specials/xizang/sanji/images/c.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