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開發——寧夏運用市場機制恢復生態植被紀事
西部大開發——寧夏運用市場機制恢復生態植被紀事


  記者最近從銀川平原穿過風沙瀰漫的騰格裏、毛烏素沙漠邊緣,再到溝壑縱橫的六盤山麓,歷時20天、行程3400公里的踏訪,令我們激奮不已:不斷躍入眼簾的一座座荒山上、一片片沙漠中崛起的“綠色産業”,無不展示著當地群眾借助市場經濟春風改造大自然的動人畫卷。

  今天,三面環沙的寧夏率先在全國實現土地沙漠化逆轉,而且每年為黃河攔截泥沙達4000萬噸。這一事實告訴人們:正在逐步形成的多元化投資主體新機制,為生態建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據統計,全自治區沙漠化土地已由80年代初的1.65萬平方公里減少到1.26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減少了5000多平方公里。 栽種林草奔富路

  慕名來到彭陽縣古城鄉農民馬成錄承包的長達3公里的荒溝裏,只見溝壑兩旁樹木蔥綠,山泉流淌。馬老漢的妻子撫摸著一棵棵挺拔的白楊樹,對記者感慨地説:“沒有承包經營,就換不來這些搖錢樹啊!”這個縣的農民積極承包荒山,種植適合當地生長的白楊、山杏等經濟林,已使70多萬畝荒溝禿嶺披上了綠裝。

  打破長期以來投資主體單一、造管脫節舊體制,按照“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運用市場經濟手段,鼓勵多方投資治理荒山、荒漠,一批批農民如打開閘門的潮水涌上荒山、沙海,煥發出開發既有生態效益又有經濟效益的“綠色産業”的極大熱情。

  在水土流失嚴重的寧南山區,記者不論是途經黃土溝壑區,還是穿越土石山區、乾旱荒漠區,一路都能聽到農民承包荒山、荒溝,種草種樹發家致富的故事。

  旱垣上的海原縣賈塘鄉王塘村,家家戶戶都種草,全村種植紫花苜蓿等多年生牧草達2800多畝。村支書李德義掐著手指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咱這地方雨水少,種一畝麥子,好年景也不過收上百十斤;而種一畝紫花苜蓿,一年産兩茬,至少能割6000多公斤鮮草。去年市場鮮草收購價一公斤8分錢,光賣草就能收入近500元。種草養畜,收入還要高。”今年剛被評上全國勞模的回族農民擺文貴,近年來先後種了32畝苜蓿,每年育肥肉牛60多頭,6口人年均收入5000多元。

  王塘村靠種草養畜迅速脫貧致富的經驗,像原子核裂變似地輻射到周圍鄉村,過去習慣開荒種糧的農民,如今爭相在自己承包田裏種草養畜。同行的縣科技局局長黃振武説,今年全縣又新種草15萬畝,超過了去年的水平。為保護農民退耕還草的熱情,縣上還以股份制形式與天津浩幫公司聯合投資2700萬元,興建年加工幹苜蓿草近2萬噸的龍頭企業,以增加種草業的附加值,進而帶動這項強縣富民的産業快速發展。

  最講實惠的農民一旦嘗到種草種樹的甜頭,沙漠也能變綠洲。地處毛烏素沙漠西南邊緣的鹽池縣,七成以上的人口和耕地都處在沙區。在同風沙長期抗爭中,鹽池人總結創造出在沙漠裏種植藥材、喬灌木及經果林,形成既能防風固沙改善生態,又能增加經濟收入的沙産業,短短幾年功夫,就鎖住了200多萬畝沙漠化土地 。

  興建家庭林場成時尚

  處於騰格裏沙漠威脅之中的中衛縣,曾聽人説過去是個“風吹沙子跑,沙丘比房高”的地方。然而,今天記者踏上這塊土地時,展現在眼前的卻是一派綠樹成行、稻麥青青、畜嘶禽鳴的田園風光。

  沙海變綠洲,一批個體治沙大戶功不可沒。中衛縣林業局長介紹説,全縣沙化土地佔到土地總面積的22%。隨著治理難度的日益增大,僅靠國家投資治服“沙龍”已有點力不從心,而治沙大戶涌現,很快使形勢得以扭轉。目前,這個縣僅千畝以上的治沙大戶就有四家,在他們的帶動下,累計開發治理沙化土地3萬多畝,佔到全縣治沙總面積的五分之一。

  30年甚至50年不變的荒山、沙地承包政策,以及政府配套基礎設施,免徵多年農業稅、提供貼息貸款等優惠措施,不僅讓農民紛至沓來,還吸引越來越多的個體工商戶踴躍投身“綠色産業”的開發。這些靠經商辦企業率先致富的人們,少則懷揣數百萬元,多則斥資上千萬元的資金,向著建設大型家庭林場的目標,與肆虐的風沙展開了氣勢恢宏的較量。

  西臺鄉陽溝村農民韋永貴,無疑是他們中間的佼佼者。改革開放初,這位祖祖輩輩土裏刨食的漢子毅然走出“農門”,去銀川、蘭州等地搞商貿、辦企業,見了世面也掙下不少錢。1995年,他響應政府號召,開始在沙地上撒“綠”,幾年來,先後斥資1400萬元,硬是在大漠中建起了一座佔地4000畝的大型林場。從區上聘來的林業工程師介紹説,今年韋永貴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投資100多萬元,從北京、遼寧、陜西等地引進十多種樹苗,安排苗圃近千畝。據初步測算,明年僅出售遼河楊樹苗一項就可收入300多萬元。

  像這樣營造大型林場的個體工商大戶,如今在寧夏山川隨處可見。中寧縣黃河兩岸上百個生態治理點,其中15個為個體戶所有,總投資已達5000萬元左右。置身石空鎮張臺村農民方國銀在寶中鐵路邊營造起的600畝果園,只見一棵棵蘋果樹綠葉初綻,桃花杏花爭相綻放。據有關部門測算,這片林子的總價值已超過1200萬元。

  撫今追昔,原中衛縣西臺鄉黨委書記史發源感慨萬千:“過去我在西臺鄉工作時,每年都組織群眾植樹造林,國家花了不少錢,能否成活,卻很少有人過問。現在機制變了,情況也就不一樣了。私人種草造林,追求的是成本低、成活率高、效益好。” 科企聯手綠荒漠

  市場經濟新機制的觸角伸到哪,哪就很快崛起一片“綠洲”。大企業集團以資本運作和高效生態農業為手段參與開發,則使寧夏的生態建設更具活力。

  站在廣夏股份公司麻黃基地的職工大樓頂部,記者舉目四眺,眼前平疇千里,溝渠縱橫,林網成行,一架架噴灌機正在盡情地滋潤大片麻黃草……要不是基地總指揮吳安琪在旁邊提醒,簡直令人不敢相信:五年前,這裡還是一片“飛鳥鮮至”的流沙。

  在銀川市西南約12公里處的永寧縣境內,曾經連綿著6萬多畝的沙丘,俗稱“西沙窩”。這片沙漠每年以0.8米的速度向東北迅速移動,嚴重威脅著銀川市的生態環境和居民生活。改造這片沙漠是政府和城市居民已久的夙願,但由於資金匱乏不能變為現實。

  希望之火終於燃起來了。1996年,廣夏公司與自治區水科所聯手,雙方以資本運作和技術入股為形式,以開發高效生態農業為目的,組建成立廣夏天然物産有限公司,出鉅資購買了兩萬多畝沙地。這年春,一支由264台推土機、57輛翻鬥車、9台裝載機和數以千計的騾馬大隊組成的治沙隊伍浩浩蕩蕩開進了“西沙窩”,在東西3.8公里,南北8公里的範圍內打井、架線、平田、修路、砌渠、植樹……奮戰420個晝夜,終於將2548座十幾米高的大沙丘改造為高差不過4厘米的高標準農田。

  如今,這裡種植的200多萬株樹木已全部成活,兩萬畝藥用麻黃草長勢也十分喜人,巨大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已開始顯現。吳安琪對記者説,去年冬天,這裡第一次出現了大霧天氣,蛇、蟾蜍、麻雀等小動物也安家落了戶,颳風時很少再有沙塵。去年,基地産出1400噸麻黃草,今年可産出3300噸,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麻黃草種植基地。一座全國最大的麻黃加工廠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建,預計竣工投産後,這兩萬畝麻黃草全部收穫並加工製成藥物,年銷售收入可達數億元,而且可以連續14至15年收割,具有長期穩定的經濟效益。

  銀川近郊“西沙窩”的治沙方興未艾,廣夏公司又把目光投向了賀蘭山東麓的沙漠、戈壁。截至目前,這家企業已累計投資4億多元,先後治理沙漠、荒灘近10萬畝,創下了生態環境建設史上值得驕傲的業績。

  令人精神振奮的是,時下科企聯手搞開發已不屬個別,記者每到一處,都能欣喜地看到,不論是農民、個體戶的造林綠化,還是大企業的連片開發,他們都十分注重科技投入,不惜重金聘請高級專業技術人才作顧問;有的還採取技術、智力入股的方式,吸納技術和管理人才,努力提高生態建設的科技含量。

  寧夏運用市場經濟機制,已經踏上走出生態惡化困境的坦途,一道道綠色正在茫茫沙漠和亙古荒原中拓展……(新華社)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