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開發需要新的資源觀
西部大開發需要新的資源觀


  主持人:根據權威機構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目前已經探明的自然資源有一半以上分佈在中國的西部地區,因此資源優勢是目前中國決定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的基礎條件之一,而位於四川省西南部的攀枝花市就被譽為“中國的釩、鈦之都”和“富甲天下的聚寶盆”,同時這座以花命名的城市本身就是35年前中國政府在西部地區先期開發而進行的,研究西部地區開發的專家指出,攀枝花市過去與未來的發展之路在西部開發中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新聞背景:攀枝花市目前已經是中國西部最大的鋼鐵和能源基地,而在35年前這片土地當時的建設者們形象的稱之為“西戶人家一棵樹”,這棵樹上所開的花被當地人叫做攀枝花,但是在這片只佔中國國土面積千分之一的彈丸之地上卻蘊藏着中國20%的鐵、64%的釩和93%的鈦等自然資源,攀枝花的資源開發首先就是從攀枝花的鋼鐵公司的建設開始的,當時正處於60年代,國家經濟建設重點的首次時期,計劃經濟時代的資源型城市攀枝花它的優勢自然資源開發完全是一套國家的投入發展起來的。1970年攀鋼高爐首次出鐵,1971年首次出鋼,參加過當時建設的許多人仍然忘不了那激動人心的時刻。

  孫希文(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煉鐵廠廠長):一號高爐7月1號出鐵那一天我正好是白班,我是副工長,是工長的助手,當時我正好是白班,又是出第一爐鐵,所以我的心情非常激動,非常高興,能在大高爐裏面冶煉釩鈦礦對我來説這是第一次,所以我非常興奮。

  新聞背景:在改革開放前,攀枝花長期處在對外保密階段,因此在中國的地圖上有很長一段時間查不到攀枝花這個地方,但是進入改革開放時期,攀枝花鋼鐵公司卻成為中國第一家進入國際金融市場的工業企業。攀枝花的全面開發是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的,它是以攀鋼的二期工程和二灘水電站建設為主要標誌,攀枝花鋼鐵公司的二期耗資近百億,歷時十一年,目前攀鋼已成為中國西南最大的鋼鐵生産基地和中國最大的釩鈦生産基地,以及鐵路用鋼生産基地,資源的綜合利用和産品結構由此發生了變化。

  洪及鄙(攀枝花鋼鐵(集團)公司董事長):我們現在準備開發是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資源綜合利用,利用釩、利用鈦、利用鈷,第二個層次就是鋼鐵,鋼鐵國家在部量控制,我們準備搞結構調整,就是國家最急需的,鋼軌、冷軋板、熱軋板我們去發展,總量上不再追求更大的發展,另外要注意環保,我們可能要投資七個多億,搞十個項目的環保項目,使得我們長江的上游能夠保持一片青天綠水,能給下游不造成污染,工業發展和環境更加改善。

  新聞背景:二灘水電站位於攀枝花地區的雅龍江下游即將匯入金沙江的黃金點上,它是中國第一個大規模引進外資,全方位實現國際招標的工程,不少境外媒體報道説,二灘水電站作為20世紀中國全部建成投産的最大水電站,雖然位於中國西部的高山峽谷中,但是它的創造過程卻創造了與國際全面合作接軌的典範。二灘水電站工程總投資330億元人民幣,其中世界銀行為工程貸款9.3億美元,這是世界銀行在進行充分評估之後發放的自成立以來對一個單項工程最大的一筆貸款。攀枝花地區的水能資源開發量佔中國的18%以上,被譽為世界水能大寶庫,而它境內45公里半徑內卻有四處可供建設大中型水電站的壩址,裝機容量可達700萬千瓦時。

  王音輝(二灘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二灘工程的建設是比魯布格又邁了一步,它是全方位的和國際接軌,然後實行全方位的開放改革,在這種體制下,我們不僅完成了中國的第一高壩,也是世界的第三高壩,和本世紀內建成的最大水電站,同時最主要的我們探索了一種新的機制,這種市場的機制而且通過市場的方式我們來完成大型的項目建設,我認為是成功的,而且同時我們建立了獨立的發電廠,在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上,也成這出了一個可喜的步伐。

  新聞背景:和大多數中國西部的資源形成是一樣,攀枝花市也面臨着城市基礎設施與經濟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

  張成明(四川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市長):應該説這次西部大開發和我們以往的開發有些不一樣的地方的話,就是以前我們非常強調先生活、後生産,雖然生産搞上去了,但是我們城市的基礎設施比較落後,造成了很多現在阻礙經濟發展的一些問題,我們這次是要借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首先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來支撐着新的大開發,所以我們提出一個叫做優化環境、壯大實力、提高質量,優化環境就是包括交通、城市基礎設施這個環節要優化,壯大實力就通過基礎設施的支撐,讓我們的經濟項目來發揮更大的作用,壯大我們全市的經濟實力,提高質量就是通過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壯大實力,提高我們全市人民生活水平,應該説這是我們開發的最大目的。

  主持人:就西部開發過程中攀枝花市的發展和建設的有關問題,我們特別邀請來了攀枝花市市委書記秦萬祥先生。秦書記我們知道這次的西部開發大戰略的實施可以説給攀枝花市提供了第三次跨越式發展的機會,我們也知道您經常説説攀枝花第一次大發展時期是在一個特殊的歷史條件下和特殊的地域、地理條件下開始建設的,那麼這兩個特殊到底指的是什麼?

  秦萬祥(中共攀枝花市市委書記):這兩個特殊一個就是特殊的歷史時期,主要是指當時我們國家六十年代為了打仗,建立大後方基地,是在備戰時期開發建設的;第二個表現就是在高度計劃經濟時期,是按照特區的體制來進行開發建設;所謂特殊的地理位置,一個是它的地理位置屬於比較邊遠的深山峽谷和民族地區,第二個就是開發建設的初期是在鐵路不通的情況下開發建設,第三個是在沒有任何城市依託的情況下開發建設的。我親身經歷了這35年的歷程,我感到在我們國家西部地區選擇一些條件好的地區進行大規模的開發是完全可以成功的。

  主持人:攀枝花市可以説真是從無到有35年建成的城市,剛才您談了第一次建設高潮時期一些特殊條件,我們也知道,我們從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時候,攀枝花市進入了第二次建設高潮,那麼這一次的建設高潮為今後攀枝花市的發展打下了什麼基礎?

  秦萬祥:如果説大三線建設是攀枝花開發建設的第一次重大歷史機遇的話,我想以80年代中期開始以攀鋼二期工程和二灘水電廠的建設為標誌,攀枝花的建設進入了第二個高潮期,很顯然這次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無疑對攀枝花來講又是難得的重大歷史機遇,前兩次開發為今後的開發創造一個很好的基礎,我想一個基礎就是從綜合經濟實力來看,攀枝花現在人均國內生産總值超過1萬1千元,出口創匯佔GDP的比重,達到13%以上;第二個表現在從主導産業來看攀鋼已經形成了年産400萬噸鐵、350萬噸鋼、250萬噸鋼材,還有20多萬噸的釩鈦産品,我想攀鋼的這次開發必然會帶動相關産業的發展;第三個方面我想在能源上大家都知道亞洲現在最大的水電站裝機330萬千瓦,年發電量171億度的二灘水電站已經全部投入運行了,再加上地方裝機總容量達到400萬千瓦以上,顯然這就為西部的開發提供了強大的能源保證;第四個方面我想攀枝花35年的開發建設聚集了5萬多名,各類的專業技術人才,這一個就為西部大開發提供了技術和管理上的依託,四川省在制定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總體規劃構思當中又把攀枝花列為四川省的重要的資源綜合開發區,我想有過去的基礎,有開發的機遇,加上我們的努力,我想攀枝花這次實現跨越式發展完全是有可能的。

  主持人:我們也知道攀枝花可以説是富甲天下的一個聚寶盆,剛才您也談到了就是攀枝花有鋼鐵的優勢,釩、鈦、鋼鐵基地這個優勢,另外還有目前亞洲最大的二灘水電站能源的優勢,可以説攀枝花資源優勢非常明顯,你們怎麼樣本着一個什麼樣的資源觀來把這個優勢來充分的發揮出來?

  秦萬祥:攀枝花開發建設35年了,回顧35年我想就這個資源問題我們有些體會,第一個體會就是説礦産資源、水能資源、國土資源固然是我們開發的重要基礎,但是我們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隨着現代經濟特別是知識經濟的到來,自然資源和一般勞動力的作用在下降,而環境的營造和科技人才的開發突出的顯現出來了,所以説在下一步推進開發建設當中,我們既要重視物質資源的開發,更要重視科技人才的開發,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是由過去的立足資源搞開發,然後轉向以市場為導向的搞開發,而且根據市場的需要選擇我們的産業和發展來做主導因素;第二點體會我們感到資源再多,它不會自發轉化為經濟優勢,它要轉化我們感到其碼有四大要素,第一技術、第二資金、第三人才、第四市場,那麼我想這次西部開發我們還要充分地注意到我們國家即將加入WTO,這麼一個國際上的環境走向國際大市場去融資、去引進管理,我想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從一些研究資料來看,世界各國在開發落後地區的時候都有兩個側重,要發揮兩個積極性,一個是要發揮政府的積極性,一個是要發揮市場的積極性,您覺得在西部開發的初期應該側重於哪方面?

  秦萬祥:我想雖然西部地區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開發的,但是也絕不是説政府在這方面無所作為了,我個人看法,尤其在開發初期,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政府的積極性還佔主導作用我想政府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制定總體規劃,西部開發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同時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要搞好開發就必須首先繪製一張很好的藍圖,因為藍圖是實施開發的重要依據,現在我們不可能設想一張粗製濫造的藍圖它能夠會構造出一個很好的工程;我想第二個主導作用就在於安排重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我翻了些資料,就是縱觀世界上一些國家開發落後地區的不同作法或者叫經驗吧,比如蘇聯開發西伯利亞,美國開發西部和後來開發阿拉斯加,英國開發北海油田,巴西開發邊遠地區無不都是從基礎設施首先着手進行,因此我們也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大工業和交通大動脈的建設是開發邊遠落後地區的強大動力和有效手段;我想第三方面的作用就是制定重大的政策措施,比如講産業政策、基礎政策、金融政策還有開放政策。

  主持人:那麼攀枝花在選擇項目上都做了哪些考慮?

  秦萬祥:攀枝花現在貫徹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還僅僅是剛剛開始,我們在項目的選擇上主要要把握好這麼幾條原則,第一條就是在指導思想上堅持兩大發展戰略,第一就是堅持可持續發展,攀枝花95年我們根據國家提出的21世紀行動計劃,我們和北京大學合作編制了可持續發展計劃;第二就是科教興攀的戰略;第二個方面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我們考慮就是打通對外交通大通道,融入到整個交通大網中,比如講108國道從成都到昆明這一段,我們希望國家及早的安排能夠及早的開工,因為這一條路它是四川省通江達海連接周邊的一個幹道,今後也是連接中亞和東南亞交通大網絡的很重要的一個工程,這個工程實施之後對地區的發展將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個就攀枝花的民用機場在國家的支持下去年年底已經破土動工了,國家這次再給予支持,我們再做好工作,幾年之內把空中通道打通;第三條原則就是利用高新技術對傳統産業進行改造,從而達到産品更新換代和産業的優化升級;第四條原則我們要把握,就是要充分利用攀枝花的優勢資源培育我們的獨特産業、形成新的支柱産業,比如攀枝花的釩鈦在世界有名的,現在有了開發的基礎,我們想利用這次機會真正把它建成具有世界級的釩鈦基地,還有攀枝花的能源條件非常充足,我再發展化工産業,那麼農業上僅僅圍繞着名特優發展特色的農業經濟,我們有個設想,有這麼幾句話就叫做優質糧、早蔬菜、晚水果,四句話,辦出自己的特色,不走低水平重復建設、雷同發展的這個老路,還有一條就是我們在生態建設上抓好現在我們的五大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長江保護利用工程還有利用世界銀行開發安寧河工程,第五個就是治理工業上治理大的污染項目,我們想通過10到15年的時間攀枝花生態環境,我們確立了目標,就是形成綠色屏障、再現秀美山川,在經濟上要達到一個這樣的水平,我們考慮在現有的基礎上抓住這次開發的機遇,利用好各個方面的政策,使我們國家生産總值在2015年,也就是攀枝花建設50周年的時候是人均國內生産總值要達到中等發展國家地區和城市的水平,40年基本接近這個水平了。

  主持人:那也走在中國平均水平的前面了。

  秦萬祥:應當説這個條件是可以達得到的。

  主持人:就西部開發過程中資源型城市的發展的有關問題,今天我們的演播室請來了一位專家,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的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董索成教授,你好,歡迎到我們的演播室來接受我們的採訪。董教授,剛才從我們前面的訪談內容中已經了解到了攀枝花這樣的城市,這種資源型的城市它的發展之路,那麼像攀枝花這樣的城市在西部是否具有典型性?

  董索成(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是的,正如你説攀枝花在中國的西部是非常典型的,它之所以典型就是最初依靠優勢資源開發,比如説它的釩鈦磁鐵礦能源資源發展起來,在很短的35年時間裏就由一個貧窮落後的地區發展成一個現代化的工業重鎮,這樣的城市,比如像新疆的克拉瑪依、甘肅的玉門,它叫石油城,寧夏的石嘴山叫塞上的煤都,另外還有甘肅金昌、鎳都這都是很有名的。

  主持人:都是資源型的城市。

  董索成:還有雲南個舊它叫錫都,以錫著名,還有自貢這樣的鹽化工城市,甚至目前柴達木盆地的格爾木這樣的化工城市都是依靠資源開發發展起來的。

  主持人:剛才您給我們介紹了在西部有很多的資源型城市,現在我們把眼光放得更寬一點看看世界上,就是很多發達國家在開發落後地區的時候也曾經遇到過類似的問題,那麼從國外發展的經驗來看能給我們哪些啟示?

  董索成:像工業化初期的英國的一些城市,比如像伯明翰在英格蘭中部它最早就是在煤炭、鋼鐵這樣的産業發展起來的城市,當時伯明翰被稱為世界的車間,就説它製造了世界上大多數的産品影響全球,但是隨着資源的深度開發它的煙霧迷漫、污染非常嚴重,成為英國的黑鄉,因為都是綠色鄉村它是黑色的鄉村,這樣的情況,另外像德國魯爾區,它也是在煤鐵資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世界著名的工業區,它在開發的初期也面臨到了優勢資源的開發、環境污染這樣的問題,但是它比較好的解決了,它就採取了産業結構的轉制,像魯爾區的埃森它就是德國最大的一個軍火集團、克虜伯集團的一個發祥地,另外像杜伊斯堡這樣的中心城市它是德國的鋼鐵城市,但最後它發展成為一個電子、機械製造、化工、食品等等這樣一個多元化的城市,另外像美國的一些工業化的城市,比如説像賓西法尼亞州的匹茲堡是很有名的美國的鋼城,最初是靠煤鐵發展起來的一個鋼鐵重鎮,在美國佔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後來隨着煤鐵産業優勢的下降、隨着資源開發深度的加大,它的污染非常的嚴重,也是匹茲堡及其周圍的地區,也是美國的黑鄉,就是環境污染非常嚴重,後來它發展高科技産業、高新技術,現在已經成為美國軟體的中心之一。

  主持人:董教授,我們知道像攀枝花這樣的城市它有着非常豐富的電能資源,同時它還有着釩鈦磁鐵礦這樣的資源,在未來它如何在産業的層次上要提升,如何才能使生産的結構、産業的結構更趨合理?

  董索成:從攀枝花目前的發展水平來看它已經達到了西部工業化的最高水平之一,因為它的人均GDP已經達到了1萬元以上,這個數字是西部的兩倍多。

  主持人:這個數字來看攀枝花並不算特別落後的地區。

  董索成:應該説是西部一個比較發達的工業中心,它還比東部的平均水平要高,因為東部的人均GDP目前是9000多元人民幣,它已經接近了像浙江、江蘇這樣的省的平均水平,所以攀枝花按照工業的比重按照工業化的水平和人均GDP的情況來看,它已經進入到了工業化的起飛階段,按照工業化的規律來看,它下一個邏輯發展的階段應該是工業化的高新技術密集型或者是信息産業密集型這樣一個階段,攀枝花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就是用高新技術來改造或者武裝傳統産業來提升産業結構,使産業結構來一個跨越式的飛躍。

  主持人:攀枝花這樣的城市應該走依託優勢資源發展高新技術産業這樣一條路,如果像攀枝花這樣的西部城市想這樣做的話,那麼在國外的類似的城市中有沒有經驗或者規律可尋?

  董索成:國外這樣的情況是很多的,就是依靠優勢資源、依靠高新技術獲得了常規的發展,像美國西部的重鎮、工業重鎮,像緬因州它最早就是依靠礦産、軍事工業和旅游這樣的一個基地,但是到86年的時候它還是比較落後,那時候美國政府就制定了一個卓越計劃,就是重點發展科技和教育事業、發展高新技術産業,確定了像生物技術、電子信息等等這樣的高新技術産業為主導,在1994年的時候,九十年代的時候就發展成為美國高新技術的一個重鎮,這個速度超過了美國(平均水平)達到了美國發展水平,這就是一個跨越式的發展,因此像攀枝花這樣的城市應該在西部分類指導西部大開發中,像攀枝花、像西安這樣基礎水平比較高這樣的城市應該追求一個跟東部同樣發達同樣現代化的一個發展目標,而不應該把它也視為落後地區,這些地區應該積極借鑒國外的經驗,依靠政府培育一個良好的創新環境或者人才成長環境,積極引進國內外適用的高新技術,來逐步地提升産業結構、逐步地實現跨躍式的發展。 (中央電視臺)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