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開發要量“水”而行
西部大開發要量“水”而行


  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黃河上中游省區新上的工農業項目將進一步加大用水量。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專家呼籲,西部省區在大開發中要樹立量“水”而行的意識,否則盲目用水,將引發水量不豐的黃河的水危機。

  黃河是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供水水源,西部大開發涉及黃河流域的省區有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和四川等6省區。除水量比較豐富的四川外,其它5省區地處乾旱區,年降水量少,時空分佈不均,據統計,這5個省區目前每年耗用黃河水約150億立方米,而國務院分配給其的黃河可供水量僅為181億立方米,總量略有盈餘,但是具體到每個省則不平衡,其中內蒙古分水指標基本用完、青海和寧夏耗水也接近分水指標。

  “千噸黃河水只能賣一瓶礦泉水”,由於黃河水價偏低,在西北地區時常能看到“大水漫灌”的現象。沒有樹立正確的量“水”而行意識,導致目前西部一些省區在大開發中,往往沒有考慮水的因素,上馬大量的高耗水項目,而且一些地方追求短期利益,興建項目沒有配套相應的污水處理設施。有的省近年發展馬 鈴薯的深加工,每年都有幾萬噸未經處理的澱粉污水流入黃河。

  黃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黃自強介紹説,黃河水資源供需矛盾表現的相當突出,1997年,下游最後一個水文站斷流時間長達226天,嚴重影響了下游河南、山東兩省沿黃兩岸人民的生産和生活。

  為避免西部大開發加劇黃河水危機,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專家們認為,除了進一步加強黃河水的統一調度,西部各省區要建立水資源開發評價制度,對國民經濟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及重大建設項目的佈局進行供水和水資源保護的專項論證,對缺水地區的建設項目論證可以實行量水而行的一票否決制,要以水定産、以 水量定生産規模,採取行政、經濟的手段,引導工業佈局和産業結構的調整,適當限制發展高耗水産業。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