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私營業主西部找到發展空間
東部私營業主西部找到發展空間



  五年前,當浙江私營業主江國良用660萬元在重慶買下一間作坊式的虧損啤酒廠時,多數親友都認為他很傻。可日前在重慶總商會浙江分會的成立儀式上,江國良卻成了做生意的同鄉們爭相取經的對象。

  江國良來自溫州,以前在老家與兄弟姐妹一道搞飲品加工,積累了一份家業。1995年底,他毅然拿出幾乎全部家當,到重慶市涪陵區買下瀕臨倒閉的涪陵泉陵啤酒廠,並全部接收194名職工。當時的泉陵啤酒廠無論是發酵還是裝瓶設備,都只能算是作坊式的,只有3000噸生産能力,長期不能正常生産,發不出職工工資,還不起銀行利息。當時浙江私營業主“闖西部”的並不多,親戚和同鄉們對江國良的這項投資沒有一個贊成的,就連涪陵人也對江國良的舉動不太理解。

  但江國良自有溫州人的聰明。在繁忙的車間裏,江國良告訴記者,他更加看重的是發展空間的大小,而不是短期的利益得失。他在溫州靠飲品起家,可到1995年左右,東部飲品市場競爭已達白熱化。他到涪陵及周邊地區先後考察多次,令他最激動的就是廣闊的發展空間:整個涪陵地區只有這一家啤酒廠;而且從涪陵沿烏江而上幾百里,沒有一家像樣的啤酒廠。對於愛喝啤酒的巴渝人家來説,這市場潛力太大了。江國良還有個當時不願明説的道理:那就是他這樣的私營業主在東部論資産只能算“小兒科”,論經商水平也不好説是一流;可一到西部,且不説資産大小,至少在經營理念、開拓市場的手段等方面,他佔據著明顯優勢。

  實踐證明江國良沒錯。收購第一年,他花大力氣走了三步棋:技術改造、強化管理和加大市場開拓力度。當年企業實現扭虧微利。之後啤酒産量從3000噸增至5000噸,直到1萬噸,到目前已形成3萬噸的生産能力。在這過程中,涪陵對他的支持也是不遺餘力:為保障啤酒運輸,涪陵區政府專門為他的運貨車辦理了“特別通行證”。目前江國良已基本收回投資,但他並不罷休:一是要把啤酒生産能力提高到4.5萬噸;二是正在徵地,準備建設一條飲料生産線。他的目標是,到2003年,泉陵公司産值超過億元,利稅千萬元。

  就在江國良在涪陵創業這幾年,更多的浙江老鄉加入了西進行列。據介紹,目前在重慶經商辦廠的浙江人有近10萬人,涉及飲料、服裝、皮革等行業。日前成立的重慶總商會浙江分會,目的就是為浙江私營業主聯手角逐西部大市場架起一座“通東達西”的橋梁。(新華社)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