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撞機事件發生以來,兩國關係的走向引起了世界的關注。《聯合早報》不斷刊出世界各地華人學者撰寫的評論文章,為中美關係把脈。這些文章見仁見智,但均從政治層面來觀察問題,視野難免會受到限制。本文試圖另選視角,從經濟層面來解析兩國關係,以拓寬思路。
布什上臺後,充當了美國鷹派的總代理,對中國擺出咄咄逼人的圍堵姿態,已使兩國關係惡化到建交以來最嚴重的程度。不過,這只是從政治視角看到的情況。如果換到經濟視角來看,則又是另一番景象。
就在撞機事件發生的4月,兩國經貿關係不降反升。美國聯合航空公司及聯合包裹快遞公司(UPS)雙雙增開直飛中國的新航線。美國聯邦快遞公司宣佈未來5年在中國增加100個城市的業務,福特汽車公司首次介入中國轎車市場,在重慶建立了投資額近1億美元的合資企業。6月初,第二屆中國紡織品服裝大型展覽會在紐約閉幕,實際成交額高達2億3000萬美元。美國商家爭相訂購價廉物美的中國紡織品,以適應漸顯疲備的美國經濟的需要。
同在6月初,布什要求國會將中國的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PNTR)地位延長一年。而在上海,中美兩國貿易部長達成了有關農産品補貼的協議,為中國加入世貿掃清了最後障礙。
政治上劍拔弩張,經濟上你來我往,這便是當前中美關係的寫照。
近年來,雙方經貿關係呈快速發展趨勢。雙方貿易在去年已達到創記錄的745億美元,比1999年增長21%。美國已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則成為美國第四大貿易夥伴。美國對華直接投資也迅速增長。90年代初,每年不到4億美元,90年代後期每年約11億美元。近三年,每年超過30億美元。截止去年底,美國對華投資項目已超過3萬個,合同投資額達584億美元,實際投資額達300億美元。美國已連續三年成為對中國實際投資最多的國家。
中國加入世貿後,雙方的經貿關係將更快發展。隨著中美世貿協議的實施,美國將成為中國最重要的貿易和投資夥伴。據中國專家的研究,預計在2005年之前,美國將超過日本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美國對華直接投資將繼續保持首位,並大幅增長。預計到2005年,美對華實際投資年均增長率將達10%,年實際投資額達75億美元,實際投資累計額將超過600億美元。
互補互利難分難解
中美兩國在資源結構、産業結構、技術水平、消費水平等方面的差異很大,兩國經貿關係的互補性便顯得非常突出。中國從美國進口的主要商品是資本技術密集型産品,包括飛機、電站設備、電子産品、化工産品、機械設備等。其中,技術含量高的機電産品約佔總進口額的一半,有些是難以替代的。這些都是中國發展經濟急需的物資。另外如優質小麥等農産品,也是中國市場所需的。而美國從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是勞動密集型産品,如鞋類、服裝、家電、燈具、玩具、五金産品等等。這些都是普通美國人所需要的日常消費品。由於美國人工成本高,生産這些東西的費用太貴,遠不如從中國進口合算。
中美在經濟上相互依賴。不過,目前中國對美的依賴程度要高於美國對中國的依賴程度。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去年中國對美出口已超過對日本和香港的出口,達521億美元,佔中國出口總額的21%,加上從香港轉口的221億美元,則比重高達31%。而去年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為224億美元,僅佔美國出口總額的2%,中國只是美國的第11大出口市場。另外,中國對美貿易一直是順差,去年為297億美元,而去年中國外貿順差總共才242億美元。不言而喻,如果沒有對美貿易的順差,則中國外貿就會出現逆差。近年來,中國外貿的順差,主要來自對美貿易。這對中國外匯儲備的積累、人民幣幣值的穩定都有積極意義。
對美出口的好壞直接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和工人的就業。今年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從中國的進口下跌。光紡織品配額一項,就減少了1億美元。中國沿海一些城市,如青島、無錫的棉紡企業因對美出口受阻而出現嚴重虧損,部分工人被迫下崗。對美出口減少還影響到中國的貨運行業,今年第一季來自美國的集裝箱貨運單同比已下降一半,而受影響更大的是中國的信息技術和半導體行業。今年頭兩個月,由於美國訂單的減少,該行業的中小企業出口已減少10%,估計今年損失將更多。無疑,如果美國不買中國的産品,那麼就會造成數百萬中國工人失業。
貿易是一柄雙刃劍
不過,貿易是一柄雙刃劍。中國停止或減少美國産品的進口,也會嚴重傷害美國經濟。美國國務卿鮑威爾6月1日撰文説,"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為35萬至40萬美國工人提供了就業機會或其他直接好處"。不言而喻,這數十萬美國人的生計依賴於對華出口。而在中國加入世貿後,由於中國對美市場準入的承諾,美對華出口將大幅度提高。預計到2005年,美對華出口額將比2000年增長一倍,達到450億美元,屆時將養活近百萬美國人。
不僅如此,美國經濟最敏感的指標通脹率也與對華貿易息息相關。從中國進口的日常用品,價格比別國的進口品低許多,很受普通美國人的歡迎。在當前美國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更多的美國人轉而購買價廉物美的中國産消費品,這使美國的通脹率得以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有專家估計,如果美國停止進口中國消費品,美國的通脹率至少上升2個百分點。鮑威爾也在文中承認中國商品"有助於控制住美國的通脹,並提高了美國人的生活質量"。(《華盛頓郵報》6月1日)
更重要的是,美國從對華貿易和投資中獲得可觀的利益。中國擁有13億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從可口可樂、柯達膠卷到波音飛機,其市場容量均是別國所不能相比的。去年在中國售出的可口可樂達130億罐,平均每個中國人喝10罐。可口可樂已執中國飲料業之牛耳。柯達膠卷目前在中國已擁有6000家連鎖店,目前仍以每天開業三家的速度在擴張,中國已成為柯達最大的海外市場。波音公司迄今已賣給中國396架客機,未來幾年中還有近百架訂單。試想,如果中國全部改買歐洲的客機,波音公司要裁員多少?中國入世在即,美國已把中國列入其"21世紀國家出口戰略"的首要目標。在服務貿易中極具競爭優勢的美國公司正在摩拳擦掌,準備大舉進入中國的金融、保險、電訊、運輸、會計、律師、醫療、影視等市場。美國的農場主也作好了大量出口其農産品的準備。
擯棄對抗尋求合作
總之,中美兩國在經濟上的共同利益,已使雙方關係難分難解。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兩國的經貿關係將更加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牽制,榮辱與共。這种經濟上的互補互利,已成為維繫兩國關係的重要基礎。每逢兩國的政治關係出現緊張或惡化,最終都因經濟上誰都離不開誰而得以化解。這次撞機事件造成的影響,正在被中國加入世貿後帶來的巨大商機所化解,美國是決不會放棄中國這個市場的。所以,鮑威爾要趕緊訪問北京,一為布什10月赴上海開亞太經合論壇峰會作準備,二為修復雙方關係。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美兩國在政治上的分歧難以消除,兩個大國之間存在著利益上的對立。這種對立表面上看是社會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對立,是霸權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對立,但從根本上來説,是一個面臨衰落的帝國與一個正在崛起的新興大國之間的對立。今後50年,將是美國霸權盛極而衰之時,同時也是中國國力稱雄世界之期。由此看來,中美之間的對立不可能在短期內結束。這就決定了未來數十年,中美關係都好不到哪兒去。但另一方面,兩國的經貿關係將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進一步融合,相互依賴的程度將更高,彼此的利益更難分割,這就決定了兩國關係也壞不到哪兒去,沒有一方能承受戰爭的代價。我以為這就是兩國關係的基本走向和底線。
今後,雙方還會在許多問題上不斷發生摩擦、碰撞,除了政治上的老問題外,經濟貿易上的新問題也會不斷出現。但不管雙方如何針鋒相對,經濟上的共同利益最終都將使兩國關係鬥而不破。不過,鬥總不如和好。"和則兩利,鬥則兩傷",這是一個淺顯易懂的道理。中美交惡,不僅有損於各自的利益,而且也會對亞太地區和世界的穩定造成損害。因此,雙方應儘量避免對抗,尋求合作,履行一個大國的責任。中國對美政策的基本方針是"增進了解,減少麻煩,不搞對抗,發展合作"。撞機事件後,中國也沒有改變這個方針。中美除經濟領域之外,在國際事務上有許多合作空間。以合作代替對抗,對於美國來説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