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論壇

"新經濟"的冬天來臨

新華網

  ●如果"新經濟"只能説明當代經濟活動中知識、技術在量的方面或者説比重增加了,而不能説明當代技術、知識對經濟活動帶來的質的變化,就不能真正地論證"新經濟"的存在

  ●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仍然沒有消除傳統經濟中的矛盾,沒有為生産率的提高和利潤的提高創造令人振奮的前景。"新經濟"與其説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還不如説它是一個尚在成長中的新的經濟部門或一個新的行業

  ●美國經濟終露疲態,滑向了衰退的邊緣。造成這次增長趨緩的原因恰恰是傳統的因素,即生産過剩,這一點也使新經濟永不衰退的神話開始破滅

  隨著新經濟的風向標納斯達克指數的跌落,"新經濟"的冬天確確實實來到了。

  如果僅從國際資本市場的情況看,作為新經濟的形象代表的IT業(信息技術産業)的形勢,與90年代初生物工程産業的境遇十分相似,那時被多年追捧的帶"基因"字樣的股票大多變成了垃圾。去年的春天,正是新經濟被傳媒炒得最火爆的時候,財富論壇上的寵兒儘是IT業的驕子。僅僅一年,風光不再。美國《商業週刊》評出2001年度美國50佳公司,去年名列前茅的網絡、計算機、電信類公司排名大幅後退,只有甲骨文軟體公司躋身前20名,列第十位。去年50佳中有24家屬於新經濟的公司,一年來這24家公司的股價都出現了兩位數的跌幅。福克斯評出的全球前20佳公司,也只有微軟一家勉強排列其中。另一方面,屬於舊經濟的傳統的老牌公司,如石油等能源産業的企業重領風騷。

  新經濟退潮,再次引發了關於新經濟的爭論---到底有沒有新經濟?新經濟究竟是什麼?

  其實,爭論本身並不重要,真正有意義的是:透過新經濟遭遇的波折,可以使人們更冷靜、更客觀、更深入地觀察和認識當代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以便更主動地把握市場、參與競爭,在全球化的經濟大潮中爭取更加有利的位置。

  透過新經濟的退潮引發的諸多爭論問題中,"新經濟究竟新在何處"和"90年代美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是兩個最基本的問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問題。這兩個問題一里一表,從概念和實踐兩個層面上集中反映人們對於新經濟在認識上的分歧。

  從概念上講,新經濟與另一個爭議頗多的詞彙"知識經濟"有所交集。一般認為:新經濟、知識經濟是以新技術和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然而,新經濟或知識經濟的論者們沒有説清楚,新經濟或知識經濟所依據的知識、技術與"舊經濟"或曰傳統經濟中的知識、技術有何本質的區別---畢竟無論"新"、"舊"經濟都要以某種技術作為基礎,都要具有知識內涵。如果只能説明當代經濟活動中知識、技術在量的方面或者説比重增加了,而不能説明當代技術、知識對經濟活動帶來的質的變化,就不能真正地論證"新經濟"的存在,就無法説明經濟形態和經濟運動規律發生了變化和飛躍。

  IT能在多大程度上轉化為生産率增長和經濟增長,是論證新經濟的關鍵性問題。

  實際上從60年代開始,一些西方經濟學家就對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IT)寄予很高的期望,其核心觀念是:認為IT廣泛應用將會降低交易成本,甚至實現零庫存,從而徹底解決生産過剩等傳統經濟中的基本矛盾,大大提高生産率和利潤率。果真做到這一點,那將是一次真正的經濟革命。但是,從80年代開始,日本、美國的一些經濟學家開始注意到,對計算機的大量投資並沒有轉化為生産率的相應提高,而政府公佈的勞動生産率統計數字也並沒有穩定增長。日本經濟學家土志田徵一的研究結果表明:美國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勞動生産率每年增長率一直遠遠低於60年代。例如,在非農業經濟部門中,1960-1973年,勞動生産率以2.8%的速度增長,但1973-1996年的增長率僅為1.1%。而70年代以來,正是美國企業對計算機等信息技術進行大規模投資的時期。由此,經濟學界對IT與生産率增長之間的關係産生懷疑。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索洛説:"除生産率統計之外,你可以到處看到計算機。"

  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史學家在對IT業進行觀察的基礎上,提出了"IT生産率悖論"。美國經濟學家加裏洛夫曼指出,與其他投資相比,計算機的投資回報率是最低的。在他所研究的5年期間,IT資本對産出的貢獻接近0。史蒂文羅奇對統計資料的分析表明:在70年代中期到1986年期間,每個生産工人的産量增長了16.9%,而每個信息工人的産量卻減少了6.6%。他得出結論説:"我們實質上已經分離出了美國生産率的缺失部分,並證明這種缺失集中于雇用的白領工人最多和高技術資本裝備最大的經濟部門",那就是服務部門。因為服務部門對IT的投資量佔美國IT投資總量的85%,所以,這被視為IT生産率低下的間接證據。研究服務業的專家保爾斯特拉斯曼乾脆指出:"計算機支出、利潤和生産率之間沒有關係。"經濟學界對IT業生産率的質疑,似乎預言了納斯達克泡沫的破滅。

  到目前為止,已知的和最新的事實都證明: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消除傳統經濟中的矛盾,沒有為生産率的提高和利潤的提高創造令人振奮的前景。新經濟退潮給人們最深刻的印像是,網絡經濟至今沒有建立穩定、可靠的盈利模式。"新經濟"與其説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還不如説它是一個尚在成長中的新的經濟部門或一個新的行業。

  從實踐的層面上看,甄別新經濟概念的真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怎樣認識與解釋近10年美國經濟的持續和相對快速的增長。

  不應否認,IT業在過去十多年間為美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增長做出了貢獻,實際上IT業是這次美國經濟增長的明星。然而,如上所述,IT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更多的還是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部門,尚不能看出它對經濟增長方式本身有什麼改變。對此,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證實。

  首先,美國經濟10年的增長,特別是美國資本市場的創紀錄的增長,與經濟全球化,特別是資本的國際流動及其轉向有著更為密切的關係,這種關係顯然比IT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要明確得多。90年代後,國際資本大量流向美國,1999年11月至2000年10月,凈流入美國的外資總數達7076億美元。目前,外資共持有9080億美元的美國公司債券,較美國散戶持有的7650億美元還多1.4億美元;政府債券的41%,約13000億美元為外資持有,比美聯儲持有的5000億美元多近兩倍。在直接投資方面,資本回流和資本集中美國的現象有增無減。1997年外資直接投資美國為1000多億美元,1999年高達2825億美元,2000年也維持很高的水平,為2300多億。至2000年底,美國的累計"投資赤字"達14700億美元。

  特別應當指出的是:資本流動轉向、重新向美國的集中又與美國的一系列國際經濟、政治、軍事行動有著直接的關係。1991年的海灣戰爭,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1999年轟炸科索沃,使美國資本市場從1987年的崩潰中恢復過來,並且連上三大臺階,從1000點左右直升11000點以上,增長10倍。經濟學家幾乎找不到IT業投資增長與生産率提高之間的正相關係,政治學家卻不難找出美國的國際軍事、政治行動與道-瓊斯指數上漲之間的內在聯絡。我多次説過:用"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形容美國的經濟增長是很貼切的。儘管這種解釋可能合不上西方經濟學教科書中的任何一項教條。

  從全球化的角度看還有一條證據,10年來美國經濟是一枝獨秀,而日本經濟卻每況愈下。如果新經濟能改變經濟運行的規律,日本就不應該是目前這個樣子。

  其次,在經歷了10年的增長後,美國經濟終露疲態,滑向了衰退的邊緣。而造成這次增長趨緩的原因恰恰是傳統的因素,即生産過剩,這一點也使新經濟永不衰退的神話開始破滅。前不久,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曾表示,美國經濟大幅減緩的真正原因,在於美國對一些産業(如網絡業和電信業)過度投資,形成大量過剩産能。他的觀點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同。美國産業界的許多人士認為,美國各行業所累計的超額産能,不僅導致美國經濟放緩,而且是延緩景氣再次復蘇的致命因素。目前美國各企業正積極進行縮減投資支出、裁員、關廠等措施,但超額産能問題卻是無法在幾個月時間就能解決的。根據美聯儲的估計,美國的核心製造業是這次産能調整中受創最嚴重的部門,該産業2月份的産能利用率已降至9年來的低點---78.1%。其中,半導體産業産能利用率從去年第二季度近100%降至80%左右,電腦業也降至3年來的低點,汽車業從一年前的近90%降至約70%左右。産能過剩對整體經濟而言是莫大的威脅。因為目前的景氣趨緩問題主要是由投資驟降所誘發,而非消費支出下滑所致,當企業急於進行超額産能調整時,將削弱美聯儲降息的效果,因為此時不管利率降至多低的水準,廠商幾乎沒有再投資的意願。這種效果已經浮現,美國商務部3月27日發佈的2月資本財訂單(衡量未來投資的主要指標)已下滑4%。

  新經濟是基於人們對經濟運行和發展認真觀察和深入研究,還是反映了人們對經濟繁榮的一種樂觀情緒。其實,這本身就是個問題。回顧一下歷史,不難發現有關新經濟的提法是屢見不鮮的。不算這一次,新經濟或類似的説法,在美國的歷史上至少已經出現過3次。19世紀橫跨北美大陸的鐵路建成後,就有人認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將隨之出現;1929年大危機前夕,美國股市虛漲,美國輿論界便出現了美國經濟已處於"新的産業時代"的説法,4個月後就發生了股市崩潰;無獨有偶,1968年當美國經濟處於繁榮期的頂點的時候,又出現了新經濟的判斷,但很快又在突如其來的滯脹面前銷聲匿跡了。

  歷史經驗表明:新經濟概念的出現往往與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有著密切聯絡。既然這一次有關新經濟的説法又是出現在經濟持續的增長之後,我們不妨謹慎一點,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浮躁;多做一些認真的觀察,少下一些匆忙的結論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