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洛舍維奇曾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領導南聯盟人民奮勇抗擊北約入侵,表現出錚錚鐵骨並受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被南聯盟人民敬為"民族英雄"。然而,僅僅時隔兩年,南聯盟現政府卻屈從於外部的壓力對它的這位前領導人作出了逮捕的決定。人們在扼腕之餘,更陷入對這一悲劇的沉思。
從本質意義上講,米洛舍維奇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力圖實現北約東擴、將北約勢力范
圍擴大到俄羅斯西部邊界的總戰略的犧牲品。在前蘇聯和東歐劇變後,美國把老米領導的、由塞爾維亞共盟演變而來的塞爾維亞社會黨視為歐洲的"最後的社會主義政權",必欲儘早除之而後快。老米執政的十多年間,他被視為巴爾幹地區"最不聽話"的國家領導人,成為西方的"眼中釘"和推行霸權的"障礙"。西方之所以遲遲沒有對老米動手,原因之一是南聯盟與西方在對老米審判地點問題上的分歧尚未最終解決。南方主張在南境內審判,而西方則堅持要將其引渡到海牙受審。此外,目前掌握的有關老米"罪行"的證據也還不十分充足。上個月28日塞爾維亞警方宣佈對兩家公司在瑞士出售黃金一案進行調查,試圖從中找出老米"侵吞國家財産"的證據,但調查結果表明這是一樁合法交易,而且與老米沒有牽連。在老米問題久拖不決的情況下,美國的耐心開始動搖。更讓美國擔心的是,它好不容易盼到去年9月南聯盟大選後塞爾維亞反對派上臺,能指望借刀殺人,然而,老米威望不減,在黨代會上重新當選社會黨主席。擔心有朝一日老米和社會黨東山再起的後患使美國作出了必須馬上置其于死地的決定,所以才有了以斷絕南聯盟所急需的1億美元經援和阻止國際金融組織向南聯盟提供貸款和其他援助為"大棒",逼南聯盟政府在3月31日最後期限前解決此事。
美國咬住老米不放還有一個客觀需要,強盜邏輯的需要。如果不把老米送上海牙的審判臺並"確認"其有罪,又怎麼可以洗刷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1999年對南聯盟發動的科索沃戰爭缺乏法律依據的罪名呢?又怎麼能"證明"科索沃戰爭的"正義"性,同時也為今後的"人道主義干預"奠定法律基礎?
老米的遭遇也反映了南聯盟現政府內部的分歧和軟弱。南政府明白,如果南聯盟頂住西方的壓力,拒絕對老米下手,國家可能重新陷入以前的孤立境地,南聯盟政權更迭五個月來"返回國際社會"的努力也將半途而廢。另外,醫治戰爭的創傷、在廢墟上重建國家確實也需要西方的援助,南政府被迫在尋求經援和逮捕米氏之間作出了痛苦的抉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