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論壇

阿羅約的安全和穩定之旅
(新華網)


 
  今天中午,菲律賓總統阿羅約結束了對馬來西亞為期3天的訪問。正如8月7日阿羅約在啟程前對其任內第一次出訪所定義的那樣,"這次訪問是一次安全和穩定之旅"。本次出訪不僅增進了菲馬關係,更為菲律賓南部伊斯蘭聚居區的持久和平及長期穩定帶來了保證。   

  訪馬期間,阿羅約與馬元首沙阿和首相馬哈蒂爾舉行了多次會談,雙方就菲南部和平、東馬沙巴問題和兩國在各個領域的合作交換了意見,並簽訂了關於經貿和旅遊等12項協議和備忘錄。意義深遠的是,阿羅約在馬哈蒂爾的陪同下,親自見證了本國政府與境內南部最大的反政府武裝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摩伊)之間正式停火協議的簽署,真可謂不虛此行。   

  從東盟鄰國中選擇出訪的第一個國家,是菲律賓歷屆總統的慣例。將馬來西亞定為首選,則是阿羅約煞費苦心之舉。目的有二:其一,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應該説,阿羅約上臺以後,在反腐敗、打擊綁架、消除貧困和迅速恢復經濟等民眾關心的問題上尚沒有出色的作為。在支持者的期許和反對黨陣營的挑釁抨擊聲中,穩定和發展南部成了阿羅約樹立形象的主要"王牌"。而正如阿羅約本人行前所説,"菲馬不僅是近鄰,也是東盟鄰國和伊斯蘭教兄弟友邦,而伊斯蘭社會(的支持)對我們尋求永久和平和菲律賓南部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於是,與摩伊關係密切,在伊斯蘭會議組織中佔有一席之地的馬來西亞成了首選。其二,修復陷入低谷的菲馬關係。埃斯特拉達出任總統後,曾多次針對馬來西亞前副首相安瓦爾的事情以"老友"身份發表批評言論,甚至在接見安瓦爾女兒時鼓勵其"不屈不撓地鬥爭下去"。這不僅讓馬哈蒂爾反感,也使菲國外交部陷入尷尬境地。一些東盟國家的媒體認為,老埃干預他國內政,破壞了東盟立盟原則。阿羅約就任總統後,曾在3月初主動派出特使與馬"重修舊好",雙方部長級互訪頻繁,兩國間的聯合軍事演習得以恢復。而馬來西亞也投桃報李,積極承諾並協助菲政府與摩伊進行和談。   

  這些都為阿羅約成功訪馬做了良好的鋪墊。引人關注的是,對阿羅約在訪馬時倡議恢復因1997年金融危機而擱置的"文萊、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東盟東部經濟成長區"計劃,"希望凝聚新、馬、印尼和菲律賓合作的力量,把集中點放在'東東盟',而不是整個東盟的整合"的新論調,馬方也持不反對的態度。   

  馬來西亞外長在阿羅約與馬哈蒂爾會晤後向新聞界透露,兩國雙邊貿易已從1996年的15億美元增長到2000年的30億美元,而馬來西亞將繼續為菲律賓提供所需的一切援助,並對菲對馬來西亞在東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的認同表示感謝。   

  在以馬來西亞為代表的伊斯蘭國家的支持下,菲政府與摩伊簽署和平協議後,活躍在菲南部的阿布薩耶夫綁匪將會失去外援和當地深厚的民意基礎,對菲政府的威脅和破壞將會逐步衰萎,這是阿羅約此次訪馬的另一積極成果。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