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經過48個小時的艱難談判,波恩全球氣候變化會議在瀕臨破産之際起死回生,除美國以外的177個國家的代表終於就如何貫徹旨在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達成一致。整個世界都為“波恩”拯救了“京都”而雀躍。
三大集團各持己見
與會的178個國家主要分為3個利益集團:代表支持方的“歐盟集團”;由美、加、日、澳大利亞、挪威等發達國家組成的“傘型集團”,其中美國是反對方,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及俄羅斯是騎墻派;代表發展中國家利益的“77國加中國”由於議定書並未對自身設定義務,則顯得較為輕鬆。派別紛雜使波恩會議僅在程序議題上就足足耗費了三天。
此番波恩會議也可以看作是歐盟與美國之間的政治角鬥。由於美國拒絕承認《京都議定書》,使包括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及俄羅斯在內的部分國家的立場相應發生了動搖,他們認為沒有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25%的美國的支持,《京都議定書》便失去了實際意義。與此相對,歐盟由於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工作比較成功,所以對《京都議定書》毫無保留。根據規定,該議定書需經超過半數國家的同意才能生效,這並非指國家數量超過半數,而是批准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超過全球的半數。日本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位於世界第三,所以在美國退出後,日本的態度變得至關重要。歐盟與美國對日本的拉攏也就顯得日益激烈。美國不情願為《京都議定書》在外交上陷於孤立,希望拉日本下水,臉面上好看一些;而歐盟早已對布什新政府的態度心存不滿,如果此番不能在氣候會議上“得分”,未來恐怕在其他涉及全球利益的事務上更難有所作為。歐盟在最後時刻對日本再次做出妥協尤顯其在此問題上的急迫。波恩協議還不能看作是對美國的外交勝利,因為議定書的最後通過要等到明年才見分曉,其間的鬥爭勢必仍然相當激烈。
溫室氣體排放最關鍵
各方在上述基本問題上的立場之所以存在分歧,是因為溫室氣體排放的減少和控制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的能源消耗數量、經濟結構調整、技術變動和生産與生活方式的轉變,並通過負擔溫室氣體削減成本而影響到一個國家在國際經濟體系中的競爭力;同時也是因為談判有關各方從各自利益出發對相
關權利、責任和義務的安排有着不同的要求和理解。在十餘年的國際氣候談判進程中,歐盟從自己集團的外交和經濟戰略利益出發,一直力圖主導談判進程,在國際氣候論壇上與美國爭奪領導權並通過向美國施加減排壓力來牽制美國的經濟競爭力。相形之下,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會對美國等“傘型集團”國家的經濟産生較大的影響。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此次面臨的是自身經濟與環境利益被忽略甚至被犧牲的風險,因此肩負着在多邊談判中捍衛自身利益的艱巨任務。
協議最終降低了標準
雖然波恩協議是多番妥協的産物,對氣候的貢獻並沒有預期的那麼大,但使這麼多國家就此達成一致,不得不説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從會後公佈的協議細節可以看出,對氣候有利的成果並不多,談判更像一場數字游戲。
配額交易。波恩協議對配額交易採取了容忍的態度。所謂配額交易是指運用自由市場經濟規則,讓需要更大寬限的公司和國家能夠向其他已經達到削減目標的地區購買污染權。美國一直是這項提議的支持者,而俄羅斯也出於自身利益表示贊同。因為長期經濟下滑,俄羅斯工業開工率很低,能源消耗減少,氣體排放量早已達標,它希望將手中沒用完的排放指標賣給像美國這樣的污染大戶,換取經濟利益。此外波恩協議還允許所有工業化國家將其在境外建造的電站算入排放配額中,但核電站除外。
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根據協議,將設立最貧窮國家基金,歐盟、加拿大、冰島、挪威、新西蘭和瑞士保證向發展中國家提供4.1億美元,用於促進當地的環境保護。
監督和懲罰。這一點是歐盟與日本爭論最為激烈的條款。日本一直希望對《京都議定書》的監督寬鬆一些,而歐盟堅持採取較為嚴厲的懲罰措施。最終的妥協方案是增加特殊條款,對日本實行豁免權,其它國家如在一個義務期內少完成一噸的減少排放量,則必須在下一個義務期內多完成1.3噸的配額。另外,協議還決定設立監督委員會,實施監督權。
儘管波恩協議降低了《京都議定書》的標準,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説是予以縱容,但終於保住了《京都議定書》的成果。難怪在會場外抗議的環保組織都自我安慰道:“有總比沒有強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