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分裂的由來
朝鮮半島分裂的由來


本是一個統一國家

  朝鮮是一個擁有5000年曆史的東方文明古國。按照史學界通行的説法,在公元前的古朝鮮時期,半島北部先後出現檀君朝鮮、箕子朝鮮和衛滿朝鮮三個王朝,南半部則有馬韓、辰韓、棄韓等部族國家。公元前後半島進入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並立時期,為時700餘年。公元7世紀,新羅同唐朝聯合克滅高句麗、百濟兩國,基本統一半島,從此以後朝鮮便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公元10世紀新羅衰敗,高麗王朝取而代之,14世紀末朝鮮王朝(李朝)取代高麗,直到1910年朝鮮被日本吞併亡國。1945年日本敗亡,朝鮮方告光復。

  縱觀朝鮮歷史,與中國歷史相較有兩個明顯特徵:一是自7世紀半島形成統一國家以後,直至二戰結束,除去羅末麗初有過一段極短時間群雄逐鹿外,一直保持著國家的統一,沒有出現過大分裂局面;二是朝鮮的每個王朝都是國祚綿綿,統治長期保持穩定。新羅有國975年,高麗和朝鮮分別維持了474年和518年。

  朝鮮在歷史上能夠長期保持穩定統一,有其民族、地緣及傳統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朝鮮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單一民族國家之一,從來沒有發生過其他國家歷史上經常看到的因民族矛盾而陷入分裂和動亂的局面。

  自公元前後漢字傳入朝鮮後,朝鮮一直通用漢字漢文,直至本世紀初拼音文字漸漸取代漢字漢文為止。在長達2000年的時間裏,這種通用文字從沒有因各地方言不同而有差異,這極大地增強了國家內部的親和力。

  朝鮮國土為半島而多山,人們活動區域相對狹小,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全國各地均有著極強的相互依賴性。

  朝鮮自古以來便同中國保持著密切而穩定的關係,國家有難,相互援助,增強了國家克服困難維持統一和穩定的能力。

  以上諸因素交相作用,形成了朝鮮民族以崇尚和平、穩定、秩序、統一為特徵的政治文化。

日本侵略和日俄瓜分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衰落,西方勢力開始侵蝕朝鮮。特別是日本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走上對外侵略道路,把矛頭直指朝鮮。但由於當時中朝之間仍保持宗藩關係,日本侵朝活動在此後20年中遭到遏制。然而,已趨沒落的清帝國終究不敵正在膨脹的日本,因此1894年日本決定用軍事行動結束中日兩國在朝鮮的對峙而挑起甲午戰爭時,中國軍隊便遭慘敗。戰後日本迫使清政府與之簽訂《馬關條約》,主要內容便是宣佈結束中朝宗藩關係,承認朝鮮“自主獨立”,實際上是為日本一步步剝奪朝鮮國權開闢道路。

  早在甲午戰爭爆發前夕,日本便用武力強迫朝鮮政府按日本意願進行“內部改革”。戰爭爆發後日本強迫朝鮮“逐華兵、廢華約”,把朝鮮綁在其戰車上。戰後日本更是全面控制了朝鮮。

  此時,極具擴張野心的俄國也立即乘機進入朝鮮,日本遂又同俄國在那裏進行了10年的角逐。日本為在整體劣勢下保住它的侵朝成果,便乘1896年5月俄皇尼古拉二世加冕之機派重臣赴俄秘密談判,提出以北緯38線為界,日俄瓜分朝鮮。但俄國此時已有在朝鮮建立“黃色俄羅斯”的計劃,故拒絕日本提案。數年後日本軍力膨脹,在朝鮮已能與俄比肩,俄國遂在1903年提出以北緯39線為界瓜分朝鮮,這次是日本拒絕了。雙方各不相讓,終於爆發1904年的日俄戰爭。日本獲勝後,再無顧忌,于1905年強迫朝鮮與之簽訂《乙巳保護條約》,公然把朝鮮降為其保護國。1910年,日本進一步把《日韓合併條約》強加於朝鮮,徑直吞併之。從此以後,朝鮮人民不得不經受36年的亡國奴生活,直至二戰中日本戰敗投降。

三八線是如何出現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1943年以後,德、意、日法西斯敗相初露,美、蘇、英、中等主要盟國首腦頻繁接觸,就戰後世界安排進行討論。關於朝鮮問題,至1945年8月盟國首腦之間達成的共識主要有兩項。

  1.戰後朝鮮應予獨立。這一主張最初是由蔣介石提出的,獲美、英支持,寫進了1943年11月發表的《開羅宣言》,蘇聯在德黑蘭會議上對此表示“完全贊同”。但至於戰後朝鮮何時獨立,《宣言》中卻使用了“在相當期間內”這樣含混的字眼,這表明大國各有想法。

  2.對朝鮮實行“四國託管”。這是由美國總統羅斯福提出來的。他主張由美、中、蘇三國對朝鮮實行為期30年的託管,以培養朝鮮自主能力。蘇聯主張托合國為四國,加上英國,但託管年限要縮短。對此盟國在雅爾塔會議期間達成協定。但此後大國間未對託管具體實施辦法進行協商。

  1945年7月波茨坦會議期間,美蘇軍事首腦就蘇聯對日宣戰後雙方海、空軍活動範圍達成協定,但雙方陸軍間並未劃出明確界線。因此,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後,蘇軍立即在朝鮮北部登陸向南推進,大有佔領整個半島之勢,而美軍這時仍在太平洋與日軍激戰,遠離半島。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國務院提出美軍應立即在半島南部登陸北上,以免朝鮮全境被蘇佔領,而美陸軍則認為無法辦到。為尋求解決辦法,他們在8月10日夜進行緊急會議。於是當時任作戰參謀的臘斯克(後來曾任美國國務卿)和他的一個同事便提出了以朝鮮中部38線為界作為美蘇地面部隊作戰和受降分界線的方案。13日此主張被杜魯門批准,15日送交蘇、英政府。蘇聯表示同意,因為斯大林打算以在朝鮮的讓步換取美國同意蘇軍佔領日本北海道(實際上美國堅持獨佔日本,未作讓步)。3月15日日本投降,9月2日太平洋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在一項命令中將美蘇間關於38線的決定公布於世,已進入38線以南的蘇軍即後撤回到此線以北。9月7日美軍才在半島南端登陸。自8月下旬起,三八線兩側便已禁止人員物資交流,鐵路被切斷,9月上旬通訊聯絡也被中止,朝鮮南北之間已處於被分割狀態。

  關於為什麼偏偏選了38線,現有幾種説法。一種説法認為它是純粹軍事性質,而且其出現是一個偶然的就便措施。美國總統杜魯門等當權人物即持此説。另一種説法是三八線直接炮製者臘斯克等人的主張,説它是對當時美蘇力量對比作了權衡後確定的,因為38線大體上把朝鮮分成相等的兩半,而當時朝鮮政治、經濟中心漢城又在此線以南,這樣既增加蘇聯接受它的可能性,又使美國在朝鮮的影響略佔上風。而韓國一些學者則懷疑三八線背後可能存在著美蘇之間秘密交易,但他們至今尚未發現有關於此的檔案依據。

朝鮮分裂向固定化發展

  美蘇軍隊分別對三八線兩側實行軍事佔領後,各自按照自己的模式對佔領區進行統治。

  在北方,先在蘇軍支持下于1945年11月成立了“北朝鮮五道行政局”。1946年2月成立以金日成為首的“北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在北半部推行民主改革。1947年2月經普選産生臨時權力機構北朝鮮人民會議和北朝鮮人民委員會。在南方,美軍登陸後宣佈解散一切朝鮮人自治組織,成立“軍政廳”對南朝鮮實行直接軍事統治,並禁止當時在中國重慶的以金九為首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回國(“臨政”官員僅可以個人身分回國)。由於南朝鮮人民對日本殖民統治垮臺後仍要接受一個新的外國統治機構十分反感,紛紛反抗,美軍當局于1947年2月和6月分別成立由朝鮮人組成的民政長官室和臨時政府,但實際權力仍掌握在美軍手中。

  由於三八線的出現把北方的工業和能源同南方的糧食分離開來,給南北兩方的經濟恢復和人民生活造成極大困難,美蘇佔領軍當局不得不就恢復南北交流進行協商。但此時美蘇關係正從戰時盟友向戰後對手轉變,已無法進行合作。1947年9月美國單方面把朝鮮問題提交聯合國。聯合國遂通過決議,在其監督下在朝鮮全境實行普選成立統一朝鮮政府。蘇聯堅決拒絕,並禁止聯合國監督人員進入三八線以北。美國和南朝鮮領袖李承晚堅持單獨選舉。於是,1948年5月南朝鮮舉行普選,8月15日宣佈成立以李承晚為總統的大韓民國。面對此局面,北方亦在8月進行普選。9月9日成立以金日成為內閣首相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這樣,三八線兩側便各自出現了一個國家,都宣佈自己的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它們之間處於尖銳對立之中。

  朝鮮南北分別建國以後,蘇軍于1948年12月撤離朝鮮北半部,翌年6月,美軍也從南朝鮮撤軍。

  朝鮮南北分別建國後,雙方關係迅速惡化,三八線上不時發生流血衝突。據統計,僅1949年一年三八線發生大小武裝衝突達2600余起,且規模越來越大。到1950年6月25日,終於爆發了全面戰爭。

  這場戰爭本意是希望通過武力手段恢複國家的統一,但三年戰爭的結果是雙方重新回到了三八線。這樣,三八線兩側的對峙局面和國家的分裂狀態便維持下來了,屈指算來,迄今恰恰已滿50年。(張璉瑰)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