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奧運 以人為本--北京申奧人文篇(2001年02月21日13:39)
作為一位教育家,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創始人顧拜旦先生始終堅持將教育設置為奧運會的中心任務,而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人,因此,歷屆奧運會都滲透著強烈的人文主義精神。
現任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也説:“奧林匹克主義是超越競技運動的,特別是在最廣泛、最完全的意義上來講,它是不能同教育分離的。它將身體活動、藝術和精神融為一體而趨向於一個完整的人。”
百年奧運,風雲變幻,不變的是始終如一的人文精神。毫無疑問,2008年奧運會將成為歌頌人、尊重人,一切以人為中心,塑造和諧發展的人文舞臺。難能可貴的是,這一思想已體現在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理念和實際運作中。
北京在選擇新建場館、奧運村、新聞中心和交通、通訊、住宿等基礎設施及競賽日程安排、體育場館的賽後使用等方面,首先考慮的是如何更便捷地為運動員、裁判員、官員、新聞記者、贊助商、遊客和當地人民群眾服務。北京將為運動員創造一個理想的生活、訓練和比賽環境,使他們歡樂相聚並創造最好的成績;為新聞記者提供最好的工作條件,最先進的通訊手段,使他們能夠最快捷、準確地把奧運會盛況傳遍世界;北京還將同所有的合作夥伴和贊助商密切協作、互相支持,使數十萬旅遊、觀光者滿意;而一切舉辦奧運會的設施,將有利於改善北京市的環境,並在環境保護方面造福于廣大市民。
此外,奧林匹克公園的規劃就是在最具文化特色的北京中軸線的北端,這本身就是人文奧運的具體體現。
奧林匹克運動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開放的世界性文化體系,它歷來以體育國際化、奧運會在各大洲流動舉行而著稱於世。這一舉措不僅在全世界普及了奧林匹克運動,也使奧林匹克運動從世界各地絢爛多彩的民族文化中獲得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但由於歷史的原因,在奧林匹克運動誕生之時,人類各民族之間、東西方之間正常的文化交往和了解甚少,影響了奧林匹克運動的世界性。在新的世紀裏,奧林匹克運動需要從東方體育思想、價值觀和運動形式中汲取有益的養分,才能不斷豐富和完善。
在這樣的背景下,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將為奧林匹克運動的世界化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有著三千多年建城史的北京,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奧運會如在這裡舉行,將使東西方文化在中華大地上交融,使東方文化向全球展示其魅力。由此,千百年來流傳至今的中國傳統文化將以其充滿個性魅力的價值觀念、文化觀念、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對奧林匹克運動産生深刻的影響。由此,一個在改革開放進程中蓬勃發展的新北京,將為世界奉獻一屆與眾不同的新奧運,為奧林匹克運動在新世紀的發展帶來新的動力,促使奧林匹克運動真正成為跨文化、跨民族、跨國度的世界性文化體系。
教育是奧林匹克主義的出發點和歸宿,顧拜旦創立奧林匹克運動的真正目的就是通過體育教育青年。本著這一宗旨,北京2008年奧運會將採取各種措施將體育運動與教育相結合。通過學校教育、媒體宣傳向全中國和全世界傳播奧林匹克主義、宏揚奧林匹克精神。
體育與教育相結合的理念將貫穿于2008年奧運會籌備和組織的一切實際活動中。通過各種媒介宣傳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用對人類理想的追求,對祖國的熱愛和對其它國家的尊重來凈化運動員的心靈,使他們視參加奧運會為一項崇高而神聖的活動,並成為奧林匹克精神的楷模。此外,北京申奧過程中還廣泛開展了市民學英語活動,範圍從兒童到老年人,從出租車司機到志願者,從普通居民到政府官員。申奧的過程也就是學習的過程,這無疑是奧林匹克精神的重要體現。
在光彩照人的奧林匹克精神中,人文內涵是不朽的底蘊,它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動力,凝聚著人們嚮往進步的共同心聲,感召著人類挑戰困難的強大動力。而北京代表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申辦2008年奧運會,必定將弘揚人文精神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