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謝鐵驪

  謝鐵驪,1925年生,江蘇淮陰人,中國電影導演。中國影協第三屆理事、第四屆常務理事、第五屆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

  1940年入新四軍淮海軍政幹部學校學習。

  1941年入蘇北新四軍淮海劇社任演員。

  1945年任三十軍文工團團長 。

  曾創作話劇劇本《吹燈》、《三勇士》、《海城起義》等。

  1940年參加新四軍,在新四軍三師淮海劇團當演員。1950年到北京,在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任教員兼表演係副主任。1956年,任北京電影演員劇團副團長,同年,進北京電影製片廠,任副導演。

  1959年,獨立導演了影片《無名島》。1960年,導演了影片《暴風驟雨》,真實再現了土地改革運動的磅薄氣勢,細緻地刻畫了不同性格的農民形象。1963年,根據柔石的中篇小説《二月》改編、導演的影片《早春二月》,在民族風格與電影表現手法結合方面作出了成績,該片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名片。1964年,改編並導演了影片《千萬不要忘記》。70年代相繼拍攝現代京劇舞臺藝術片《智取威虎山》、《龍江頌》、《海港》和《杜鵑山》。1975年,改編、導演《海霞》。1978年,與陳懷皚、巴鴻聯合導演影片《知音》。1983年,改編、導演影片《包氏父子》。1984年,改編、導演影片《清水灣,淡水灣》。

  謝鐵驪的導演藝術創作既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又具有新穎脫俗的藝術魅力,能將深刻的思想內容,縝密的情節結構,精細的人物刻畫,優美的抒情色彩和濃郁的詩的意境融匯在一起。

  八十年代末期,謝鐵驪把宏篇巨著《紅樓夢一部》、《紅樓夢二部》、《紅樓夢三部》、《紅樓夢四部》、《紅樓夢五部》、《紅樓夢六部》搬上了銀幕,在該片中謝鐵驪積聚了自己幾十年導演藝術創作的經驗,以磅薄的氣勢和細緻入微的表現手段再現了那曲封建制度的輓歌,為表璋他的突出導演成就,中國電影家協會授予他第十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中國演員網)

  進入九十年代,謝鐵驪仍活躍在電影界,先後導演了《月落玉長河》、《天網》等優秀影片。

  代表作品:《暴風驟雨》、《紅樓夢一部》、《紅樓夢二部》、《紅樓夢三部》、《紅樓夢四部》、《紅樓夢五部》、《紅樓夢六部》、《海霞》、《早春二月》、《清水灣,淡水灣》、《知音》、《大河奔流》、《千萬不要忘記》、《天網》、《包氏父子》、《月落玉長河》

  《紅樓夢六部》獲第十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1995年在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週年,中國電影誕生90週年中,獲中國電影世紀獎:導演獎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