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最新報道

優秀共産黨人

歷史時刻

革命聖地

  黨的建設

黨的十二大的主要歷史貢獻


  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在北京召開。鄧小平致開幕詞,胡耀邦作題為《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報告。

  鄧小平在開幕詞中強調指出:“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鄧小平提出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思想,是十二大的指導思想,也是整個新的歷史時期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就是在這個思想指導下取得巨大成功的。

  十二大提出的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總任務是: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

  根據鄧小平1979年以來的倡議,十二大確定了從1981年到本世紀末的20年,我國經濟建設分兩步走的戰略目標,即“小康”目標。

  十二大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在提出經濟建設目標的同時,提出了要努力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大會指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徵,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表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大體可以分為文化建設和思想建設兩個方面。思想建設決定著精神文明的社會主義性質,其中最重要的是革命的理想、道德和紀律。要用革命的理想和革命精神振奮起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使越來越多的社會成員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勞動者。這是建設社會主義的一個戰略方針。大會指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靠繼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來保證和支持。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是我們的根本目標和根本任務之一。社會主義民主的建設必須同社會主義法制的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使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化、法律化。這些理論和任務的提出,體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性要求,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也使人們對社會主義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了。

  大會提出,要把黨建設成為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堅強核心,並且制定了新的黨章,清除了1977年十一大黨章中“左”的錯誤,繼承和發展了七大、八大黨章的優點。新黨章對黨的性質和指導思想,對現階段我國的主要矛盾和黨的總任務,對黨在國家生活中如何正確地發揮領導作用,都作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規定;對黨員和黨的幹部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要求,比過去歷次黨章的規定更加嚴格。新黨章還規定黨中央只設總書記而不設主席,規定在中央和省一級設顧問委員會作為新老幹部交替的過渡性機構,以發揮許多老同志的作用。

  十二大還強調,要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使黨內政治生活進一步正常化;改革領導機構和幹部制度,實現幹部隊伍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加強黨在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中的工作,密切黨同群眾的聯絡。針對實際存在的思想不純、作風不純和組織不純的問題,大會嚴肅地提出:黨風問題是關係到執政黨生死存亡的問題。大會確定,從1983年下半年開始,對黨的作風和黨的組織進行一次全面整頓。黨的十二大總結了撥亂反正的經驗,制定了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正確綱領,制定了新的完善的黨章,是黨的歷史上的一次重要的代表大會。(新華網)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