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最新報道

優秀共産黨人

歷史時刻

革命聖地

  黨的建設

抗美援朝戰爭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6月27日,美國宣佈武裝援助南朝鮮,干涉朝鮮內政,同時派遣其海軍第七艦隊開入台灣海峽,“阻止對台灣的任何進攻”,公然干涉中國內政,插足中國的領土台灣。隨後,美國操縱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決議,為美國及其所糾集的其他國家的侵朝軍隊披上“聯合國軍”的外衣,進一步擴大侵朝戰爭。中國政府對美國侵略朝鮮和中國領土的罪行表示了強烈抗議。

  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截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南進部隊的後路。侵略軍直逼北方,戰火有燒到中國東北邊境的趨勢。

  9月30日,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嚴正警告説:“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來也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0月3日,中國政府通過印度駐華大使轉告美國:朝鮮事件應該和平解決,朝鮮戰爭必須即刻停止。如果美軍企圖越過“三八線”,擴大戰爭,“我們不能坐視不顧,我們要管”。但是美國過分低估了站起來的中國人民的決心和力量,認為中國出兵參戰的“可能性很小”,“不足為患”,他們的侵朝戰爭“贏定了”。

  10月初,美國侵略軍悍然越過“三八線”,大舉進犯朝鮮北方,迅速向朝中邊境推進,美國飛機也一再侵犯中國領空,投擲炸彈。在這種嚴重形勢下,朝鮮黨和政府向中國黨和政府提出出兵援助的請求。

  剛剛成立一年的新中國,敢不敢、能不能迎戰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主義國家美國?這是一個非同小可的問題。當時我國的情況是:經濟恢復剛剛開始,長期戰爭的創傷尚待養息,財政狀況還很困難,新區土改還沒有進行,人民政權還沒有完全鞏固,人民解放軍武器裝備還相當落後,海、空軍更處於初創階段。如果出兵參戰,能不能打贏?會不會引火燒身、“惹禍上門”,使經濟建設不能進行?面對緊急局勢,中央政治局在毛澤東主持下,于1950年10月上半月接連召開多次會議,全面估量國內外形勢,深入分析出兵作戰的必要和可能,經過反復討論,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10月8日,毛澤東發佈命令,將東北邊防軍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任命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命令志願軍“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協同朝鮮同志向侵略者作戰並爭取光榮的勝利。”10月19日晚上,志願軍第一批入朝參戰部隊,在沒有空軍掩護的情況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境內。從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6月10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連續發起五次大規模戰役,五戰五捷,共殲敵23萬人,從根本上改變了朝鮮戰爭的形勢,把戰線穩定在敵人發動戰爭的“三八線”附近。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以國內人民的堅決支持和擁護為堅強後盾。在國內,黨領導全國人民展開了大規模的抗美援朝運動。全國人民堅決貫徹黨中央“邊打、邊穩、邊建”的方針,“有人出人,有錢出錢,有糧出糧”,以踴躍參加志願軍,捐獻飛機大炮,在各條戰線上努力生産、厲行節約的實際行動,支援戰爭。抗美援朝運動以高度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教育人民,極大地鼓舞起全國人民的革命熱情和勞動熱情,成為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推動各項社會改革的巨大動力。

  美國政府由於軍事失敗和國內國際壓力,不得不從1951年7月10日開始同朝中方面在開城進行停戰談判。但是美國並不甘願放棄侵略野心,在談判過程中,一方面提出蠻橫無理的要求,製造藉口拖延和破壞談判;另一方面不斷對我施加軍事壓力,動員了它的全部陸軍的1/3、空軍的1/5和海軍近半數的兵力,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當時所有的現代化武器,企圖用空中絞殺、海岸進攻等各種軍事手段迫使朝中方面在談判中屈服。但是美國的政治陰謀和軍事進攻在朝中兩國人民的英勇鬥爭面前徹底失敗了。停戰談判談談打打,斷斷續續進行了兩年之久。1953年7月27日,美國不得不在停戰協議上簽字。

  三年的抗美援朝戰爭,朝中兩國人民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斃傷俘敵軍109萬多人,其中美軍39萬多人,擊落擊傷敵機12200多架。抗美援朝戰爭是年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帝國主義的一次直接的軍事較量。它揭穿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維護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利益,鞏固和增強了新中國的獨立、安全和國防力量,顯示和提高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和世界聲望。(新華網)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