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最新報道

優秀共産黨人

歷史時刻

革命聖地

  黨的建設

平津戰役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初,遼沈戰役勝利結束後,敵華北“剿總”傅作義集團 面臨著東北、華北我軍聯合打擊的威脅,已成驚弓之鳥。由地美、蔣、傅 之間的矛盾,華北敵軍是撤是守,是南逃還是西竄,尚舉棋不定。傅作義 錯誤地估計我東北野戰軍至少需要三個月以後才能入關作戰,所以未定下 立即逃跑的決心,採取了暫守平津,保持海口,擴充實力,以觀時局變化 的方針。依據這一方針,傅作義將其所轄的蔣、傅兩係軍隊共四個兵團十 二個軍約五十五萬人,收縮在以北平、天津為中心,東起唐山、西至張家 口長達五百餘公里的鐵路線上,擺成一字長蛇陣。將其嫡系部隊配置在平 綏路北平至張家口段,將蔣係部隊配置在北平及其以東地區,必要時,可 丟下蔣係部隊自行西逃。

  從全國形勢來看,我軍將傅作義集團抑留在華北,就地殲滅,對戰局發展 最為有利。因此,中央軍委決定乘敵人尚未確定逃跑之前,調華北野戰軍 提前入關與華北軍區第2、第3兵團及地方武裝共一百萬人,發起平津戰役, 殲滅傅作義集團于華北地區。敵是驚弓之鳥,能否抓住敵人,不使其南逃 或西竄,是戰役指導的關鍵。為此,中央軍委決定;撤圍歸綏,緩攻太原, 並同意與傅作義進行談判,以麻痹敵人。同時,令華北野戰軍主力於十一 月下旬秘密迅速入關,在華北我軍協同下,首先對敵採取抓住西線,穩住 東線,對西線之敵圍而不打,對東線之敵隔而不圍的方針,由西而東完成 對敵人的合圍。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中央軍委指示東北先遣兵團、華北第2、第3兵團在平 張段統一行動,首先迅速包圍張家口,吸引東面敵人向西增援,切斷平張 段,爾後分割圍殲平津張地區之敵。

  遵照中央軍委的統一部署,華北第3 兵團于十一月二十九日開始包圍張家 口地區之敵。傅作義為保住向西的逃跑,急令第35軍率三個師增援張家口, 並以懷來地區之第310師增援宣化,昌平地區的第269師西調懷來。為了抓 住西線各敵,中央軍委于十二月二日令華北第2 兵團向下花園急進,令東 北先遣兵團向南口、懷來前進,以切斷平綏路,分別包圍沒線之敵。由於 東北先遣兵團第11縱隊,于十二月五日,在行進途中殲滅了密雲守敵一個 師,傅作義即認為我東北野戰軍已經入關,並錯誤地判斷我軍將要進攻北 平,因而又慌忙決定調第35軍迅速返回北平,懷來、南口地區之第 104、 第16軍向西接應,同時調天津附近之第62、第92、第94軍共八個師到北平 佈防;將第13軍由懷柔、順義撤到通縣;第101 軍由涿縣撤到豐臺、門頭 溝。敵人這一收縮行動,對我軍抑留敵人在現地十分有利。十二月六日, 敵第35軍(兩個師)突出我軍對張家口的包圍圈後東竄,八日被我軍華北 第2兵團包圍在新保安地區。十日、十一日,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在第11縱 隊協同下,先後在康莊、懷來地區將敵第16軍主力及第104 軍主力殲滅, 至此,傅係部隊主力分別被我軍包圍在張家口、新保安兩地,敵人西逃之 路被切斷。此時,東北野戰軍主力已經越過長城,進入冀東,尚未對平津 塘諸點完成包圍,因此“唯一的或主要的是怕敵人從海上逃跑。”為了不 使敵人決策狂跑,儘快地完成對平津塘諸點的包圍,毛澤東于十二月十一 日及時下達了關於平津戰役作戰方針的指示,令西線各部對張家口、新保 安諸敵,在兩星期內“圍而不打”,令東北野戰軍主力,要不惜疲勞,不 怕減員,不怕受凍受饑,以最快速度同時切斷津,塘和平、津之間敵人的 聯絡,對敵形成“隔而不圍”的戰略態勢,再行休整,然後從容攻擊。同 時,指示淮海前線我軍對杜聿明集團:“兩星期內不作最後殲滅之部署”, 以穩住敵人,使其不好下從海上逃走的決心;並令山東我軍控制濟南以北 一段黃河,並在膠濟路上預作準備,以防敵人經濟南向青島逃跑。東北野 戰軍遵照毛澤東主席的指示,以第 1、第 2、第 7、第 8、第 9、第12縱 隊,包圍天、塘沽地區之敵,以第 3、第5、第6、第10縱隊在第11縱隊及 冀中軍區第 7縱隊的配合下,包圍北平之敵。至十二月二十一日,東北野 戰軍主力提前完成了對平津塘之敵的戰略包圍,封閉了平津之敵由海上南 逃之路。至此,傅作義集團即被我軍“一概包圍了”。

  我軍完成了對敵人分割包圍後,採取了先打兩頭,後取中間的方針,先打 新保安和塘沽兩點。在打新保安之前,中央軍委估計,敵第35軍被殲後, 張家口守敵有突圍的可能,而華北軍區第 3兵團不佔優勢,為增加包圍張 家口的兵力,中央軍委將東北野戰軍第4 縱隊西調張家口,歸第3 兵團指 揮,十二月二十日,該縱到達張家口附近。二十二日,華北軍區第2 兵團 攻克新保安,全殲滅守敵第35軍(兩個師);二十三日,張家口守敵五萬 余人突圍逃跑,被我華北軍區第3 兵團及東北野戰軍第4 縱隊于二十四日 全部殲滅于張家口以北地區。

  為了統一對平津戰役的領導和指揮,黨中央于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決定由 林彪、羅榮桓、聶榮臻三人組成總前委,林彪為書記。塘沽地區因地形不 利,不便殲敵,東北野戰軍建議,經中央軍委批准,我軍改為攻取天津。 一月十四日,東北野戰軍集中第 1、第 2、第 7、第 8、第 9縱隊共二十 二個師,採取東西對進,攔腰斬斷,先南後北,各個殲滅的作戰部署,對 天津守敵發起進攻,經二十九小時激戰,于十五日解放天津,全殲守敵十 三萬人。俘虜津塘防區副司令兼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十七日塘沽敵人由 海上逃走。至此,北平之敵完全孤立,陷入絕境。我軍除東北野戰軍第 1、 第 2兵團(即原先遣兵團)外,十二月底又增調華北第 2、第 3兵團進至 北平附近,對北平之敵形成嚴密包圍。一月十四日,毛澤東主席發表了: 《關於時局的聲明》,提出了和平談判的八項條件。十六日,我平津前線 司令部向傅作義發出最後通牒,指出:一是放下武器,一是和平改編,否 則,“我軍將以精確戰術攻城,勿謂言之不預”。在此情況下,傅作義接 受了和平改編。北平守敵八個軍,二十五個師,全部開出城外,聽候改編。 一月三十一日,我軍進駐北平,北平宣告解放。和平解放北平,具有深遠 的歷史意義。北平守軍是執行我黨八項和平條件,以和平方式結束戰爭的 第一個榜樣,被譽為“北平方式”。平津戰役歷時六十四天,除塘沽守敵 五萬八人從海上逃跑外,共殲滅敵軍五十個師五十二萬人,解放了華北大 部地區。

  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是我軍在戰略進攻階段與敵人主力進行的戰 略決戰。在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正確指揮下,歷時四個多月,殲敵一百四 十三個師,連同地方部隊共一百五十四萬人。至此,戰爭第三年七個月的 作戰,共殲敵二百三十二萬人,使敵人的精銳部隊喪失凈盡,大大加速了 解放戰爭勝利的進程。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